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绒绒子说:「看到我身边的人都能吃上东西,足以缓解我的焦虑。」 也许这就是好心邻居、热心团长、冒险司机们,纷纷挺身而出的原因。 好好活着,就是对疫情最大的反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的精神锚点。 一位上海大哥在阳台上敲架子鼓,激烈有力的敲击声响彻小区上空。 © 微博 @少数豪 没有人指责他「扰民」,所有人都在为他欢呼鼓掌。 © 微博 @少数豪 被压得喘不过来的气,终于有机会和身边人一起,呐喊发泄。 一位女孩想无偿分享自己的一箱可乐,她将可乐消毒后放到楼下大厅,告诉邻居们可以自取。 © 微博 @还是一碗泡面 但邻居们竟然自发地开始以物易物! 有人用辣酱换走一瓶可乐; © 微博 @还是一碗泡面 有人实在没有多余的食材,便用面霜换可乐。 © 微博 @还是一碗泡面 短短两天后,这个小小的可乐箱子,竟然变成了一个杂货柜! © 微博 @詹个尼弗 _Liiiiii 在某期《十三邀》中,人类学家项飙提出了一个概念: 附近的消失。 我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了遥远的世界,在微博上关心千里之外的事情,用外卖吃到各地美食; 我们习惯在走路的时候低头看手机,遇到邻居时耳朵里总塞着一对耳机。 我们很难再体会到世俗的温情,比如邻居小孩赠与的一朵小花,楼下阿姨热切的关心。 渐渐地,我们和附近的人与事,断裂了。 可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看到」遥远的世界,而不能「到达」。 于是,每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会常因自己无法帮忙,深感无力与崩溃,变得越来越孤独,控制不了情绪。 但我想说,我们在关心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关心我们。 每天努力好好活着,就是对身边人最大的抚慰。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收到小区楼栋群里志愿者发送的信息,居委邻居们早已在帮助社区老人统计用药、借药、送药了: © 小区互助微信群 在这场 2500 万上海居民的自救和互助中,我们真切感受到的所有温暖和善良,都来自不知名的他和她们: 是拎着饭菜米面敲门的热心阿姨,也是微信群里耐心回答问题的团长楼长; 是楼上楼下搬运分发物资的志愿者,也是为给上海送菜只能漂流路上的货车司机; 是在网上替老幼孕残发声求助的博主们,也是替老人到处买药借药的年轻人 …… 疫情中,每个人都很难。但当你觉得沮丧、觉得难过的时候,想想他们正和你站在一起奋斗。 请尽力照顾好自己,成为一个锚点,坚守住自己的阵营。 这样,当无数个锚点连接起来时,我们就是一座港湾。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9:03 , Processed in 0.12834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