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愈发诡谲,不少外媒均指中国对台动武企图更加强烈。(路透档案照) 台海局势近来益发紧绷,战争是否一触即发?引起国际关切。然而,美国线上时事杂志《外交家》(The Diplomat)9日刊登记者、国际学者穆春山(Mu Chunshan,音译)的评论文章指出,台海“维持现状”才符合美、中、台三方的最大利益,真正希望开战的是三类族群:希望透过战争阻止中国发展的西方国家人士、对未来过于理想化的台独派,以及天真的中国爱国主义者。 穆春山指出,他一直相信台海具有基本的战略平衡,只要各方保持理性,这个平衡不容易被打破,但近来几乎所有外国媒体和专家都在讨论台海开战的可能性,令他开始重新检视当前局势。他首先提问,中共、拜登政府和民进党政府,究竟哪一方真的希望台海开战?他不认为这三方此时愿意不计代价大动干戈。 以美国来说,美国政府虽不断强调有足够能力防卫台湾和保护美国民众,但在阿富汗战争狼狈收场后,并不想再次陷入战火。况且,美方也不愿意冒着美中关系继续恶化的风险。显而易见的是,维持战略平衡才能使美国利益最大化。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台湾。虽然蔡英文政府强调,中共不应低估国军保卫台湾的能力和决心,但两岸开战并不会使台湾获得比当下更大的利益,维持现状才是最佳选择。 中共方面也不愿轻启战端。虽然外国专家推断,中共有意对台动武,且外媒也提出两种解释,一是习近平希望在任内解决台湾问题,以便树立个人历史遗产;二是有美国高官预测,台海6至8年内可能开战,但穆春山认为,这都不是促成战争的强烈原因。 不仅习近平,毛泽东、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一定都希望在任内达成统一大业,而这也是广大中国民众数十年的期待,但想要看见中国统一,不必然得靠战争手段,否则中共为何拖延70多年都没动武?从实际层面来看,中国当前的处境也不容许武力犯台,不仅因为美国可能介入护台,更因为中国人民和社会都还没准备好。 他认为,中共自然正在为“最糟情况”做准备,但还没达到准备完全的地步,这从中国商务部近期呼吁民众储粮,却令民众误以为即将开战一事就能看出端倪,显示中国社会的心理极度脆弱,民众对战争的理解并不成熟。中国已40多年没有战事,反观美国从2001年起就一直打仗,且在那之前的几十年也一直参与战争。 外国分析家不能仅从军事层面对中国、美国或北约(NATO)进行比较,光看到中国军力的快速发展,就认定习近平绝对会动武解决台湾问题,因为军事仅是影响台海局势的其中一个层面,中共在作出军事决策前,还必须考量中国民众和社会的稳定性,不能将中国与北韩相提并论,某种程度来说,中共的决策方式与西方政府更相似,亦即会愈来愈注重一般民众的态度和忍受度,而非完全依照习近平一人所想。 穆春山认为,中共现在采取许多看似准备对台动武的政策,目的是对台“极限施压”,透过强烈威慑和清楚示警,阻止台湾朝独立迈进及西方挺台声浪,亦即不去打破北京的底线,这就如同美国和以色列极力避免伊朗在发展核武上打破底线一样。 因此,真正希望台海开战的,其实是三类族群。 首先是美国、欧洲、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中最激烈表达帮助台湾的人士。一旦中国开了第一枪,西方制裁必定紧接而来,而中国就会被国际社会孤立,经济发展也将严重落后,且内部也可能发生剧变,如此便难在军事、科技和经济领域“超欧赶美”。因此,中共才会认定美国和西方军队在南海、东海的行动是挑衅。 第二类是相信即使台湾独立,中共也会因为代价太高而不敢动武的台独人士。他们认为,在美国帮助下,台湾虽会受战争影响,但长期将会利大于弊。这些人清楚,一旦台湾独立,中国人民必定会要求中共不计代价攻台,届时就不是中共打不打的问题,而是中共不打的话,可能就会失去民心。 至于第三类族群,则是被仇恨支配的中国爱国主义者。在他们心中,即使开战会带来庞大损失,但只要收复台湾,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他们认为,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展设下的障碍,都会在统一后烟消云散。因此,他们持续鼓吹开战的好处,许多中国民众也已被这类人影响。 穆春山指出,这三类族群非常乐见开战,但国际社会和外国媒体不应被他们误导。台海开战必定影响数十亿人的生命安全,必须避免战争即将来临的想像,这只是迎合了少数人的利益。 他也提到,中共近年对台的“极限施压”,成效似乎不如预期,台湾和西方国家的反应比中共想像中更坚定,所以才会加大军事威吓力度。在他看来,中共并不想轻易武力犯台,只是必须对台湾与西方国家增加互动作出回应,不幸各方都因而误判,导致“恶性循环”。 至于如何跳出危险境地,穆春山提议,华府、北京和台北当局均须冷静下来,并由一个调解方负责为局势降温,新加坡不失为一个选择。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1 23:33 , Processed in 0.12337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