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脚踩出来的麻辣烫肉丸 几个月之前,@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新闻,差点看吐了所有喜爱吃麻辣烫的人。 在广东汕头工作的外卖小哥,在某麻辣烫店内等待取餐时,忽然发现这样一幕: 在这家快餐店中,所有用来做麻辣烫的食材、配料全部被放在地上,看起来像是用来洗衣服的塑料盆里,放着一些肉丸。 店主的儿子正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摆弄手机,而双脚便极其自然地放在了地上的塑料盆中,又踏又踩。 本以为只是不小心,结果一直到外卖员取餐离开前,孩子的脚依然没有从盆中取出。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15分钟,这期间,店家只是在一旁看着,并没有上前劝阻。 当地卫生及监管部门在接到举报后,迅速到店进行了调查。对此店主只是回应说: “我当时在忙没有注意到。”“他也是随意的,不是故意的。” 店主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将一切的过错都归为“不小心”。 然而一切真的只是意外吗? 在之后的检查中,调查人员发现,该店不仅卫生问题令人堪忧,并且还存在从业人员缺乏健康证、食品贮存不规范等问题。 事件一经曝光以后,网友瞬间炸了锅。从相关平台的订餐数据来看,出事的饭店规模并不算小,而且销量也不算差。一次被发现了,难以想象在这之前,究竟还有多少次相同或类似的事件发生。 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底吃下去了多少用脚踩出来的肉丸?! 就像网友@要cool说的:“这种人的良心,也被做成肉丸踩在脚底下了吗?” 3 循环使用老油、回收剩菜 很多人觉得,点外卖只要点那些正规、高档的全国连锁饭店,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事实并非如此。 前段时间,某视频网站爆出了一家“星级”火锅店,在长春、南昌、哈尔滨三地的门店,循环使用老油、回收剩菜等问题。 (图片来自 @一手调查) 店中的工作人员将客人吃剩的锅底端回后厨,直接倒进了一个大桶之中。 沥一沥、重新加热一下,把里面上桌客人剩下的肉末、菜叶过滤掉,这样一份“新的”四川老油就可以重新当作外卖出售,里面不知道沾满了多少上桌客人的唾液和细菌。 (图片来自 @一手调查) 会被吃进肚子里的尚且被如此“对待”,那那些不会被吃的呢? 在执法人员之后的调查中,越来越多的令人作呕的“猫腻”浮出了水面: 在饭店的天台上,成桶成桶的摆着过滤过的“口水油”、喝水的杯子、碗筷居然和拖把放在一个盆里洗! 用这样的餐具做出来的外卖,你敢吃吗? (摆在饭店天台的“口水油” 图片来自@一手调查) 4 外卖店用炒菜的炒锅洗拖把 你肯定没见过炒锅洗拖把。 厨房里,堆放各种烹饪食材的地方竟然是老鼠们的粮仓。 你永远不知道,当一份热气腾腾的外卖放在你面前时,它经历过什么! 某某捞大家都爱吃,但是去年某大店后厨曝光的事件,还有多少人记得? 还有多少人记得又脏又乱的流理台,还有多少人记得那只在食材中乱窜的老鼠? 今年初,在上海电视台记者的调查下,发现了一个食品卫生监管盲区:外卖送餐箱。一些配餐场所,送餐箱不仅没有专门的消毒柜,甚至就和拖把、抹布等容易滋生细菌的物品放在一起。 谈到送餐箱保洁消毒问题,一位外卖平台相关业内人士说: “送餐箱没法消毒,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不管,我们也没有具体要求,脏的话就用纸巾、抹布擦一擦,外表看不出来就行了。” 外卖行业, 处处都是这样没有监管的黑暗地带。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5 外卖不干净的同时,也正给地球造成重大负担 根据外卖类APP“饿了么”发布的中国外卖大数据,中国市场外卖用户规模达到6亿,2016年在线外卖用户消费频次每周消费3次以上的用户占比高达63.3%,外卖早已成为中国人就餐成为常规方式。 换句话说,按照这个消费方式, 每周最少有4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至少产生4亿个一次性打包盒和4亿个塑料袋, 以及4亿份一次性餐具的废弃。 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25分钟。 以外卖为例,它所承担的使命大致就是在派送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保证你的外卖不会和别人的混淆。 使命结束以后,这些塑料袋就被送往垃圾场填埋,或者被直接倒入海中。 问题在于,每一个塑料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 倒来倒去, 地球总有被倒满的一天。 这些地球无法消化的塑料垃圾,最终都会通过生态循环系统进入湖泊、海洋,被海洋生物误食,又通过食物链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 前段时间,奥地利科学家中宣布首次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警告! 那些被我们扔掉的, 正在一点点还回来...... 生活是自己的, 健康是自己的。 所以,从今天开始, 无论多么忙碌, 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吃饭按时吃,睡觉准时睡。 其实自己动手做一顿饭, 也许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麻烦。 对自己好一点,对地球好一点, 自己多做几顿饭吧!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3:25 , Processed in 0.15167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