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一点,苹果召开了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的开幕式,由于疫情原因,此次发布会在线上召开,没有台下开发者的互动未免有些冷清。但在锋科技看来,这场发布会,可能是未来几年苹果最为重要的开发者大会,在短短的109分钟内,苹果的未来战略已经跃然纸上。 用桌面的思路来做移动系统在iOS 14上,苹果推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应用叠放与组件,这两项功能其实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黑客泄露,但在苹果的产品展示环节中,它们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景。 首先是应用资源库,在iOS 14上,所有应用布局被高度的桌面化:多余App的重要地位降低,你可以只保留两页的主流App菜单,其余的都被苹果分类简化到一张长列表中。 坦白来讲,锋科技并不认为此举能带来很大的效率提升:苹果App的分类逻辑相对古怪,通过列表来找App的效率不高,尤其是国内环境,应用中英文混杂严重的情况下,列表模式近乎不可用,不过好在苹果提供了传统的搜索功能,你也可以通过搜索来查找App。 在iOS 14中,多余App地位的降低,带来的是组件功能地位的上升。组件从负一级菜单中解放出来,正式来到了桌面上,和你的常用App共处一室。 从组件的升级上,我们其实很容易看到苹果的设计思路:整理应用桌面并突出功能性。其中按照应用进行智能分类的特性,就来自于两年前macOS的“叠放”功能,组件则参考了Windows的动态磁贴。 苹果不仅用桌面系统的思路来做iOS 14,也将桌面化思路带到了iPadOS上,苹果在iPadOS上,添加了与macOS设计极为相似的Sidebar、多级菜单和全局搜索,如果你是Mac用户的话,你会非常熟悉全新iPadOS的桌面设计。 哦对了,iOS和iPadOS的Siri和来电显示界面也不再是全屏了,这又是从哪里来的经验呢? 答案还是Macbook。 作为苹果对标桌面端的操作系统,iPadOS的诸多桌面化设计无可厚非,但iOS的桌面化改进又是为何?锋科技认为,iOS 14的所有UI设计改进,都是在为年底的大屏iOS设备做准备,也就是传说中的6.7英寸巨屏iPhone,苹果正在努力优化大屏iPhone带来的信息冗余问题。 苹果的AR暗线在这场发布会中,有一项功能被低估的最严重,它就是App Clips。 在苹果的介绍中,App Clips是“App主动来找你”的过程,你可以通过现实世界中的NFC标签、二维码等入口快速启用App Clips,也可以在苹果的内建应用与网页浏览中快速启用。 App Clips本质上是一款苹果推出的轻应用/小程序功能。它支持10M以下的大小,用户可以在急需共享单车,手机上却没有APP的紧急时刻扫码,就能立即使用,并可以在事后选择下载完整应用,账号注册和缴费均由Apple ID与Apple Pay一起包办。 从目前的产品展示来看,App Clips只是一款欧美版的“小程序”应用,小型商家可以借用大众点评(Yelp)等平台进行调用,大商家可以自己搭建App进行互动。但苹果在轻应用之下,恐怕还有别的野心,那就是苹果推出的App Clips码。 苹果宣称,App Clips码是“探索App Clips的最好方式”,它集成了视觉接口与NFC功能,手机可以很轻易地调用。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既然App Clips已经支持NFC标签和二维码了,为何苹果还要大费周章地推出一套可选的新标准呢? 在苹果爆料狂魔Jon Prosser一个月前的Apple Glass预测视频中,他曾经说到,Apple Glass的信息显示,依赖于一种可以被iPhone上的LiDAR摄像头识别的二维码。理论上网页浏览、购物清单和折扣界面,都可以通过扫码进行互动,覆盖到上街购物的各种场景。 锋科技认为,这个“二维码”就是App Clips码。室外AR场景中,最难做的就是精确定位,苹果虽然安装了超宽频芯片,但“扫码”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固定方式。App Clips码成功解决了AR应用的地推和平台的难题,这套新标准很有可能是苹果AR眼镜推广的前奏。 而苹果在App Clips功能接受的末尾,也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这些现实物体,很快就有App Clips码了”。 还需时间验证的苹果芯片但直到发布会的末尾,苹果才祭出了真正的大招:基于ARM平台设计的苹果桌面处理器,它将搭载在Mac上,虽然英特尔平台在未来数年内依然能获得来自苹果的系统更新,但Mac平台的全系迁移预计仅需两年时间,搭载A12Z芯片的Mac开发机本周即可发货。 苹果要迁出英特尔平台的目的很简单:1.在经历了iPad Pro之后,苹果认为自己的芯片设计团队有能力胜任桌面级任务,尤其是在能耗方面优势明显;2.英特尔这几年对于性能升级的吝啬,拖了全世界电脑的后腿,就如同苹果从摩托罗拉选择PowerPC、从PowerPC选择英特尔那样,苹果这次从英特尔跳出,选择了自立门户。 在软件支持方面,苹果提出了一系列的过渡方案:原有的Mac App可以在几天内完成重新编译;搭载苹果芯片的Mac也将会兼容原有的App;Linux环境的支持更加简单;iOS与iPadOS的App可以在Mac上完美运行。除此之外,苹果已经和微软、Adobe一起,联手进行苹果芯片平台上的软件开发。 至少在发布会上,搭载A12Z的Mac系统运行良好:新系统的功能展示、游戏、微软与Adobe的软件兼容、知名虚拟机软件Parallels desktop、甚至是苹果自家的Final Cut Pro,目前都可以满足中度负荷的桌面作业。 但在一篇叫好声中,锋科技要泼一盆冷水:ARM平台在高能耗下的持续表现,究竟会不会战胜英特尔平台还未有定论;就算苹果拉拢了Mac主要生产力用户,其余软件的兼容依然是一个未知数。譬如本次WWDC上苹果数次提起的机器学习,在英特尔平台就有着不小的依赖,指令集、数学内核库、稳定性等特性仍然是英特尔上平台机器学习的优势。 当然,锋科技对苹果芯片还是持谨慎乐观态度:从目前的demo和开发机来看,苹果在软件兼容上足够自信,一年前苹果就推出了iPad App迁移到Mac平台上的Catalyse计划;在硬件上,苹果的T系列安全芯片就是苹果桌面芯片的前奏。 除此之外,英伟达、华为等机器学习模型也正在逐步脱离英特尔平台,如果苹果在未来积极地和英伟达等平台进行合作,Macbook上的苹果芯片就有希望(Mac Pro与iMac未来几年内肯定还是以英特尔为主)。 从历史经验来看,Mac数次平台迁移的时间都比较快,对于老平台的系统支持也基本都在五六年左右,不会过于歧视Mac的老用户。苹果这次将迁移时间表设置在了两年,也给了开发者充足的时间去适配,并且保证了Macbook迁移的一致性,不会出现未来几年英特尔与苹果芯片“两者并行”的开发灾难。 不过,之前的平台迁移,苹果的销量还远没有到如今这般繁盛的地步:苹果宣布从PowerPC迁移英特尔的时候,年销量也就200万台左右;如今Mac的年销量则基本维持在2000万台,比例上看也呈上升趋势,Mac平台的用户需求比十五年前更加繁多复杂,苹果芯片对他们来讲是利是弊还不好说。 但苹果为何执着的进行平台迁移,除了对自身的芯片设计能力自信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桌面和移动端应用平台的真正打通。 苹果希望将开发者在iPhone上发挥的创造活力带到Mac中去,而同架构的Mac可以让iPhone App的迁移成本降到最低,从自家的图形框架Metal、到跨平台界面语言 SwiftUI,再到新macOS的UI向iOS靠拢的改动,都在预示着苹果“双端合一”的战略目标。 库克的告别之战从库克在2018年宣布,正在挑选苹果接班人的那一刻起,苹果重新变得激进,设计团队不再大权独揽、开始积极拥抱开放标准、在AR、iPhone生态等方面还是大步迈进,Mac重新向专业化靠拢、iPhone也开始打价格战,一个未来可期的联通平台,恐怕是库克给未来苹果划定的一张图纸。 我们看到,苹果老将正在逐渐退去,他们手下的产品也开始变换风格:Eddy Cue的iTunes和tvOS;Phill Schiller的“苹果味营销”,都开始积极地听取外界意见进行改进,而不是沉浸在过往的光环之中。 一向隐姓埋名的苹果芯片设计团队,也在发布会上频频露面讲解,而不再是营销团队为其代劳。工程师团队领头人Craig Federighi、苹果AI团队的John Giannandrea、芯片团队老大Johny Srouji,才是今天的绝对主角。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对Jony Ive时代的一次矫枉过正——苹果过于重视设计的风格,让它的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开始出现下滑,也阻碍了苹果走向更大市场的可能。 让锋科技来评价的话,库克在供应链、技术开放上的优异表现,赋予了苹果新一轮生机,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的CEO,在如今的硅谷高管中也并不多见。 苹果芯片的生态迁移以及未来的AR Glass,可能就是库克最后需要完成的两件事了。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5:46 , Processed in 0.137552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