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应该都见过550ml普通装的矿泉水瓶,如果告诉你,从一个6岁小朋友的身上抽出了几乎这样一整瓶的脓液,是不是有点触目惊心的感觉? 6岁的文文(化名)平时属于体质不好的那一类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班上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她肯定是第一批“中招”来医院报道的。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文文妈妈自我感觉医院跑多了,也算半个江湖土郎中。 今年1月初的时候气温起伏不定,文文又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症状,妈妈想着以前肺炎也就是挂挂盐水就好了,这次估计也不例外。可是在文文输了3天液后,在体温和咳嗽都有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气急、胸痛、腹痛,痛的身子都直不起来了。这下妈妈着急了,连忙带着文文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找到了王晓芳副主任医师。 缺氧+呼吸衰竭 左肺都已经被“淹没”了一半 王医生做了详细查体后,发现文文已经存在明显的缺氧表现,左肺与右肺呼吸音严重不对称,高度考虑胸腔积液,建议立即转儿科病房治疗。果然,影像学的检查和血检都印证了王医生的诊断,文文已经因为大量胸腔积液引发了呼吸衰竭表现,通俗的说,文文的左肺已一半被胸水“淹没”了。 “放出”大量胸水 从医30年的医生都吃了一惊 如此大量的胸腔积液对体重仅有19kg的文文来说是致命的,而且胸水位置特殊,靠近心脏,加之文文既往体弱,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病史,如何把胸水安全 “放”出来难度极大。 杭师大附院儿科医护团队群策群力,联合超声科,顺利完成了超声引导下的胸腔闭式引流,最大程度的规避了损伤周边重要脏器的风险,穿刺当天就引流出了350ml的胸水,但这个胸水让儿科主任朱亚非和文文的主管医生杨琳都十分吃惊,居然是脓性的黄色胸水,还漂浮着不少悬浮物,朱亚非主任从医30年,也只在刚工作时见过“这般”的胸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意识的强化、就医过程中抗生素的规范使用,这样的“脓胸”实在罕见。 如何顺畅的将粘滞的脓性胸水引流出来是文文治疗中的难题。到了第二天,文文的胸腔闭式引流越来越不顺畅,管路里都积满了黄白色的絮状物,但文文高热不退、复查B超左侧的胸水仍有不少,在临床充分抗感染的情况下,该拿剩下的“脓”怎么办呢?朱亚非主任联合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祝明华一同协商诊疗方案,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决定应用“纤溶酶”类药物来溶解“脓栓”,果然,通过三天短疗程的“溶栓”治疗,文文总共引流出了500ml左右的脓性胸水! 逐渐康复 她送给医护一束特别的花 一周后,文文的胸水基本吸收,终于可以拔除左侧胸腔的引流管,看着文文一天一天的康复,儿科的医护团队欣慰不已。通过三周的治疗,文文身体逐步转健康,也开始越来越爱笑,出院前心灵手巧的文文制作了一束特别的花来感谢为她付出的医生和护士阿姨们。 在此,朱亚非主任提醒各位宝爸宝妈,不要因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就忽略了肺炎的“危险性”,目前对于儿童健康危害最大,特别是造成儿童死亡的病例中,首位病因仍然是肺炎,病原菌除外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外,也有一大部分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的,例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部分病例进展快、病情危重,尤其像文文这样本身体质就偏弱的儿童,如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气促等,建议尽早就医,万不可掉以轻心。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18 18:50 , Processed in 0.13428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