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学生研究‘直肠癌基因敲除’获大奖遭质疑,父母被扒都是研究员”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这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被曝出自昆明市某小学一小学生之手。 此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声明,证明了该获奖项目学生确系该所研究员之子,并表示后续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反馈。 C10orf67 是什么?一组基因。惭愧的是,在看到这则新闻之前,我也对这串字符的含义一无所知。虽然我也是读过高中生物的人,但这个小学生将我碾压得无地自容。 聊以自慰的是,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感到了汗颜。一些理科生都表示,“作为985的本科理工科化学系毕业生,表示真的很深奥,居然看不懂,服了!” 就连知名医疗媒体账号“丁香园”都评论说,“纵观整个获奖项目,不论是项目的立意,还是后期具体的实验设计,都和一个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无二。” 这真是重新定义了“别人家的孩子”,如此大的差距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那么这位小学生如此优秀的原因何在呢?既然他搞的是生物学研究,不少人第一时间就开始从生物学找原因。 网友检索到其父母的身份信息,据爆料称其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博士,搞肿瘤信号转导课题研究的。 父母是生物学博士,孩子就凭基因研究获大奖,这不巧了吗? 更巧的是,有科研人员发文表示作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这位同学的父母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曾发表了一篇关于研究C10orf67的论文。 虽然有研究表明,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话,孩子在学习上会比同龄人更优秀,但是我们要知道,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固然是一种幸运,但这种家庭影响毕竟不同于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博士父母多年积淀的学术能力既不能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也不能像武侠小说里那样一对掌就把几十年“功力”尽数相授。这些孩子很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但断无可能赢得这么彻底、这么决绝、这么“超人类”。 事实上,就在2018年1月9日,该同学还在实验记录里写道:“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短短几天过后“怎么可能明白基因片段和癌症直接的关系”?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他又是如何得出“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如此看似非常专业的观点的? 这里需要特别捋下时间线:该同学2018年1月9日参观实验室时才开始搜什么是基因,1月10日说“还是不太理解基因”,1月13日就表示知道了PCR引物的设计等,开始研究C10orf67技术,并基于此“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 这就好比,火箭就要发射了,负责检修的工程师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火箭知识入门》,这就不对头了。 而涉事小学生在实验记录本提到“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的“陈老师和杨老师”,也与网友曝出的他父母名字的姓吻合,这让情况更显微妙,也难免引人揣想。 从核心期刊主编发表10岁儿子散文,到博导之女“改成绩保研”,再到此次“天才少年基因研究”事件,不得不说,当下个别高知家长借工作之便为子女造假、改成绩等谋取私利的现象,越来越触动民众敏感神经。 回到这个事件本身,实验是不是他做的,论文是不是他写的,儿童进入涉事实验室是否违规……针对这些问题,指导老师、学校以及其父母等各方,有义务回应外界的质疑,都该给出明确的回应。 最后也想要提醒某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揠苗助长是你们自己的事,但是不能侮辱公众的智商,更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学术资源公器给孩子镀金铺路。说白了,公共资源不是唐僧肉,容不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学吃学”的思维。 |
wyhou: 首先他并没有发表论文,如果你只是做了一个wb 或者 facs 那把其他成人的数据放在这里报奖 也不合适吧。 另外 大家都做过实验,你看看那些数据分析是一个十岁小学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4:58 , Processed in 0.12691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