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满洲是邪恶的中国黑帮分子,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他掌控着一个叫“四蕃”(Si-Fan)的邪恶组织,他想征服世界,把白人赶尽杀绝,恢复中国古老的荣耀。 他会“利用昆虫、细菌和毒液,用一周时间造成的伤亡,比希特勒一年之内还要多”。 从1913年到1959年,罗默接连创作了13部傅满洲系列小说,但他本人从来没来过中国。 罗默在自传里承认:“我因中国而出名,因为我对中国实在是一无所知!” 他搜刮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中国资料,往他的故事里胡塞——比方说傅满洲的女儿名字就叫“花露水”(Fah Lo Suee)。 罗默借傅满洲之口,充分宣泄着西方对“黄祸”的恐惧。 在《傅满洲的面具》里,傅满洲抱着一个白人女孩,对他的追随者说: “你们想不想娶这样的处女做老婆?那么征服吧!繁衍吧!杀光白人,抢走他们的女人!” 美国人一直担心“淫欲旺盛”的华人,会糟践美国的“白花儿大闺女”,生出混血的“狗杂种”,让美国后裔一代不如一代。这正迎合了他们恐惧的潜意识。 不仅如此,罗默还大胆地把义和团事件嵌入了傅满洲小说里,歪曲中国历史,让傅满洲代表满清政府,把“孙中山”变成“反动派”。 在小说《傅满洲博士归来》里,“孙中山”因为“叛国罪”,被傅满洲处以死刑。 在罗默的眼里,“孙中山”是“黄祸”的“新代表”,如果孙中山能推翻满清政府,那么他同样也可以颠覆西方的政权。 美国读者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而罗默用伪历史让美国人对中国形象产生严重误读。 靠着瞎编乱造的傅满洲系列,三流作家罗默一生卖出了2000万本图书。在西方世界,“傅满洲”当年的影响力,堪比“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伏地魔”。 而比小说更可怕的是,西方人一共拍了13部傅满洲系列电影,大受欢迎,有的还是英美西班牙联合制作,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 对西方人来说,义和团是中国本土的“黄祸”,傅满洲是西方中国移民的“黄祸”,二者的故事搅和在一起,起到了“1+1>2”的效果。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大部分文艺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原本都是“弱鸡”——沉迷鸦片、颓废无能、一贫如洗…… 但傅满洲“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范式,一种无所不能、无恶不作的“大魔王”形象,他集中了当时美国白人对东方华人所有最恶劣的想象。 而更“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可怕的魔头,在与白人警探的对抗中,却是屡屡败下阵来。 傅满洲每次败北,不是手下人“捅了篓子”,就是他女儿反水,爱上了警探的助手,最后总是正义战胜邪恶。 白人一方面要把华人充分地“妖魔化”,在恐怖刺激的故事中“过把瘾”,另一方面又要证明“白人永远正义”。 美国观众就在白人警察制服中国罪犯的反复演绎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快慰和满足。 《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的吴剑平说: “任何一套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巩固都需要异己力量做替罪羊。这种对立物可以是外部的假想敌人,也可以是本国的新移民。” 如果不能确定一个愚昧与混乱、堕落与专制、贫困与落后的贫贱东方,就不能认同一个理性与秩序、自由与民主、繁荣与进步的高贵西方。 傅满洲就是这样一个为了巩固西方价值体系,而被制造出来的假想敌。 这个精心制作的脸谱化形象,成了此后好莱坞刻画负面华人形象的原型人物。 《加勒比海盗3》里周润发扮演的中国海盗 而满大人和上气的粉墨登场,让“黄祸”摇身一变,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呈现在美国观众面前。 2 上气: 我爸爸既不是傅满洲,也不是满大人 1943年,美国经历珍珠港事件以后,决定团结在美华人共同抗日,于是摆出一副“亲中”的姿态,废除《排华法案》,后续的“傅满洲”系列电影也停止拍摄了。 但美国人心里的“黄祸”一直都在。 1949年后,随着朝鲜战场上中美两军的交锋,“黄祸论”沉渣泛起,变成“红色威胁”。 好莱坞为了适应美国政府歪曲中国的需要,再次复活傅满洲,以更加邪恶恐怖的面目,活跃在好莱坞电影中,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啥时候需要黑一把中国人和华人,美国人就把傅满洲推出来让白人开开心。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23:02 , Processed in 0.14222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