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人的脖子浅表层上长了丝状的小肉粒,平时不疼不痒,顶多影响美观,不太有人把它当回事。 抱着好奇,小九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王晓彦,让她好好为我们讲讲“小肉粒”的由来。 医学名称:皮赘。 颜色:褐色、淡褐色,少数患者也可为正常肤色、灰白、污黄之颜色。 形状:细长、柔软带蒂的赘生物。 喜好部位:眼睑、颈项、颏部和头皮等部位。 数量:数目从数个到数百个不等。 缺点:有传染性且影响美观。 颈部皮赘的形成,一般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系。 以下是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 在空气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病毒。当皮肤有破口时,人乳头瘤病毒就容易“种植”在皮肤里。比如,夏天容易出汗,擦皮肤时就增加了感染几率。当微生物偷偷“跑”到皮肤里后,与角朊细胞相结合,然后开始增殖,这时,皮肤表面就会长出明显可见的“小肉粒”了。 刚开始,先长几个,随着搔抓、按摩搓澡开始增多。 男性:男生运动量大、出汗量多,卫生做的不够好,微生物更容易侵犯这样的机体。 有合并症的人: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长“小肉粒”,这些疾病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皮肤的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 自身传染力很高:患有皮赘的人,经过出汗、摩擦,“小肉粒”会越长越多。洗澡时,不要用毛巾或者搓澡巾用力擦,以免病毒传播。 传染给别人的几率很低:与有皮赘的人密切接触后,一般不容易被传染。但小孩例外,家中长皮赘的大人与孩子密切接触后,可能会逐渐传给孩子。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要好多年后才会发现,这些小孩比普通小孩更容易长皮赘。 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自身的免疫力很强,与长皮赘的人密切接触也不会被传染。 好多长了“小肉粒”的人都喜欢自己动手“解决”,或揪或掐,但“根”还在皮肤里长着,很快又长出新的小肉粒。 除此以外,还有人会头发丝、细线系根部、用剪刀直接剪、外涂药膏等方式来消除“小肉粒”,处理不当,还会引发接触性皮炎和皮肤感染,甚至可能留下瘢痕。 如果小肉粒的数量多,长得很密集,王晓彦医生建议到患者到医院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 二氧化碳激光:三毫米 温馨提示:治疗恢复后,出汗大的人要注意皮肤卫生,不可使劲搓自己的皮肤,避免再次感染皮赘。 看到这,爱美人士知道该怎么处理小肉粒了吧!切记不要自己上手,交给专业医生来解决就OK啦。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01:23 , Processed in 0.137829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