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打之后,会自己跑到高速公路上,贴着路面,觉得高速公路好温暖。 那次阿朵替朋友踹了男方4脚。而阿朵管得了这一次,这对情侣后续的相处,作为外人管不了售后。 医生当然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你受伤是被打还是意外。医生不干预家暴,一定程度上是难以界定,其次是有无数次被受害人本人奚落“多管闲事”。医生有时候也会担心,受害人回家之后,可能会遭受更严重的家暴。 遭受家暴孩子报了警,当着施暴者的面,钟洁是恐惧的,因为自己指认颜永原,颜永原总会从看守所里出来,那时她就吃不了兜着走。你看,受害人还得替施暴者讲话。 钟洁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他没有打我”,甚至跪着跟警察说,是摔伤。 哪怕是警察在跟前,她们也选择不报案。那就无法立案。 医生在明晰了受害者的意愿之后,还得跟她道歉。 可对于受害人来说,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在颜永原离开现场之后,钟洁对医生是感激的。 她能预料到,自己有可能被打死。幸好医生教她女儿报警,警察及时赶到颜永原才收手。 无论受害人是不是维护施暴者,他们的委屈和无助都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随着伤口的愈合,被虐打的记忆也会随之慢慢淡化。不少受害人,在报案之后还是会跟对方在一起。 她们天真地觉得对方就是一时不顺心才打人,这次应该是真心改过了,我们可以继续过好日子了。 一场家暴通常会以哭作一团和好收尾,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然后两个人等待下一场家暴的到来。 就这样,钟洁反复屈服,情愿回到掺杂着暴力的泥潭里度日。 而在颜永原眼里,钟洁就是行为放荡,活该挨揍。施暴者并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真正的愧疚。 他甚至把自己这大半辈子“倒的霉”,都怪罪到老婆头上。 干犯法的勾当,也怪老婆 施暴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以爱的名义将家暴合理化,致使受家暴方默默忍受这一切。 我爱你我才管你这么多,而实际上呢,想要的是绝对的控制权。 要弱势一方认定自己不配拥有好生活,你的一切好日子都是我施舍给你的。 而很多家庭争执起因是钱,和也是因为钱。 包括去年跳楼的家暴案,经历了3次丈夫的毒打。最终,小燕选择从2楼跳下求生。 男方赌博,夫妻双方发生口角,升级到动用暴力。包括抓扯头发,拖拽,击打头部 施暴者有着两张面孔,前两分钟还在对老婆施以狠手,下一秒面对他人又能瞬间变温和。 就在戏精施暴者的道歉下,小燕也选择了和好。 可夫妻间的争执不断,家暴也没有停止。直到后来,小燕发现自己的丈夫看到自己恐惧害怕的样子会感到满足,才彻底死心。 受到家暴的人为什么离不开?因为离开可能存在着更大的风险,或者换句话说是不划算。特别是在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妇女身上,这种因素很普遍存在。 最直观的——怕被报复。不管钟洁换多少份工作,颜永原就无差别地砸场子,让钟洁无法获得收入。 而逃走失败,对受害人来说,意味着又一顿毒打。 像颜永原就拍了许多钟洁的私密照片,以做要挟。包括后来,颜永原用的是钟美宝的照片勒索弟弟。 而这种报复最大的效果,是摧毁受害人的信心。最后不得不回到他身边。 而离不开最重要的原因是女方没有独立的经历基础。她们当然知道治本之法是离开施暴者,而现实让她们选择了“离不开”。因为带着孩子出去谋生,似乎比被打要容易得多。 有的遭受家暴的妈妈,会有一种窘迫的心理。就非常保守得觉得家庭要完整,孩子没爸爸可怎么办。可是她们或许太低估自己的价值,她们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独立起来,养活自己跟孩子。 勉强留守在家暴环境里的妈妈,给孩子一个反常的环境。孩子看惯了家暴场面,甚至难以判断,打人是不是犯法。 孩子很有可能将家暴当成成年人的生活常态,这才是家庭传导给孩子内心最恶的根基。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介入,而不是漠视暴力行为。 家暴是一种犯罪。家暴只有0次跟无数次之分。靠自己独立行走没那么困难,没有任何事会比甘愿沉溺在家暴关系里更痛苦了。千万不要看轻自己,不要放弃。脱离家暴环境要治本,我们要从不再容忍、忽视暴力开始。 在意大利,曾经有一场街头实验,主题是“反对对女性使用暴力”。他们安排了几个年龄不等的小男孩,面对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导演分别要男孩们摸她一下、对她做个鬼脸,最后他们收到了“扇她一耳光”的指示。 希望这个实验会感动到你。也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发现恶行后,可以给受害者一点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无论遭受暴行的人是否觉得你多管闲事。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19:36 , Processed in 0.135884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