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震惊全国的“3.24”命案,告破了。 2020年2月23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公告,称根据“侦查取得重大破案线索”,于当日凌晨一举破获28年前发生在该市原南京医学院的“3.24”命案。 消息一出,引发海量关注。 28年之心结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对“3.24”命案当年在南京所造成的震惊和轰动记忆犹新。 1992年3月20日晚,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88级6班女生林伶在该校一号楼自修。当晚22时30分许被同学发现遇害。据当时目击者称,死者遗体完整,头部被按入下水道,死状相当凄惨。 由于事发地地处南京市中心地带(鼓楼区汉中路140号,靠近五台山体育中心),此案引发轰动效应。 虽然当时有关此案的不少“火爆细节”不胫而走,但是到底有几分真实,几分来自一手信息,则始终不得而知。 “3·24”命案和近六年后发生的南大“1·19”碎尸案,是这些年来南京最著名的两大悬案,多年来已成南京市民心中的心结。我的几位警察朋友每每谈及此案,不甘之色溢于言表。 如今,近28年前发生的“3·24”命案终于告破,聊可告慰受害者林伶的在天之灵。正在抗击疫情的南京市民,也普遍感到欣慰。 科技进步让凶嫌无所遁形 由于案件还在审理中,许多细节并未公布,这桩旧案究竟如何告破,仍待详细披露。 许多消息来源指出,凶嫌麻某某系受害者同校同学,早在命案发生后就进入警方视线,但苦于证据不充分,“破案条件不足”,一直无法锁定。 当时警方曾通过各种力所能及的刑侦技术手段,包括群众走访、悬赏寻求线索、发布嫌疑人模拟画像等,试图还原证据链,但囿于条件始终未能有所突破。尽管如此,一代代南京警察仍精心保存着“3·24”案的各种相关物证。 据悉,此次命案告破的关键,是嫌犯一名涉及其他案件的亲属被警方提取DNA检材,经与28年前保存的“3·24”案相关物证上所提取DNA检材进行Y染色体比较,最终锁定了“大隐隐于市”、28年来都生活在南京市区石鼓路(离命案发生地不到5公里)的嫌犯。 近年来因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刑侦手段“升级换代”,导致积年命案告破的案例,在国内外都不胜枚举。 比如,包括白银、包头两地11桩命案的“高承勇案”,警方是通过新科技手段对原有生物物证再利用,启动家系排查对比DNA-Y染色体,最终将隐匿28年的真凶高承勇抓获。 美国1979-1986年轰动世界的“金州杀手”( Golden State Killer ),至少涉及12起凶杀案、45起强奸案和100起以上入室盗窃案,但囿于当时刑侦技术手段始终不能破案。 2018年,警方通过长达6天的专业性DNA比对分析,将因逃避陪审员义务偶然入狱的时年72岁退休警察德安杰洛(Joseph James DeAngelo)“锁定”,确认他就是“金州杀手”,将之送上法庭,从而宣告30多年前的系列悬案终于告破。 而《杀人回忆》原型案、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时隔33年后告破,靠的也是反复的DNA比对。 电影《杀人回忆》剧照 比刑侦技术手段更关键的 积年悬案告破,人们欢欣鼓舞之余,必然对刑侦技术手段的进步津津乐道。刑侦技术手段的进步,的确是很多悬案告破的重要突破口。 但比技术进步更关键的,却是一代代警察的不放弃,及其锲而不舍的办案信念。 不论“白银案”,还是此次的“3.24命案”,其共同特点都是刑侦周期漫长,物证线索破碎,破案希望渺茫,且案件日积月累,转手了几代警察。 但不论怎样艰难、如何传承,所有经办的警方人员都小心翼翼地保留着包括DNA痕迹在内的各种证据、线索,并践行随着刑侦科技的发展,这些证据会帮助他们找到真凶。 这些旧案的告破,看似都是一系列“幸运”、“巧合”所催生,实际上却是一代代警察在远离热点、焦点的幕后踏实工作,恪尽职守的结果,是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必然。 没有这些人的因素,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刑侦技术手段如何进步,也不可能无所寄托,凭空施展威力。 如今是信息时代,有人预言,AI技术会让破案来得更容易。但制度与技术背后仍是“人“,人是推动案件破解的关键因素。再多的高科技,遇上不作为者可能都没辙。 所以,我们当然要寄希望于技术、设备的进步和普及,但更重要也最关键的破案“胜负手”,始终是人。正所谓成事在科技,谋事在人为。 作为南京人,我和许多“南京大萝卜”老乡一样,期待另一桩悬案——南大碎尸案也能早日告破,南京警方也仍在坚持不懈地侦办此案。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和威力,更相信警方的努力与专注。 就这些悬案而言,囿于当年的破案技术条件,正义的审判或许会迟到,但“技术+努力”会宣告正义的不会缺席。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7:29 , Processed in 0.13415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