中国人到哪儿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这个情节也一样延续到了加拿大,一旦要安顿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买房。 加拿大买房子和中国略有一些不同,一般买卖双方都会找一个房产经纪,分别为买方经纪和卖方经纪。买方经纪帮助买家寻找房源、询价、砍价,卖方经纪帮卖家放盘、谈价。买卖双方是不会直接接触的,都通过各自的经纪沟通。房屋成交以后,卖方需要付给一定比例的佣金,这份佣金会一分为二分别给买方经纪和卖方经纪。 决定买房之后,我们的一位朋友推荐了一位华人经纪。这位经纪原来是做IT的,移民之后转型成为房产经纪,工作起来仍然有理工男的风格,话不多,但非常勤奋和细致。 两种看房方式 看房之前,我们跟经纪进行了细致的沟通,他根据我们的需求为我们发送了很多房源。我们在网上一一查询,并选中了一些打算实地查看。 加拿大看房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前预约,卖方经纪会把钥匙放在一个密码锁里挂在房子周围,比如消防楼梯、电表箱,或者就直接挂在门把手上,再告知买方经纪钥匙的方位和密码,看完再把钥匙放回密码锁就可以了。我们的看房过程中,每到一个房子经纪的第一件事,就是钻进各种地方找密码锁拿钥匙开门。 还有一种方式是open house,卖方经纪会公布一个时间,通常是周末的时候某个时间段,这个房子随时可以参观,不需要预约,卖方经纪也会到场坐镇。 公寓和半独立屋之选 由于囊中羞涩,我们把房价上限设置在八十万加币,考虑买一个临近地铁、两个卧室的公寓,另外当时计划安顿下来以后要上个学,所以离多大或者约克大学不能太远。再考虑到保值的因素,看房的第一天经纪带我们先直奔多伦多市中心。 多伦多市中心的交通跟所有的大城市一样,糟糕透顶,有时候车能被堵在一个路口十几分钟,我还没有看到房子就已经想打退堂鼓了。经纪带着我们看了多大附近几处不同的公寓,都在六、七十万加币左右,房子结构各种奇形怪状,朝向随心所欲,采光更不用要求。有一间二十几层的公寓掀开窗帘一看两米开外就是隔壁公寓的墙,根本谈不上什么采光。 市中心的公寓看得我们直摇头,经纪说不要紧,买房之前先到处看一看,对各个地方的房子心里有个大致的概念,这样最后才可以做决定。 紧接着我们去看了我在网上十分看中的一间公寓。公寓在央街上,挨着Lawrence地铁站,对面是公园和图书馆,周围是Lawrence Park的高级社区。公寓楼不高,只有6层,不像市中心的公寓动辄二三十层,令人望而生畏,正好两居室也符合我们的居住要求,更加分的一点是这间公寓附近的学校都不错,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时时刻刻放在心头的。 不过当我真正站在公寓里的时候感到相当失望,网站上的照片都加了广角的效果,显得房子比实际要大。这个公寓实际面积挺小的,小卧室其实是一个没有窗户的隔断间。整个屋子也不通透。经纪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一定要实地来看看房,照片和实地看还是有差距的。 第一波看完公寓之后,我和老公交流了一下感想,觉得这么些钱买这样的公寓住总感觉不太值,而且这些公寓每个月还要交管理费,管理费还年年上涨。当然公寓的好处是可以省很多事情,夏天不用除草冬天不用铲雪,位置上来说可以更靠近市中心。 因为老公非常喜欢Lawrence Park这个社区,第二次看房的时候挑了一间Lawrence Park的半独立屋看,这间半独立价格比周边的要低一些,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房子,照片上看起来房子状况还可以。不过照片又一次欺骗了我们,房子不仅很老,而且还很小,尤其地下室简直在大白天也可以拍恐怖片。 看完这间半独立,我们去看了附近Rosewell路上的一间公寓,西南朝向,三楼的两居,对面是一间很不错的学校。这间公寓基本符合了我们一开始的要求,虽然离地铁站略远,但也还可以接受。我们有了购买的意向,让经纪去跟卖方经纪沟通一下,得到的反馈是这是一间遗产房,因为一些手续上的原因这间公寓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买卖。经纪建议不买这间房,就怕到时候会有一些遗产纠纷。 我们看这间公寓的时候发现进出的多是老人,周围环境非常安静。这也跟附近学校当天没有上学有关系,不过总体上感觉这个公寓安静得实在太过头了。经纪说这应该是一间养老公寓,很多居民年纪大了会把独立屋卖了买这样一间公寓养老。 接下来,我们把目标放在北约克的半独立屋上,考虑到经济压力,我们希望找到一间分门出入可以把地下室租出去的半独立,这样可以减轻还房贷的压力。经纪提醒说我们的预算在北约克这个位置能买的半独立可能不会很好,但也可以挑挑看。 果然,看了几个社区的很多间半独立屋,要么房子比较老房屋状况不太好,要么靠近高压线或者墓地,经纪建议不要买靠近有高压线、靠近墓地这样有硬伤的房子,以后卖也不好卖。 实用买房小心得 看房的中间,我们去拜访了住在列治文山的朋友,交流了一下买房的心得,朋友早我们一年多来多伦多,告诉我们多伦多地区的公共交通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方便,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频次也低,最后还是要靠开车。 我们回去之后商量把“靠近地铁”这个条件去掉,一旦没有这个限制条件,我们可以选择的范围又大了一些,再考虑到孩子的成长环境,我们决定去看看列治文山和万锦的半独立屋。 第四次看房去的是列治文山的一个社区,离央街不远。这个社区比较老了,社区里的很多树都已经枝繁叶茂。老公很喜欢大树,不过后来发现树太大了不一定是好事情。首先非常挡光,有一间半独立屋客厅朝南大落地窗本来非常好,但是前院有一颗大树刚好把光线挡得严严实实的。其次树根在地底下蔓延有可能会影响到地基,树叶落到房顶可能会堵住落水管,秋天落叶了还得打扫。 在这个社区看房的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邻居的重要性。有两间半独立屋都是新装修的,各方面情况都非常不错,但是一看邻居,后院都跟丛林一样,明显是没人打理,其中有一家连房子都破破烂烂,感觉都没人住。看到这种情况,经纪马上带着我们离开了,说这样的房子一定不能买,以后会有很多麻烦。 第二天我们到了万锦的Bercy社区,在Bercy我们的预算就只能看镇屋了。不过这边的社区和列治文山那个社区比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开发商开发的社区房子整齐又富于变化,因为社区年头都不长,路边的树都还没长大,各家的地块又小,后院基本上也就不栽树,整个社区看上去非常敞亮,住在这边的很多家庭都有孩子,整个社区显得很有活力。看来万锦华人聚居是有原因的,我也喜欢这样的社区这样的环境,整洁有序,安静祥和,一派安居乐业的氛围。 经纪介绍Bercy的学校非常好,在安省的小学里可以排到前十,所以这边华人的比例非常高,大家都是冲着这所学校来的,房价都要比相邻社区高一点。万锦已经是华人聚居区,华人比例高达45%,Bercy就是聚居区中的聚居区,学校一拍集体照,全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小朋友。在多伦多房价最火的时候这里号称华人的宇宙中心,全往这里扎。 我们在Bercy看了几个镇屋,镇屋的问题是地块的面积太小,导致一层往往没有什么功能,一个小房间,然后楼梯直接上楼,二楼是客厅餐厅,三楼才是房间,加上地下室,上上下下一共4层,真是买了一栋楼,而且有的镇屋没有院子,或者院子是个几家公用的大院子,里面只是稍微隔了一下。 看到我们对Bercy的房子接受度还可以,Henry带我们去了万锦的另外几个社区,跟Bercy类似,不过学校就没有那么好,当然也过得去。这些社区的房价让我们可以负担起一间半独立屋,陆陆续续看了好多间,觉得其中有可以考虑购买的选项,就决定在几个中间买一间。 我们看房前前后后看了快三十套各种各样的房子,总结一下看房过程中的一点心得: 一定要实地去看房,网站上的图片往往都过度曝光加广角,会比实际的房子更加明亮和宽敞,但是实际不是那么回事。 多看一些不同地点的房子,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要求。 避免墓地、高压线之类的硬伤。 邻居很重要,看得出来不是好邻居的一定要避开。 有大树一定要注意考察树对房子的影响,树太高太大太近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有些老社区不带车库,需要考虑解决方案,车库在多伦多的冬天还是很重要的。 即使是house,朝向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新的社区地块往往已经没有从前的社区那么大了,楼间距和左右楼间距都窄,即便没有高楼遮挡,一旦房子南面是墙也很郁闷,要知道多伦多冬天的阳光是多么珍贵啊......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7 03:04 , Processed in 0.13705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