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1时许,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 论文称,研究显示,前述以腺病毒Ad5为载体的新冠疫苗,在给志愿者接种后28天时,显示出免疫原性和人体耐受性。在健康成年人中,对SARS-CoV-2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接种疫苗后第28天达到峰值;快速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从接种疫苗后的第14天开始有记录。 根据研究,已发现首个达到1期临床试验的COVID-19疫苗是安全、耐受性良好的,并且能够在人类中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这项针对108名健康成年人的开放标签试验显示,经过28天的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评估。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证明它引发的免疫反应是否能有效抵抗SARS-CoV-2感染。 在《柳叶刀》方面提供的资料中,负责这项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表示,这些试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试验结果表明,单剂量的新型5型腺病毒载体COVID-19(Ad5-nCoV)疫苗可在14天之内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使该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 但陈薇同时表示,应谨慎解释这些试验结果。开发COVD-19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触发前述免疫反应的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于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 稍早前,5月22日中午,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方面向澎湃新闻表示,该期刊已确认接受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关于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论文;“走的是快速(评审)通道”;目前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处理完就在线(online)发表。 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 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 3月31日起,首批志愿者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这些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血液样本采集。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前述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陈薇介绍,自中国向WHO分享了科学家分离的基因病毒序列开始,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临床获得正式批准,并于当日为第一名志愿者进行了注射。 之后疫苗研发进展比较顺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统计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前述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19:03 , Processed in 0.13976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