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大上海 北京一刀切 上海全面清零行动开始。图为2022年4月1日,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守望。 REUTERS - ALY SONG 海外许多没有去过中国的人,大都知道中国有一个蓬勃、时尚、华丽、先进的上海。在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上海一直是上交财政最前列的直辖市,这显示了这座城市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夜之间,华丽的多少有点过分的中国经济之都,人人怨声载道。 上海最初的做法显示,其实这座深知自己经济地位不仅对中国重要对世界也颇有影响的大都一直试图寻求更开放的防疫措施,一种“共存模式”,结果,被一刀切了,突然无预警状态下要求全市3月28日起陆续封闭。谁能够一夜之间让一座2500万城市关闭,只有党中央。 上海是中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如果不是北京的一刀切清零政策,大规模人挤人检测反而加速感染,大规模感染,上海需要这么多医护支援吗?而且,如此规模的“支援”到底是一种政治运动,还是有价值的防疫,都需要打上问号。 清零了,供应丰富,身处江南的上海人,开始“抢菜了”,这件事发生在上海,非常的破天荒。 奇怪的是,上海至今没有公布死亡病例,可是根据财新网4月2日的报道,仅上海东海养老院近日送到浦东殡仪馆的尸体就有十几具,还有数目不详的送往南汇殡仪馆。这篇报道很快被撤了。 根据BBC4月2日发自上海的报道,一名护士告诉记者,三周前该院发现了第一批新冠阳性病例。“医院工作的另一名护理人员告诉BBC,她看到一名病人死亡,还听说一名同事处理了另一名死亡病人。” 二百多个孩子被强行从母亲身边拿走,集中在一地隔离,看守他们的只有为数不多的护士,孩子嚎叫,母亲痛心,护士无能为力,这种全世界罕见的非人道场面,怎么会出现在上海呢? 一位名叫佩佩的上海人在社交网络叙述自己不到一岁的女儿3月26日被强制带离金山区隔离的不幸经历:“一岁啊,路还不会走,还在喝牛奶,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制定)政策的人的人性都到哪里去了?” “上海别再折腾了”一文作者无根之风 榄菊愁烟 质疑:“哪怕从整个人类历史上来看,这种成规模的婴幼儿从父母身边强制带走的情况,也仅仅只出现过三次。我都不好意思提具体是哪三次。 这种对伦理,对人心,甚至是对整个社会的破坏,都要远远大于病毒本身。” 法国驻沪领事馆也唯恐灾难落到自己头上,代表二十几个国家领事馆致信上海当局,要求“无论任何情况,父母和孩子都不能被分开” 前面那位作者质疑:“人们连买菜这种最基础的生活程序,都变得举步维艰。物价也随之暴涨,而人们又一夜之间丧失了谋生的能力,没有储蓄的人直接被推到了悬疑之上。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连看病吃药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一位为自己的医院贡献了大半生的女护士周闫妮,哮喘病复发,却被自己已取消急诊的医院拒诊,亲人护送至十公里外的医院,一切都为时已晚。 中国数字空间报道的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名上海市民与一位上海疾控方面的专家对话也道出上海防疫的荒腔走板。 一位上海市民诉苦,自己的父亲在酒店隔离期间两次核算,健康云显示均为阴性,可是疾控中心却电话通知告其检测阳性,要求他转移酒店或去方仓医院,市民抱怨疾控中心、医疗资源、12345急救电话“你们这几个都是分裂的?” 女领导回答,“对的。要被逼疯了,她们专业机构也要被逼疯了,专业人员说的话根本就没人听。现在全部把这个病变成了政z性(政治性)的一个疾病。花了这麽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在做一个防L感(流感)的,你看到现在哪个国家防流感这麽防吗?” 资深媒体人陈季冰感叹:“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一辈子生活在上海,我平生第一次遇到如此梦幻的事”。“甚至就在三周前本轮疫情刚抬头之初,我还斩钉截铁地对一位多年的上司说,上海是不可能走"封城"这么一条抗疫之路的……” 陈季冰举出自家的例子:我年逾八旬的岳父就是一个长期依赖血透的尿毒症病人,为了让他做上一次血透,我太太折腾掉了半条小命,几乎动用了所有亲朋好友资源,还把居委会的书记、主任差得团团转。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又在为父亲的下一次血透上蹿下跳、血压升高……。陈季冰认为“计划经济”状态是防疫过程出现混乱的关键症结。 “那么为什么政策制定者非要制定故意致死的错误政策呢?学者盛洪分析:一个解释是在防疫上与其它模式竞争。确实,自疫情爆发以来,大陆中国的防疫模式与其它国家有明显区别,由于信息不透明,前两年显得似乎有点优势,但后来出现了问题。”他指出大多数法治国家并不如此:“它们以宪法保障的社会综合目标为目标,即使在疫情当前的情况下,也不会仅以防疫论英雄。所以这一模式竞争的动机是错误的和没有意义的。” 盛洪分析,至于各级政府为什么要坚决执行这种明显错误的政策,是因为大陆中国这种行政体系所致。“他们"只知有上级,不知有宪法"。这是因为,他们的宦海浮沉全赖上级的一句话。而获得上级青睐的方法就是表现得听从命令。这种听从越是离谱,越是违反宪法和法律,越是侵害民众的权利和利益,越能表现出对上级个人的忠诚。因此,我们不仅看到"坚决执行",而且看到"层层加码"错误政策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不仅是"表态式的",而且是"谄媚式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越到基层,过度防疫的措施越荒唐,越离谱。” 上海情况严重,“清零大臣”、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日赴沪,面对民不聊生局面,她说的还不过是“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因为这是钦定的,不能修改,普天之下,皆为王土,上海不能走另外的路! 清零清零,就这几个字,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不在话下了。 有人质疑,清零政策,全国一刀切,是不是太愚蠢,何时才是个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长唐任伍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访问时说,“20大以后就能放开?这是人们一种天真的想法”。他预期,一定要等到更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问世后,将COVID-19疫情控制住才有可能放开; 这证实了人们普遍的一个看法,中国疫苗效力不行,但是为什么不进口被证明有效的疫苗呢?而且中国的复必泰早就与莫德纳合作,为什么不允许国外疫苗公开上市呢?最后就是一个老办法,“人民战争”“大跃进炼钢铁”式的社会面清零,为达致清零不惜封城! 端传媒引述上海一线抗疫医生自述:“封城死去的患者比病毒致死更多,已是医生共识。” 中南海的高官大约不需要听到这些,他们派去那么多人去上海,让自以为或可独辟蹊径“精准防疫”的上海沦为“西安模式”“武汉模式”,凸显一个“制度优越”“大国抗疫”的一刀切壮举,之后宣布“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20:23 , Processed in 0.14582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