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表示,我们在讨论这波疫情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是病死率。病死率是评价各个国家能否走出疫情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医疗资源是否充足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医疗资源非常充足的时候,才可以把病死率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张文宏以本次上海疫情为例介绍说,截至目前,上海本轮新冠感染者超过43万人,死亡病例25人,其中75岁以上人群占比接近9成,重症病例几乎都没有接种疫苗。他指出,通过提高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同时为感染患者提供充足的医疗救治资源,才可以真正保证病死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整个亚太地区都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疫苗的信任度,提高疫苗可及性和接种便利性。 张文宏在“科学为盾,战胜疫情”分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在当前上海遭遇的这波疫情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病例死亡率(CFR),这一指标也是各个国家评价是否可以走出疫情以及医疗资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张文宏说,在不同的地区,即使是医疗资源比较相似的地区,例如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病例死亡率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张文宏说,在本轮奥密克戎疫情中,各国都发现,如果医疗资源是充足的、可以覆盖到疫情中最为脆弱的群体,例如老年人和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让这些高风险感染者活下来。与此同时,各国还需要提高脆弱群体本身的抵抗力,应该大力呼吁加强为这一人群的疫苗接种。“我们发现,凡是这一群体疫苗接种非常高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是我们走出未来疫情重要且关键的科学手段。”张文宏表示。 上海4天内累计本土死亡病例25例 有个共同特点 据北京日报报道,自4月17日至4月20日,上海已累计报告本土死亡病例25例,均合并有基础疾病,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2022年4月20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8例,平均年龄77.5岁,最大年龄93岁。8位患者合并有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3级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认知功能障碍)、尿毒症等。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 2022年4月19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其中60岁以下2人,合并有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急性冠脉综合征。70岁以上5人,合并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极高危)、糖尿病、尿毒症、脑梗塞、晚期胰腺肿瘤等基础疾病。上述7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亡原因均由基础疾病导致。 2022年4月18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年龄从60岁到101岁,其中75岁以上6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3级、脑梗死后遗症、心功能Ⅲ级、脑梗塞、低蛋白血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75岁以下1例(60岁),合并创伤性脑疝、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性尿崩症。上述7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2022年4月17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例。死亡病例1,女性,89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死亡病例2,女性,91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死亡病例3,男性,91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3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据上海疫情发布会通报,3人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在21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干渝介绍,截至4月20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139例、危重型患者20例。吴干渝指出,有基础性疾病的阳性感染者,尤其是老年人,出现重症的风险高,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加强监测预警,同时及早干预,防止轻症转重症。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0:03 , Processed in 0.13047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