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调侃: 养一个孩子,牙齿、眼镜、身高、课外班是碎钞四大件。 以前觉得,中国式鸡娃高歌猛进,白花花的银子都砸向了辅导班。 但现在来看,真不如身高费钱。 家长:我觉得你能再高点儿 现在的小孩子实在是太高了。 当你在街上遇到一个180帅哥,但要不到他的微信,别怀疑自己的颜值,因为六年级的他只有小天才电话手表。 这不是人们的错觉,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一项针对6000多万人的研究显示,中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175.7cm/163.5cm)位列东亚第一。 与此同时,1985-2019这35年里,中国男性身高增长近9厘米,增幅世界第一,中国女性身高增长,增幅世界第三。 但这未必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好事。 身高值就像期中成绩,全班都在突飞猛进,只有自家孩子还在原地踏步,坐不住的首先是家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了1万多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身高,近一半的家长希望儿子能长到175至180cm,近四成的期望身高在180cm以上,低于175cm的只有一成。 对女孩而言,超过一半的家长希望她们的身高在165-170cm之间,低于160cm的仅有2%。 医学上有个概念叫遗传靶身高,是根据儿童父母的身高计算出来的儿童的遗传身高值。 男童靶身高= ( 父母身高之和+ 12) /2,女童靶身高=( 父母身高之和-12) /2。(不同出处计算略有差异,该公式以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为依据。) 超过70%的的家长对儿童的期望身高值高于儿童的遗传靶身高值,35%的男童和24%的女童期望身高值高于靶身高值两个组距及以上(10cm及以上)。 换句话说,如果父母自己的基因不太高,“帮助孩子长高”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了长高,贴吧“长高吧”中,50多万名家长和孩子正与身高“打持久战”。 当青铜级别的家长还在拿着孩子手腕X光片求看骨龄生长潜力,“白银家长”已经开始了每天坚持签到打卡的长高计划,另一批“王者段位”把自家孩子的长高经验整理成“宝典”,随时随地解答分享。 也总有一些奇门怪招出现:什么“胡萝卜炒黄豆”,什么“倒挂双杠”,什么“吊砖拉伸”,不仅有真人实物步骤拆分配图,还有所谓的医学增高原理讲解。 更神奇的是,一个敢写,一个敢试,这类经验帖下面,成百上千条回复都不算罕见。 “长高吧”部分帖子 性抑制针和增高针 长高方法的不断“更新迭代”,当物理增高方式起不到作用时,药物变成了另外一个快捷途径。 前不久,一则杭州妈妈半年花10万给孩子打性抑制针的新闻被推到风口浪尖,“这个热搜有点标题党了,性抑制针是针对性早熟的孩子,抑制针没有那么贵,按照不同厂家费用大概一个月1100-1500元,单纯使用抑制针半年不会超过一万块。”在抑制针词条登上热搜之后,文章中提及的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医生林鸣在微博中回应。 打抑制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药物干预抑制儿童过早的性发育,从而延缓其骨龄进展。 医学上用骨龄预测孩子的身高和后期生长潜力,过早的性发育会带来短期身高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使骨骺过早地融合,骨骺线一旦闭合,身高的线性增长便会终止。 而性抑制针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肽类药物,用于治疗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它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活动和性激素分泌,减缓性早熟患者骨龄进展,为孩子的成长争取更多时间。 家长们害怕的不是性早熟本身,而是过早的性发育和骨龄超出实际年龄现象,会导致儿童身高增长速度放缓,影响孩子之后的形象。 但医生和有经验的家长都看得出来,单打抑制针不会花到这个费用,应该是同时打了生长激素,圈子里把这种方式称为“双打”。 性抑制针抑制性激素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干变长。 相比性抑制针,生长激素更为常见,也更加昂贵。 2012年, 我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还只有8亿元,不到十年的时间扩张十倍之多,如今已在百亿以上。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生长激素主要有三大类别,包括每天注射一次的粉剂和水剂,及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剂。 三者的价格依次升高,按照《2021年中国生长激素市场调研报告》的测算,长效针剂的价格一年可在15万以上。 抑制针和生长激素自然不能随便打,它们本用于治疗性早熟和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人群,滥用很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等副作用,所以正规医院在注射针剂之前会经过严格的检查流程。 但据红星新闻报道,多位家长直言,医院以外的诊所类医疗机构与中介,才是他们获得增高针的主流渠道。 一位增高针制造商的售后服务人员告诉红星新闻,从医院经处方一次性能买到的生长激素只有极少几支,但在一些医疗机构却可以凭处方一次性拿到80多天的药量。 身高焦虑的由来 这也不能全怪家长,我们的身高焦虑,似乎就没断过。 知乎话题“你们有身高焦虑吗”已经有200多万的阅读量,1600多人参与了回答。 大部分男生女生都曾被身高焦虑支配,更具体些,是70%以上。 对男生而言,180的意义就像秦岭淮河线,过了就是“人上人”,低了就是“见不得人”。 小时候学生合照,长得矮的男生就得和女生站第一排;长大了相亲被拒绝,八成都是过不了丈母娘的身高第一关。 矮个子女生的焦虑也不少。逃过“A4腰”,躲过了“白幼瘦”,做到“反手摸肚脐”,却挣脱不出“矮个子女生见光死,永远成不了大美女。” “矮冬瓜”、“大郎”、“根号2”、“奇趣蛋”、“小煤气罐”、“二级残疾”,都成了他们初高中时候的共同外号。 也不怪家长们焦虑,当歧视作用在婚恋、社交、工作的场景里,身高变成了无法改变的遗憾。 但可能也没关系,毕竟到了30岁你会发现,比身高更容易让人焦虑的,还有年终奖和发际线。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08:32 , Processed in 0.15124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