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一位殡仪馆老板近日在接受多伦多星报采访时表示,他在一个月内看到6起留学生死亡事件,他说没有父母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希望能做些什么阻止留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据报道,多伦多北部隐藏在一个工厂和仓库园区内的一家殡仪馆近日聚集了一群人,30多个年轻人和死者的叔叔一起为一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举行葬礼。所有人都保持六英尺的距离,坐在一个空旷的大厅里与死者告别,然后死者遗体将被空运回位于印度Haryana邦的Dherdu村庄,他的父母住在哪里。 图源:Lotus Funeral 这位不幸去世的留学生名叫Prince,21 岁,他生前和其他留学生一起租住一在宾顿的一个镇屋内。室友最后一次见到Prince是在11月8日,报警后警察在士嘉堡悬崖公园的湖滩附近发现了他淹在水里的尸体。 殡仪馆老板名叫Kamal Bhardwaj,他早年毕业于约克大学商学院,在安省拥有两家殡仪馆,一家在多伦多,另一家在滑铁卢。他称这是他在一个月内看到的第6起留学生死亡事件。 Kamal Bhardwaj 图源:Lotus Funeral 他平均大约每月能看到五六次年轻人的葬礼,根据他对尸体的观察判断,其中很多死者似乎是自杀死亡。他说虽然我们不知道确切死因,但人们能看到一具年轻人尸体上的伤痕时,就会知道那看起来就像是自杀。 据悉每年加拿大大约有4,000人自杀身亡,但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留学生或大学生。 印度目前已成为加拿大国际学生的第一大来源国。研究发现这些年轻的印度留学生面临一系列压力和心理健康挑战。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留学生的父母卖掉了他们在家乡里的房产,并借钱让他们来加拿大读书,希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很多来自印度的留学生来到加拿大后,需要一边读书,一边拼命工作。 寄钱给父母以偿还债务是其中一种压力,第二种压力是他们需要工作足够多的时间来支付账单以继续上学,并确保他们能够维持生计。雇主剥削是另一个问题,其中许多新来的年轻留学生被印度中介顾问误导,为了打现金工而在偷偷工作,超出了对学签要求每周最多20小时工作的限制,许多留学生赚的工资低于安省15加元的最低工资。 Kamal Bhardwaj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留学生通常不会公开谈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对许多移民来说是一种禁忌。而且人们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这是一场自杀。他们宁愿不让这些信息外泄,我们需要建立对话并倾听这些留学生正在经历的事情。没有父母应该为他们的孩子送葬。 追悼会上,Prince的叔叔Rakesh Gollen 说他仍在寻找侄子死亡的原因,他不相信这个年轻人会自杀。他说,他应孩子父母的要求从美国新泽西州赶来加拿大为侄子安排葬礼。 Rakesh Gollen说,他的家人向银行借了30,000加元的贷款,在2017年送儿子到加拿大留学。Prince在建筑业当过油漆工,晚上他还兼职当UBER司机。 据报道,加拿大每年都会发生留学生自杀事件。留学专家朱凡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们常常听说,出国留学可以逃离应试教育,躲开中国繁重的课业压力……事实上,北美高中和大学的课业压力并不亚于中国,尤其是在那些优等生云集的学校里,学生们普遍都有课业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留学不单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理大考。 朱凡表示,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长期被忽视。“对子女寄予无限希望的中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需要压力来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殊不知,压力过大会让孩子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症,严重时可能让孩子走上极端。而大学阶段往往是常见心理问题第一次浮现的时候。很多留学生背负着很大的课业压力,如果不能及时释压,压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甚至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状况,影响学习效率。” 朱凡说,造成留学生抑郁甚至产生轻生念头的通常有三类原因。“首当其冲是学习压力,许多在国内学习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因为语言和生活的不适应,加之学习习惯及教学模式不同,在刚开始时很难跟上教授讲课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尖子生,一旦成绩没有预期的理想,产生的身心压力更大,容易引发失落感,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 其次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大部分留学生认为父母已经给自己投资太多,无形中会要求自己变得更优秀,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压力过大。遗憾的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很多人把很多话憋在心里,用微笑带过,不和父母说。” 再次是情感受挫。在朱凡看来,因为感情问题而患上抑郁的也不少见,感情容易出现问题,心情也会随之变得低落。 在加拿大学习生活超过6年的Pan告诉《青年参考》,海外学生的精神压力普遍偏大,在外独自生活的留学生要学会主动给自己减压,家长也要重视孩子的压力问题。 Pan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自己于2011年夏天以交换生身份到加拿大读书时,由于环境陌生和语言问题,一度压力非常大,尽管出国前雅思考了7.5,但到了国外还是常常听不懂别人说话,情绪低落、抑郁,极大地影响了日常学习。因为自卑,Pan不敢向别人坦白自己的困难,周围也没有信任的朋友,平时独来独往,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作为“过来人”,Pan告诉《青年参考》,出现心理问题时一定要讲出来,“不管跟谁说、在哪里说,最重要的是把心中的话说出来”。Pan还记得第一次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场景,面对一个陌生人她心里充满了疑惑,但发现对方是个非常友好的聆听者时,Pan磕磕绊绊地把心中的不快吐了出来。 “留学生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运动或是一个较短的假期都是不错的方式,或者干脆回国见见家人和老朋友,运动的减压效果不用多说,它可以可以释放血清素,有效缓解焦虑和改善抑郁,还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和创造力。”Pan表示。 留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家长也要引起重视。华裔临床心理学博士葛琳卡在《情绪四重奏》一书中指出,很多华裔家长以为供孩子读书已经够了,但实际上,孩子还有情感方面的深层需要。 葛琳卡在书中表示,现在低龄留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孩子要面对来自学业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如果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得不到释放,极有可能导致抑郁。另外家长还要注意方法,很多时候学生只是想找一双倾听的耳朵,如果家长一开口就是一堆大道理,很可能将孩子的话堵回去。比如,当孩子在校园内遭遇欺凌等问题时,父母不应简单地告诉孩子走开便是,这样会忽略孩子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Pan建议,觉察孩子出现愁闷、抑郁等症状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及时跟心理医生沟通,美国大学通常会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这是舒缓学生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对那些正在考虑自杀或认识自杀的人来说,这里有资源可以提供帮助: 或者可以拨打1-833-456-4566 全国预防自杀帮助热线,拨打1-800-668-6868 儿童帮助热线。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2 17:31 , Processed in 0.13124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