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观园的那三年,是陈晓旭最有归属感的日子;而从《红楼梦》走出的那三年,是她最迷茫的人生。 “《红楼梦》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大千世界,然后它又向我把这个门关上了,我不能在演艺事业上有更多的发展。” 拍完《红楼梦》后,她曾在《家春秋》中饰演梅表姐,只是左看右看,还是林黛玉的影子。 《家春秋》剧照 1987年,她与毕彦君结了婚,只是婚后的生活却没有想象中甜蜜。 那时,陈晓旭跟随《红楼梦》剧组去走穴演出,唱主题曲,拍广告片,收入甚微;而毕彦君也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不久,还谈不上事业成就。 两人经济拮据,两三年里搬了七八回家。 在日复一日的琐事烦恼与双方性格的矛盾冲突中,没过多久,两人选择了和平分开。 陈晓旭与邓婕曾拍摄的广告片 也是陈晓旭唯一拍摄的广告 陈晓旭就像是在北京大街上的一朵柳絮,找不到根基,也看不到出路。 此时恰逢出国热,陈晓旭也动过这个念头。只是去了德国三个月之后,她又回到了北京:“我的英文不好,性格也不适合”。 在北京,她和朋友借了一个四合院的西偏房,房子面积不到10平米。夏天的傍晚,屋子里比外边还要闷热。 陈晓旭的父亲陈强从鞍山赶来看她,就瞅见陈晓旭捧着一本书,坐在西晒的日头下,读得津津有味。 父亲给她带来了4000块钱,陈晓旭大喜过望:“爸,你真的救了我的命。” 陈强听着心里直发酸,他想不清楚女儿为什么要如此自讨苦吃。 因为在1990年左右,山东就有一家企业出60万要买陈晓旭的肖像权,可她就是不卖。 她甘愿挤在北京的小屋里,只买半只猪蹄,坐不起公交车就骑着自行车出行。 陈晓旭的骨子里,还有着林黛玉般的清高。 当时的陈晓旭与邓婕 好在,机遇很快就来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广告行业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广告行业实行的是批准制,一个城市一般只有两三家广告公司。而且当时的制作公司、播出平台都不多,专业的广告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几个学生要拍摄毕业作品《黑葡萄》,几经周折找到了陈晓旭。因为这部作品,陈晓旭认识了这群学生中的郝彤,也是她日后的第二任丈夫。 陈晓旭与郝彤 没过多久,郝彤意外得知,长城广告公司要对外承包,他就拉着陈晓旭一起去参与了招标。 陈晓旭本来心里也没底,谁知到了现场,对方负责人一眼就认准了她:“委托法人只能有一个,我们不了解别人,但是了解林黛玉。” 就这样,陈晓旭身上自带的明星光环,突然让她在广告这条路上踩出了光亮。 就像是陈晓旭所说:“《红楼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又给我关上了一扇窗。我无法进入,只好重新开辟一条路,却意外地发现,它通向更美丽的远方。” 1993年,《中国工商报》首次公开宣布“私人可办广告公司”,一瞬间无数广告公司开始涌现,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年。 1996年,陈晓旭脱离了原来的公司,成立了自己的世邦广告公司,她的人生,进入了第二个全新的篇章。 陈晓旭在办公室 书中的林黛玉才华横溢,在陈晓旭身上,自然也有着遮挡不住的灵性。 每次公司和甲方开会时,公司一般会给出多个备选方案,陈晓旭往往也参与其中。而巧合的是,客户选中的往往都是陈晓旭的创意。 比如那句脍炙人口的“名门之秀,五粮春”,就是陈晓旭本人的作品。 陈晓旭参与制作的“五粮春”广告 2004年,在“中国广告风云榜”评比中,陈晓旭被评为“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2005年,她又被《世界经理人》周刊社授予“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称号。 2006年,世邦广告的营业额达到了近2亿元,所获得的荣誉更是不胜其数。 陈晓旭的人生来到了第二个高点,只是谁也没想到,天妒红颜。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6 10:55 , Processed in 0.14184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