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端午,都是一个充满"争论"的节日。 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祭奠屈原还是伍子胥? 近两年最著名的问题莫过于:祝词是"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 祝你"快乐"可以说是所有节日的基本操作,新年快乐、国庆快乐、中秋快乐……但为什么偏偏在端午节的时候会出现"安康"二字呢? 本文综合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历史研究院"(ID:zglsyjy)、"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有删减。 1 前方高能,恶月来袭 要解这道题,或许我们应该从端午的原点说起。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午节的起源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除了流传最广的屈原说,还有迎涛神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和夏至说,大抵这五种说法。 而流传最广泛的"屈原投江说"并非是端午的起源。包括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在内的众多资料显示:端午节民俗出现的时间比屈原早得多。 当我们再继续深入探究历史时,端午才显露了它真实的一角。在众多端午的说法中,不论是对神明的祈求,还是对时令的描述,都指向一个问题:农历五月是一个事件频发、灾祸交织的时期。 农历五月,开始入夏,阳光热辣,气温猛升,南方气候潮湿,细菌、蚊蝇滋生,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因此毒虫横行、食物容易腐败,导致疫病开始蔓延在生活中。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农历五月是"毒月""恶月",五日是"恶日",五月初五这一天更被认为是"恶月恶日"。 东汉王充《论衡》中将五月"恶"的理解或归之于"太阳""盛阳"之恶。 《论衡·言毒篇》云:"夫毒,太阳之热气也,中人人毒……太阳火气,常为毒螫……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 对于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当时的人们由于对自然的认识不足,第一反应是恐慌,于是便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 接着就是恐慌的进一步扩散,历史上我们最熟知的跟端午相关的传说故事,大都跟"死亡"有关。 绍兴端午"标配":粽子、鸭蛋、雄黄酒。新华网发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伍子胥。并在五月五日这天,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投入大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在历史上,没能适应变化而面临危机的物种有很多,几乎每一个巨大的天灾都会带来一批生命的消亡,而区别在于,当这道考题摆在一个群体眼前时,除了共同的恐惧与逃避,人们必须开始学会如何化解,如何面对。 在"恶月恶日"的五月初五,人们采取了一系列实际应对变化的措施,用以祈福纳祥、压邪禳灾。这些习俗,凝结了中国人对于时间系统的认识,对生活经验的应用,最终得以穿越时间,跨越地域,又自然而然地渗透在生活之中。 一句"端午安康",是在人人自危时刻最温暖的祝福。 2 驱邪祛毒,祈福神明 遵循所有文明发展的规律,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面对困难,想要寻求神明的庇护。 在科技和认知极其低下的古代,人们能做的不多,祛毒的方式只有两个:诅咒和恐吓。 早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习惯了在夏至前后,做一些挂在门头的饰物来驱邪。具体的操作程序是:"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 在描摹古代风物的《燕京岁时记》里,记录下了人们端午时,前往市井买符驱毒的盛况:"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江南一带五月朔日起,就要在厅堂内张贴天师符、韦陀镇妖图、钟馗捉鬼图等。这种古早驱毒法一直延续至今。 韦驼、张天师和钟馗,便是当时用于驱毒的三个主要的流量人物。 其中天师镇宅图中的蝎子、蜥蜴、蛇、蟾蜍、蜈蚣就是民间所谓的"五毒"。据说农历五月是五毒开始活动的时间,它们会带来很多的疫病,必须要行动起来消灭它们。 所以古代中国人在端午节当天,还会用弓箭射击蝎子、蛇、蜥蜴、蟾蜍、蜈蚣五毒虫的画像,寓意驱邪避瘟。 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用红纸把"五毒"剪成剪纸,贴在门、窗、墙和炕上。有时候还会剪成装着五毒的葫芦图案,意思是葫芦已经把五毒都给镇住了。 3 驯化自然,为我所用 渐渐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自然界中有一些草药和矿石竟然有着驱虫祛毒的效用。开始有人尝试利用它们来创造自己的"祛毒法宝"。 零星的只言片语、个人经验,开始不断堆叠,衍生出具体可靠的某种通用准则,在一再实践和应用中,成为了心照不宣的公共规则。 采菖蒲艾草,向自然借来力量保护身体 菖蒲为"天中五瑞"之首,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菖蒲后被称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因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人们相信艾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 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 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采雄黄,凭智慧加工药物驱散虫毒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如果说"是药三分毒",那么雄黄应该有五分。时至今日,仍有人不当服用雄黄中毒,甚至丧命。但它对于驱虫杀毒却有奇效。 绍兴黄酒。新华网发 《本草纲目》里记载,少量服用雄黄可以泻内毒,外敷有杀菌镇痛的功效。自唐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端午节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 根据《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制成雄黄酒。 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佩香囊,以巧思创造美物解决难题 人总是要走出家门的,插在家中的艾草并不能起到随时保护的作用,手拿一捆艾草出门,既不方便,又不美观。那该怎么办呢? 装有草药的香囊应运而生。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安徽省淮北市香包传承人杨海玲制作的香包和填充香料。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从纯天然的艾草菖蒲,到粗加工的雄黄酒,再到精致便携、拥有审美趣味的香囊。中国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将凶险的"恶月"过成了安康的"端午"。 4 众志成城,应对变化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慢慢明白:困难不会轻易消失,变化依然永恒存在。当我们应对困难的时候,不仅需要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更需要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和众志成城的信念。 用一条龙舟,连起多少雄心。 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图腾。端午是龙图腾祭祀说这一观点由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出,他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考证: 在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前,住在江南的吴越民族,由于受到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有神力的"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他们"断发文身"以"像龙子",希望得到龙的保护。 在端午这天,他们会举行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多个人同时集中在同一个龙舟上,通过全体成员有节奏的通力合作来赢得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同舟共济 、人舟合一"是最高境界。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笃信"集体力量"的民族。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在几千年间,中国人靠着团结的力量,彼此支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用一个粽子,包容种种变化。 人们在端午节期间吃的粽子,是端午节最为核心的元素。每逢端午,南北方粽子的甜咸之争就会风起云涌。其实除了甜咸之别以外,粽子早已融入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中。 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还是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三角粽、枕头粽、菱粽、锥粽,小枣、五花肉、蛋黄、火腿、小龙虾……万物皆可"粽"。 中国人的山川湖海,中国人的厨房与爱,以包容的姿态,被两片粽叶紧紧包裹起来,成为千百年来,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粽中纳百川,胸中有山河。 5 外天道人事,自强不息楚 我们通过吃粽子,保存着那些奋不顾身,以身报国的英雄故事。我们通过赛龙舟,重温着和集体共同争取一个宏伟目标时的同心协力。我们通过雄黄酒、挂菖蒲,将我们总结的经验,应用于一次次危机的应对。 这是端午的力量,它是一支桨,我们不断借助这个特别的日子,得以重返那些我们倍感骄傲、自豪的事情,那些我们情不自禁就能脱口而出的家国天下、多难兴邦。 我们站在屈原、伍子胥的身侧,我们彼此照见勾连,当春天来临之前,共同忍耐最后一场雪。 中国民俗学者陈勤建先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 "端午节的灵魂就在于远古先民面对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不利变化,不惧怕、不畏缩的大无畏精神,顺其自然、利用自然,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共渡难关。" 一个危机不会是永恒的,当然危机也不会消失。面对困难时,我们应当怎么办?古老的中国智慧中早已有了答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论是顺势还是逆势,不论环境是和平还是严峻,我们只有不断自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突出重围,走出困境。 6 关于端午的诗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赏析: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赏析:唐代人将五色丝线编织成带,佩在身上,称为"长命缕"或者"续命缕",所以说"长丝续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种蒲草),"粽子"又与"种子"谐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叶包裹粽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说的是唐代皇帝会在端午节召请群臣宴饮。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雷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竞渡歌(节选)》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赏析:这首诗是写"竞渡"的名篇,把竞渡活动写得最为传神,洋洋洒洒百余字,把竞渡的激烈场面、围观的喧嚣氛围描写得淋漓尽致。 《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日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古人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赏析: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赏析:唐人有端午节赠物的习俗,不仅在君臣之间,一般社会成员和家人之间也有。权德舆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过端午,家人就送来了衣服(轻裾)和彩结(彩缕)等节日礼物。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赏析:"浴兰"指古人端午节"浴兰汤"的习俗,用草药煎汤淋浴。因为粽子用丝线缠裹,所以说"彩缕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称粽子为"角黍"。唐代开始用糯米代替黍米来制作粽子,色泽变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为"香粳白玉团"。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赏析:唐代皇帝在端午日会赏赐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礼物,官员也要向皇帝进奉礼物,也以衣服最为常见。 《端午日恩赐百索》 唐·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余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赏析:"百索"又名五彩、长丝、长命缕,是用五色丝线编织而成,据说可以增寿续命。端午节系百索是古人驱邪避灾的重要习俗。这首诗将皇宫比作"仙宫",将自己比作"犬马",来表明自己在端午节被皇帝恩赐而感激的心情。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赏析: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纪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还,国破身死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2021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决赛阶段比赛在太原市水上运动中心举行。新华网发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赏析:都说众人作诗是纪念屈原,可是全都乐呵呵的是为什么。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福,试着向艾人求福吧! 忠言不被楚王采纳,最后投江而死,留下的文章像星斗一样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击节歌唱吧! 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只听到屋舍南北的鹁鸠鸣叫。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赏析:诗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也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 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赏析:"端阳"即端午节。"海榴"即石榴,古人因为石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端午日风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罗江上无处可以竞渡龙舟,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应该会笑话我,"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赏析: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赏析:诗中提到的端午节的习俗: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点额,门上贴驱邪符。 《喜迁莺·端午泛湖》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赏析:上阕写端午日,石榴花盛开,丝线包裹粽子,佩香囊,悬菖蒲,拴五色丝线,龙舟竞渡等,下阕重点描写竞渡场景,最后是嗅着荷香,身披月牙微光而回。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郦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赏析:五月里石榴花儿红艳艳,绿杨雨中默默站立,丝线缠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盘里,扇子上面画着双凤凰,正是端午时节,浴兰汤,喝菖蒲酒,树叶丛中黄鹂的叫声惊醒了朦胧中的好梦。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1:34 , Processed in 0.14339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