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求上更多的课,做更多的作业。” 孙涵阳静静地提出抗议,他的美国寄宿妈妈一脸无奈。在“冷战”期间,美国妈妈找来了闺蜜一起商量对策,她谈道,孙涵阳的家庭始终在围着这一个孩子转,所有的安排都以孩子的教育为中心,这反而造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变得过于自我为中心。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在汤笑嫣的故事中,汤爸爸也提出过类似担忧。转变为全职妈妈后的妻子,将一切的重心都放在培养女儿成材,在孩子不堪重负的同时,大人也悄悄丢掉了自己。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孙涵阳一直与美国寄宿家庭僵持着,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此次交换留学项目的中方工作人员出动了,他们联系上了孩子在国内的父母,想通过父母的劝说来缓解局面。 “儿子,你记住,你将来是要出国留学的。留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接纳各种不同…… ” 隔着屏幕,孙涵阳的父母你一句我一句地劝着。对于儿子的“叛逆”,他们也显得有些无奈。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不逼孩子学吧,孙涵阳压根儿不会有如今的英文流利、成绩优异;但逼孩子学,谁都没料到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按照父母的期望出了国,反而倒变得不适应。 据纪录片中提及的数据,近年来,出国留学已日益在中产家庭中成为常态,而小小年纪就被父母往国外送的“降落伞一代”,更在十几年间增长了60多倍。孙涵阳在短期交换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可能只是新时代孩子低龄留学现象中一个特殊的剪影。在这股无法逆转的浪潮中,原生家庭教养模式带来的影响,竟会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无限放大。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片中对比最为强烈的是这两个孩子——郭建一与杨盛钧。他俩的口语都比较一般,达不到孙涵阳的水平,但个性上的相反,却直接导致了与寄宿家庭相处的不同结局。 郭建一与杨盛钧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郭建一内向沉默,在美交换期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上课,默默地吃饭,默默地写作业,不发一言。望着那张沉默的脸,他的美国寄宿妈妈心里直打鼓,到底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开心些?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杨盛钧却不同,他坦诚地说,自己听不懂美国寄宿家庭平时在说什么,上课也不太跟得上。但外向又爽快的他有两个法宝,一个是“连猜带蒙”,另一个是翻译软件。 在一个场景中,杨盛钧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要喝水,又拿出了快译通现场翻译,惹得美国寄宿家庭哈哈大笑。他的美国爸爸顺便教了教该怎样用英文表达需要某样东西,在欢乐的氛围中,杨盛钧的口语进步很快。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沉默的郭建一,活泼的杨盛钧,最后有了不同的结局——深觉无法满足孩子需要的美国家庭,与郭建一告别,将他转去了另一个家庭;而杨盛钧则在自己的寄宿家庭里稳定地待了半年,与这家人培养出深厚感情。 说到底,英文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个性其实是适应海外环境的关键。纪录片也回答了两个孩子迥然相异的原因——郭建一从小缺少父亲陪伴,在成年男人的引导和教育方面是偏弱的;而杨盛钧的父母却陪伴极多,父母双方都发挥了各自的教养作用。 郭建一的父亲谈道 自己一出差就十天半个月见不着儿子都很普遍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走体制路线还是出国留学,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大得多。当每个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做出抉择,他们的一言一行,塑造的是孩子的未来。 在家学习、国学私塾、环游世界… 他们为下一代另辟蹊径 之前提到,在当代中国的教育生态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是非常焦虑的。汤笑嫣的妈妈,算是在焦虑中跟风的一个典型,但纪录片也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有人正努力保持冷静,为下一代开辟不同的路径。 譬如,5岁女孩小鸟的父亲就拒绝拼名校、盲目上兴趣班,从幼儿园起,他自行制定教学计划,让孩子跟着自己在家学习。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6岁的何艾芸则被父母送进了以中文教育为主的国学私塾,童年的宝贵时光,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与传统美德的锤炼中成长。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起跑线》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2:50 , Processed in 0.14723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