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的话题 冲上了热搜榜第一 ▽ 超2亿 次 教育部“双减”措施落地后 众多学科类培训机构关停、转型 但与此同时 一些培训从业人员 借以“高端家政”“高级保姆”的形式 换个“马甲”在市场自由流动 变相“家教”广告遍布网络 部分月薪甚至高达5万元 网络上,不少家政公司开始大力推销“高端家政”、“高级保姆”、“高级管家”。 仔细一看,“985毕业、”“硕士”、“英语八级”、“海归”、“教师资格证”……一个个漂亮的标签暗示着,这些工作实质上就是家教、住家教师。 家政公司将“住家教师”包装成“高大上”的新兴职业 ,年轻人可以借此接触高端家庭,体验别墅花园生活。 雇主们则往往需要这类保姆式的教师对孩子们进行 学科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养培良好生活习惯。从早起叫醒、上下学接送到学科补习 ……偶尔也需要充当司机和采购员,帮助打理家中的琐事。如果老师掌握运动技能或者懂乐器,则是加分项。 有一技之长傍身, “住家教师”的月薪也令人咋舌,开到3-5万的大有人在 ,还有的甚至需要13薪。 通过中介机构聘请家庭教师,雇主需要支付的中介费用为教师月工资的全额 。至于流动性的问题,客服承诺公司在一年内可以免费调换老师。由于收益可观,住家教师成了继月嫂、育儿嫂之后的家政新宠,在上海诸多家政公司纷纷上线并被重点推出。 记者就一月薪标注为3万的岗位向家政公司咨询应聘条件,对方表示需要 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六级、有教师资格证、能用英文辅导小学全科、有海外留学经历且年龄在40岁以下。 供不应求 家政公司套路满满 上海的李女士被广告吸引, 联系到一家家政公司, 她看中的一份履历是 “女性,211硕士,英语专八,两年中英家庭教师” 但客服随即回复她, 此人已被别的客户签掉了, 可以再推荐别的家教候选人。 原本李女士请家教的预算是1.5万元, 没想到她筛选了十多个候选人, 竟然选不出一个口语过关的老师, 不是发音不标准, 就是简单语法都弄错, 直到客服推荐了开价3万元, 有留学经历和家教经历的小林 小林的自我介绍里, “不经意”流露出此前为“有钱人”服务, “我带过的一户, 宝宝从六个月就开始学英文。” “可以兼职司机,但只服务孩子。” 小林来面试的那天,先是客服告知李女士,已经有其他雇主看中小林,李女士面试完必须马上确定是否录用。面试时,客服还带着合同一起跟来了。 李女士请过家政阿姨,明白 这是对方施压催单的伎俩 。在感觉小林的综合能力与她的预期存在差异之后,李女士就表示再考虑一下。没想到客服刚走就发来信息,说小林被外地雇主加价聘请了,让李女士再重新选人。 “市场已经这么热了吗?还没见到人,六七万就花出去了。” 这次不算成功的“寻师”经历,让李女士重新审视起请住家教师的打算。 记者在暗访时看到一则广告,女孩履历格外出众:复旦大学硕士毕业,英文专业八级,口语流利地道,更夸张的是, 文案竟写着她是市重点中学在职教师。 然而与李女士的遭遇如出一辙, 广告贴里的老师永远约不到,但是永远挂在中介网上显眼位置 。每当选中一名各方面素质优秀的老师进行询问时,客服都会表示,“这位老师已经被签走,再给您推荐其他老师。” 而此后客服推荐的老师,都是资历平平。要么才艺丰富,但没有教师资质;要么是曾在教培机构工作,看似有经验但细瞧是销售;要么有留学经历,但口语并不地道。偶尔一两个有教学经验、亲和力强、多才多艺的,要价都在两万以上。 半个月过去,当记者再次打开同一个网页,那些“已上户”的优秀教师信息仍然挂在家政公司的广告贴里,吸引着家长们前来咨询。 家长一心偷偷抢跑 从业者也为高薪疯狂心动 住家教师概念的升温,与雇佣专职家庭教师 在私密环境教学,能让“抢跑”穿上隐身衣 不无关系。 今年六月份, 刚从国内某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小周 ,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应聘到一个上海家庭。暑假期间早八晚八中间午休,一天的学习时间不能少于8个小时,英语、语文、数学、科学她都要辅导。素质类活动如篮球、舞蹈、游泳等则另有专业教师授课,她只需接送,偶尔还要和家里的阿姨一起去采购生活用品。 小周会在网上晒晒自己的住家工作。在一份英文作业下面,有人留言:“你确定这是预初的课吗?我们高中才学到这些。”她回应, 孩子学得早很正常,“否则干嘛雇我呢?” “愿意请住家的,一般都是高收入家庭,花钱买的服务,这里不让学了就从那里学。” 小周看到的派单信息中,有来自公办学校的孩子,也有读国际学校的学生,最小的两、三岁,最大的十四、五岁,一些雇主家庭有二胎、三胎需要同时照顾。 因为刚毕业没什么经验,小周的薪酬在上海的住家教师里算初级,即便如此,也达到了1.2万元/月。在她发出的笔记中,雇主的优渥生活成为围观的重点,评论区清一色自我介绍“蹲”雇主,还有人打听哪里可以找这样的工作。 就在9月8日, 教育部《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发布,对“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7类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形态表示“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面对教育部的“禁令”,小周仍持侥幸: “未来怎么样说不清楚,眼下只要待遇开得好就继续做。”之前面试李女士家的小林也表示,准备去考相关的技能证书,为进一步提升收入做准备。 网络上流传的一份 对英语老师转型的建议 反映了部分相关群体的心态 ▽ 而这个隐秘市场的火热,也反映出部分家长执着于“抢跑”的心态。 小周透露,“愿意请住家的,一般都是高收入家庭,花钱买的服务,这里不让学了就从那里学。” 小林透露,她之前服务过的某户家庭,女主人剑桥大学毕业, 家中两个孩子还没上小学就已经完全没有玩的时间。“我的任务,就是负责带他们完成父母规定的练习作业”。 住家家教是否违规? 隐蔽分散能否治理? 专家表态来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中高考政策研究专家熊丙奇表示,教育部针对相关行为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违规家教的情形, 包括在职教师家教、没有合法教师资格的人员家教、以住家保姆名义请家教等都是违规的 。监管部门可通过网格化管理、扩大线索来源等方式,进行监管、查处。 熊丙奇分析,“双减”措施落地后,家长请私教的意愿如果强烈,表明需求侧治理乏力: “要疏导家长的需求,就必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并由社区提供双休日、节假日的活动去处。” 由于家长请私教十分分散,无疑加大了监管难度。对于学科类培训转入“地下”,熊丙奇提出两点治理思路: 科学治理、系统治理 。同时,还要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一方面推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教育评价改革,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合理的期待,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6 20:21 , Processed in 0.158629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