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发表了涉及中国新疆的错误言论,英特尔公司今天向中国客户致歉了。但是,为了符合美国法律,英特尔并不打算改正或收回涉疆言论。 这就很尴尬了…… 你说骂它吧,人家主动道歉躺平了,随你骂。 你说抵制它吧,这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抵制不了。英特尔整天“等灯等灯”,但这一次它应该等不到中国给它亮的抵制红灯。 我写作这篇文章的电脑是国产的联想笔记本,但它里面装的就是英特尔的处理器。在医院抢救病人的仪器里、在你上下班乘坐的地铁里、在税务局公安局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电脑里,都有英特尔的产品或专利技术。不是不想抵制,实在是抵制不起…… 很多朋友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 好汉不吃眼前亏,咱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国产芯片赶上来了再抵制你,什么英特尔,AMD,高通,一个都别放过,杀他个片甲不留。 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观念背后对国际政治和国际贸易的认知,其实是值得好好分析一下的。 不出所料,胡锡进又一次讲出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外资企业涉嫌辱华的心态: 它们这是在吃饭砸锅! 吃饭砸锅理论认为: 外资企业开发中国的市场,赚中国人的钱,还要打中国人的脸,这就是吃饭砸锅,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坚决抵制,让它吃不到饭。 直到碰到像英特尔这样的硬茬,大家才隐约意识到一点: 外资企业从中国赚钱的同时,其实也是提供了一些产品和服务的,而这些产品和服务,其实也是中国人需要的。 中国消费者当然有权利抵制某个外资品牌,包括抵制某个国家全部的商品,被抵制的品牌和国家当然也会损失市场份额,会感到痛。 但是,作为抵制的一方,并不是没有损失和代价的。 有些聪明的同胞会说,芯片这种一时找不到替代的必需品我们先不抵制,我们抵制那些非必需的商品,比如衣服、鞋子、化妆品,这些难道我们中国还造不出来吗? 是,我们的确是能造出来,甚至能在某些方面造得更好更便宜。没有耐克,我们当然还可以跑步,可以打篮球,我们还有李宁、还有鸿星尔克,所以耐克肯定算不上必需品。 可是,被抵制过很多次的耐克好像也没有失去中国市场呢。或许,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之间,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界线。 调转一百八十度来看,当中国往国外销售产品时,也有受到抵制或者反倾销的情况。 华为的通信产品被某些国家市场禁入,中国企业固然损失了一些市场份额,但这些拒绝华为的国家,在建设本国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时,也失去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虽然中国企业没吃到那碗饭,但外国政府也在某种程度上砸了自己的锅。得失之间,其实还真的很难说。 再调转一百八十度来看,虽然中国有很多人动辄要抵制美国的产品,但当美国主动放弃中国市场说不卖芯片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又不乐意了,说这是美国滥用霸权地位。 在手机芯片这个领域,算是我们拉着美国高通来吃饭,这可真是很难再骂人家吃饭砸锅。 回到英特尔的案例,如果英特尔不等中国消费者抵制,主动宣布马上撤出中国市场,只怕我们比美国人还慌。 说到底,我想讲的一个道理是: 国际贸易不存在吃饭砸锅的问题。不管是中国产品卖到国外,还是外国产品卖到中国,都不存在吃饭砸锅的问题。 生意一定是你情我愿才会发生的,一方打钱一方交货,交易不成,对买方和卖方都是一种损失。 再举个例子,今天中国成立了一家新的央企,叫中国稀土集团,这家央企整合掌控了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一类资源——稀土。 卖不卖稀土,卖多贵,经常被中国当作国际政治的筹码来交换其它利益,这也是要成立这家央企加强掌控力的原因之一。 那么,中国能不能用稀土这个东西来卡其它国家的脖子,把他们卡得死死的,让它们全听中国的话呢?当然是不行的。 中国要拿稀土“打牌”,也要靠稀土挣钱啊,而且外国企业买到稀土之后用来生产的产品也是中国需要的。 美国那么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为什么不彻底禁止所有芯片出口到中国,把中国的脖子一下掐断呢?那当然也是不行的。 美国要拿芯片“打牌”,它也要靠芯片来挣钱啊,再说中国进口芯片之后生产的电子产品也是美国需要的。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能靠胡锡进那样过家家的思维来指导国家的外交政策和贸易调控。 国际贸易被政治家用来作为外交争锋的工具,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流行趋势,外国干过,中国也干过,这个问题还真的只能论得失,很难讲对错。 简而言之,抵制进口产品也好,禁止产品出口也罢,这些斗争工具都可以用,但不能轻易用,更不能被冲昏了头脑和别有用心的人裹挟着滥用。 中国要抵制外国的商品,就要有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外国要抵制中国的产品,也要有承受损失的心理准备。 那些鼓动你去抵制,却不告诉你代价的人,往往都是希望拿你当作代价去交换他们的利益。既然读到了基本常识这个公众号,还是希望你不要轻易上这个当。 爱国很好,也要珍爱常识。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0:13 , Processed in 0.14348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