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以来,中国严苛的防疫政策重创经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日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有学者认为,习近平长期实施的"国进民退"政策已导致民营企业家丧失信心,上述表态只为"救市"。
据中国官方《人民日报》12月18日头版头条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支持民企,并称“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也是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干过来的。”
严苛的“清零”防疫政策执行三年以来,中国经济受挫、股市下行,近日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迫提出,经济工作重点要“大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但在会上,如何支持民营企业的具体政策仍不明朗。
美国华盛顿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恒青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此举是被迫“救市”。
李恒青:“因为他(习近平)面临着执政危机,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状态了,再加上现在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已经几乎耗尽了中国的财政收入,所以逼迫中央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开源节流。”
"中国证券网"获取的数据显示,民营经济为中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以上 的市场主体数量。
李恒青分析说,习近平长期推行的“国进民退”大方针把民营经济逼到了绝境,政府公信力匮乏,民营企业家们对朝令夕改的政策已经丧失了信心。
“前一段时间中国最流行的词是‘润’(run),都润到国外去了,能逃的想尽一切办法润,还没逃的都在准备润,怎么提振民营经济?大家已经不相信他了,习近平已经进入‘塔西佗陷阱’。”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11月份各项经济数据疲软。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10月的5.5%上升至5.7%,凸显清零防疫政策对中国经济的重创程度。
在美国的中国企业家王瑞琴告诉本台,中国当局历来对民营企业持围剿和打压态度,而习近平上任以来,情况更加恶化。
王瑞琴说:“每当它(当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业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自己的财政收入问题,就是它没钱了,就会站出来说我们要发展民营企业,然后出台一些政策。它这只是一个表态,相关配套的政策以后可能会出炉,但这种政策出的太多了,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已经不相信了。”
中国去年推出“双减”政策,导致教培行业巨头新东方受到重创。去年11月25日,新东方集团公告宣布,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随后,新东方创始人兼董事长俞敏洪出现在直播间,宣布自己会与其他老师合作,通过直播带货。
王瑞琴表示,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融资和缴税是经营的两大难题。她说,银行难批贷款,企业主个人融资一不小心就会背上“非法集资”的罪名。此外,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在喊为中小企业减税等口号,但减免的税可有可无,真正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营业税、契税等,仍然是沉重的负担。
“对于我们做民营企业的来讲,我们已经习惯于不听他们说,而是看他们怎么做。大家听了也就是一笑而已,我们关注的是真正的、有用的、有效的对企业的帮助,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对企业进行欺骗和掠夺,”王瑞琴说。“其实,这些年来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过。”
王瑞琴表示,民营企业家们在经营过程中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官员“吃卡拿要”是普遍现象,民营企业家都对此深恶痛绝。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后会更追求民主意识和独立经营,这也是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忌惮的原因之一。
今年9月,中国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报告指出,民营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8.32万亿元,增长9.13%;资产总额41.64万亿元,下降17.92%;税后净利润1.73万亿元,下降12.28%。
李恒青说:“中国之所以会走到今天这样,民营企业被他们任意宰割,正是因为中国没有法治。一旦民营企业真的上了当,等他们变成待宰的肥羊时、长到膘肥马壮的时候,肯定会被送到屠宰场杀的。”
王瑞琴呼吁中国政府出台真正有利民企的优惠政策,比如,对坚持在疫情期间运营的民企实施减税减息,放宽失信人员名单上榜标准,以便使中小企业能从疫情重创的经济中得以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