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蒙城华人网 首页 新闻 综合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学者潜伏交友软件三年 观察到的婚外“情”与“性”

发布时间: 2023-4-15 08:04| 查看: 1934| 评论: 0|来自: 澎湃新闻

2012年,程萍在一所传媒类院校当老师。那时,她注意到有的学生上课时,会时不时用 “摇一摇”交友,他们还时常在社交平台上点赞、评论、更新动态,好像沉浸在一种兴奋、新奇的状态中。

那一年,交友软件井喷式涌现——后来有人认为,交友软件成了许多离婚案例背后的“隐形杀手”。在2015年首届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行业高峰论坛上,执行主席舒心说,2014年以来,通过微信、陌陌平台“交友”,或者找了“小三”发生婚外情的案例激增20%。

“交友软件是现代婚姻的‘隐形杀手’吗?”2015年,正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程萍,将这个问题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起点。她进入交友软件“刷来”(注:某知名交友软件,出于研究伦理的考虑,论文进行了化名处理)“潜伏”了三年,平均每天会收到10名异性的搭讪,最后她筛选出28名具有明显婚外性目的的已婚男性进行个案访谈,完成了博士论文《社交媒体中的婚姻与个体》。


程萍的博士论文出版成了书

程萍说,这28名访谈对象不像我们想象的夫妻关系都不好,有的回到妻子、孩子身边,会全心全意陪伴家人,承担家务,但时间空间相对自由的时候,他们在交友软件上“交友”。

据她观察,在这些访谈对象的婚姻关系中,有的“性和感情都不同步”,有的“感情同步性不同步”,还有的“感情和性都同步,在外面找点新鲜感对抗家庭生活的枯燥”。

她能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有很多矛盾,考虑到孩子、财产分割、道德压力等现实因素,婚姻解体的成本太高,但性的需求,情绪需求,情感需求如果在家庭内部得不到满足,他们又需要有一个释放的出口。

【以下是澎湃新闻与程萍的对话】

“夫妻关系是很复杂的”

澎湃新闻:据你的观察,这些已婚男性网上“交友”,发展婚外情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程萍:我在书里面给他们做了一个归类和分析。第一种是圈子文化,比如说个案M26,他的网名叫“品味男人”,他是做生意的,在他的圈子里,带一个所谓的女朋友出席朋友聚会场合,会被认为是成功的,婚外交友是社会地位和个人能力的象征。

第二种是单纯为了性享受,在一些受访者的观念里,婚外性行为只是为了身体享受,纯粹的性是令人愉悦的,跟他是否已婚、是否彼此有感情无关。

第三种是为了彰显男性气概,比如M21是大型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他本身工作能力很强,人也很强势,在性方面充满了探索欲。

第四种是婚姻平衡,M25、M28和妻子对于性的认知、观念存在差异,他们没办法和妻子谈论性的话题,比如M25的妻子总是催他快点睡觉,对性爱方面态度冷淡,他就会通过婚外“交友”获取在婚姻中得不到的东西。

澎湃新闻:28名访谈对象的婚姻关系通常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有了解他们的家庭分工模式吗?

程萍:我在访谈里面没有特别涉及到这类问题。但从他们描述中能看出,自由恋爱和相亲认识的都有。比如M01和前妻是自由恋爱认识,他的后一段婚姻则是两个人相亲认识,交往过程中发现彼此不合适分手了,但父母给了很大的压力,两人又复合结婚了。M28结婚前条件不是很好,他的妻子是当时他能找到的最合适结婚的对象。

此外,这部分已婚男性比较认可男人赚钱养家,承担家庭责任,这也是他们努力维持婚姻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他们的妻子当中,只有一名是全职太太,其他的都有工作。

澎湃新闻:在他们的婚姻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怎样的?

程萍:不是我们想象的夫妻关系都不好,有的夫妻关系还挺好的。比如个案M01、M21、M26,夫妻双方看起来相安无事,给各自的自由度都比较高,从来不看对方的手机,干涉对方去哪了,和谁在一起,但这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也说明夫妻双方内心有点疏远?再比如个案M02、M22,夫妻异地的机会比较多,他们经常趁着夫妻异地的时候,释放一下自己。但回到妻子、孩子身边,他们又会全心全意陪家人,爱也是真实的。而M11的妻子对他非常信任,因为他每天上下班时间很规律,回到家也经常承担家务。

夫妻关系是很复杂的,有的夫妻性和感情都不同步,有的感情同步性不同步。还有的感情和性都同步,家庭生活让他感觉很安心,但是时间久了觉得枯燥,需要在外面再找点新鲜感来对抗这种枯燥。

澎湃新闻:在书中,你以小说《双面胶》中的婆媳关系为例,提到婆媳矛盾给家庭带来的一些困扰?

程萍: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双职工独立承担照顾、养育孩子的责任是非常难的,时常需要婆婆或丈母娘的参与,婆媳关系容易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比方说个案M05,他是一名大学老师,注册交友软件的时间不长,他说“交友”行为是“给生活一个出口”。接受访谈时,他的孩子11个月大,他母亲到家里照顾,婆媳矛盾他两边都搞不定,所以他就不想回家,在单位里加班,实际上是在用交友软件,给自己找一个释放的出口。个案M01也因为婆媳矛盾,在小区单独租了一套房子给父母住,所谓“远香近臭”。M10则说,如果只给老婆打分,我打90分,如果考虑她的家庭,我给她打70分。

他们谨守“交友”与“婚姻”的距离

澎湃新闻:婚姻对于参与访谈的已婚男性的意义是什么?在他们人生不同的阶段,婚姻的意义有发生过变化吗?

程萍:我觉得在不同的阶段意义是有变化的。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人物,刚才我们也有提到。个案M01有过两次婚姻,他是一个把琼瑶小说全部看完的人,第一次婚姻时,他坚信世界上是有爱情的,他大学毕业原本在省城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为了初恋回到县里做公务员,所以他的第一次婚姻是奔着爱情去的,对待感情很忠诚,后来因为前妻的原因离婚。他的第二次婚姻,是到了一定的年纪,自己又是家里的独子,有延续香火的压力。尽管夫妻感情淡薄,但因为孩子,财产分配,以及岳父母对他非常好,资助过他买房。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个时候婚姻的意义是责任。

M28现在是国企管理层,当时结婚的时候,他的条件不好,选择的余地不多,他为了“完成任务”找了现在的妻子。用他的话来讲,他的妻子是一个很好的女人,很贤惠,把他和孩子都照顾得挺好。但是她不是他理想中的女性,不够漂亮,不够有品位,两个人的共同语言不多。但是妻子对他有恩,对家庭有恩,所以他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旦离婚,来自亲戚、朋友、同事的舆论压力将没法承受。

澎湃新闻:书中有提到:“婚外性方面,24人婚后有过‘交友’经历;2人婚前有过‘交友’经历;1人婚后有过婚外性(情)。”之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婚外性行为,有哪些内在和外在的屏障吗?

程萍:这个问题我正好澄清一下。28名访谈对象中有24人有过“交友”经历,这里的“交友”经历就是网络话语中的“约炮”经历,虽然“约炮”在学界已有相关研究,但考虑公序良俗和出版审核,我们用“交友”替代它。而且在访谈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已婚男性不喜欢被用“约炮”来形容,他们喜欢叫找知己、红颜、朋友,用弱一点的字眼,美化自己的行为。之所以单独提到1人婚后有过婚外性行为,是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是在约炮,他觉得自己是带有感情的,和一个异地女性保持挺长时间这种关系。

澎湃新闻:这些已婚男性身上是否存在共性特征?

程萍:这些人的时空自由度相对比较高,比如经常出差、异地工作,从事大家默认经常需要加班的工作,他们的妻子能监控到的时间空间比较少,所以相对有条件发生婚外“交友”行为。其次,他们的隐秘性比较高,比如回家卸载交友软件,或者把它隐藏到文件夹里,手机设置密码。



澎湃新闻:有少数没有发生过“交友”行为的访谈对象是什么情况呢?

程萍:M24当时刚刚用交友平台,使用时间不长。他是一个国企的高管,异地轮岗。他跟妻子之间的感情很枯竭,但为了面子和孩子,拖了十几年没有离婚,在他的观念里面离婚是一种失败。所以他在平台上聊天,有两重渴求,既有性的,也有情感的。他想找到一个价值观趋同的女性,聊一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

M8是因为年纪比较大,50岁,做后勤管理,他对自己的事业不是很自信,收入不高,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他对平台当中的一些规则、话术也不会用,他可能觉得有的女性看不上他。但他们大多数选择交友平台是对性方面有期待和需求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实践。

澎湃新闻:这些已婚男性中有因为婚外交友行为给家庭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吗?

程萍:大多数是没有的,因为他们在交友平台上,一般不会使用真名,风险控制做得非常好。但也有少数“出过事”,M16开始时和交友对象提出三个原则——AA制、互不影响家庭、互不约束彼此,但告诉了对方自己的姓名和单位,结果后来女方爱上了他,希望和他各自离婚后重组家庭,他花了不少钱才摆平这件事。

M16的妻子是全职太太,从道德上,他的太太全心全意投入家庭,一旦要离婚,他背负的道德压力,财产分割的压力是很大的,他还有两个孩子,不可能为了女方放弃这些东西。此外,男性交友的时候基本上非常理性,不然也不会选择“交友”平台。

“中国的传统男性很压抑,在家庭中是硬邦邦的存在”

澎湃新闻:这些已婚男性在交友软件上怎么呈现自己?

程萍:他们的个人资料并不是很丰富,因为他们本身不是真正地想交友,而是想寻求婚外性,所以不会在平台上展示太多信息,如果有熟人看到不安全,被“交友”对象了解太多,也不容易脱身。有的人会在网名和签名中表达自己的“交友”诉求,比如M11的网名是“猥琐的胖子”,M09的签名是“再不疯狂就老了”,M26的网名是“品味男人”。

澎湃新闻:他们“真实的自我”和熟人眼中“现实的自我”形象存在一些偏差吗?

程萍:会有偏差,比如说M28,他的熟人圈对他的定位是顾家、传统、老实,但他在访谈中说现在婚外性现象很普遍,“我这样的人都有了(婚外性),谁还会没有。”有的人为了吸引异性也会包装自己,例如M09对自己的定位很高,他是做医药销售的,对女性的生理结构比较了解,他觉得自己特别懂女性,他炫耀说自己很干净,每天都会换内裤,清洗身体,这点很多男性做不到。

能感受到他们在交友软件上更能放得开,有些跟熟人、妻子沟通不了的事情,可能更愿意跟陌生人聊,这也属于一种自我疗愈,只不过是选择了一种粗犷的,原始的疗愈方法。他们也会面对很多矛盾,比如传统的家庭主义和个人的理想主义之间的矛盾,性、情感、道德之间的张力。他们需要解决矛盾,但有的人可能没办法离婚,情绪、诉求需要有一个释放的出口,所以在网上找到一个思想比较成熟,能够解答他的一些困惑的所谓的红颜,一定程度上抵消他在现实中的压抑感。

澎湃新闻:访谈对象普遍倾向于选择30岁到40岁,“安全、魅力”的女性交友,看重女性的内在气质,这些要求和现实中他们的择偶标准是否存在差异? 这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还是自主选择的结果?

程萍:他们在平台当中的择偶标准和他们现实当中择偶的标准差距不大,只不过在现实中种种原因,他们的择偶标准没有实现或者是打了折实现,但在交友软件上选择面广,他们坚持同样的标准,实现的可能性更大。

这种选择受主客观因素双重影响。一般来说,年轻、漂亮、未婚的女性有恋爱市场,不太能接受“玩一玩”这种方式。30岁到40岁的女性,要么大龄单身,在恋爱市场受欢迎程度不高,要么婚姻不幸福,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此外,也和他们需求“树洞”,有点感情阅历的女性更容易理解他们有关。



澎湃新闻:他们在现实当中实现不了的择偶标准,在交友软件上实现的可能性更大。那这部分女性和这些已婚男性交往的动因是什么?

程萍:其实我也很困惑。我本来是想做一个双性的研究。但是我在平台上主动联系一些女性,她们都不搭理我。我联系的女性都是发动态、照片挺多,一看就是希望被搭讪的。所以能看得出来,她们在平台上想吸引异性,并不想跟同性做很深层次的交流,或者说女性的警惕性可能更高一些。

澎湃新闻:这些已婚男性既害怕孤独走进婚姻,又时常想要逃避婚姻,出来一个人静一静,这怎么理解?

程萍:这是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之间的矛盾。从现实层面上来讲,婚姻对于男性有很多红利。比如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婚姻对于男性的收益比较大,组建家庭有老婆,有孩子,好像是男性人生成功的一个标准形象和标准定义。他的香火得到延续,也有人照顾衣食住行。

但是婚姻里不只有面子,也有很多责任和压力,他要履行好丈夫的责任、父亲的责任。比如挣钱够不够花、工作有没有晋升、有没有尽到家庭责任,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各种压力下他必须把他的自我压缩,一旦生活有了一定的缝隙,他愿意让自己缓一缓,出来释放一下。

澎湃新闻:像你刚才提到的,这些已婚男性中有的人跟妻子的关系是和谐的。那他们有情感诉求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找自己的妻子交流?

程萍:有的和妻子的认知不同,无法同频共振。也有的是性方面不和谐,他的妻子不能理解他,他也不可能跟身边人说。所以他们找“交友”对象倾向于年龄在30岁到40岁,因为这个年纪的女性有比较丰富的情感阅历,可能更能理解男性说的一些话。

我的感觉是他们找的不是知己,而是“树洞”,找一个吐槽的对象,抱头痛哭一下,互相安慰一下,宣泄过后,各过各的生活。其实“树洞”这个角色也可以由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也来替代,但现实中有多少人会去找咨询师?而且报班学心理咨询、个人成长类课程的,咱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是女学员,男性真的很少。所以说中国的传统男性是很压抑的,好像他们在家庭里面是硬邦邦的一种存在。

澎湃新闻:他们会怎么去把握一些边界?

程萍:首先在目标筛选上,就要做好风险控制,比如选择年纪稍微大一点、独居、有过婚姻的女性,双方都认可互不干涉对方家庭的价值观。此外,要主动情感剥离,比如说M11有过一段越线的关系,他现在还很想念那个女性,但是他们都各自有家庭,知道自己的底线,不可能结合的,如果再交往下去,比较危险,出于婚姻稳定性的考虑,两人都各退了一步。

“我看到了更丰富的男性,这些问题也不是男性独有的”

澎湃新闻:你是如何处理作为女性用户和女性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程萍:双重身份其实不太好处理。比如有的人会忽略我的女性研究者的身份,问“约不约?”,如果约的话,他就接受访谈。还有人要求我给他介绍女学生,或者用照片、语言来挑逗我,所以我才从80名有过双向交流的男性用户中筛选出28人接受访谈。因为这28人能够理解我作为女性研究者身份,他们不会用“被搭讪者”的身份来定义我,他们的态度是中肯、真诚的。

至于作为女性用户,只要在交友软件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搭讪我,从而有更多选择访谈对象的余地。系统会自动根据我的地理位置的变化,给“附近的人”推荐我这个“新面孔”,从而收到更多打招呼的信息。我为了提高活跃度,经常发一些动态,比如最近看的书的摘录和名人名言。一方面,这样的动态比较符合我的真实身份,另一方面,可能会让男性用户觉得这个女性有点思想,有点文化层次。

澎湃新闻:相较于传统的婚外性行为,借助交友工具后,婚外性行为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程萍:首先,通过交友软件,选择面更广一些,在面向陌生人的交友软件上有很多女性的资料。而传统的婚外性途径无非两种,一种是去专门的场所找专业的,另一种是通过生活圈、工作圈、求学圈认识。

第二,更加速食、快餐化,在陌生人交友软件上,你只要发一段语音、一张图片或者发点文字“勾搭”对方,如果对方有意愿,可以很快速地推进,见面吃饭、看电影、发生性关系,不需要前期投入很多时间、情感、物质等。

第三,具备工具理性。在使用“交友”软件的时候,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并且控制风险的能力强,很容易隐藏自己。但如果嫖娼,显然会面临法律责任、生理健康、社会名誉等多重风险。

此外,通过研究观察到已婚男性在“交友”平台上不只是具有单一的性需求,也会享受搭讪,双方调情的过程,而且他们不介意告诉别人已婚的身份,因为“已婚”相当于一个免责公告,告诉女方“我不可能对你负责,你不要想太多”“大家就是相互娱乐下而已”。

澎湃新闻:“稳定性大于一切”是“中国式婚姻”所特有的吗?

程萍:无论中外,责任是婚姻最核心的东西,但是“稳定性大于一切”我觉得是比较中国化的。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婚姻解体是一种失败,而且现代婚姻解体的现实成本太高了,往往要围绕判定谁是婚姻解体的过错方、共同财产分割、孩子抚养责任分配等经历长期、反复的博弈和纠葛。所以为了保持家庭的完整性,中国式婚姻比较多见的情况是高稳定、低质量。



书店里的《婚姻法》区域

澎湃新闻:交友软件的使用对婚姻稳定性有怎样的影响呢?

程萍:研究发现,这些已婚男性使用交友软件恰恰是为了维持婚姻的稳定性,给自己找一个释放的出口。软件只是一个工具,人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性和主体性,他随时可以安装、卸载,他也可以选择上线、下线的时间。

借助交友软件的婚外性跟传统的婚外性比起来,成本、风险更可控,对于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如果这些已婚男性没有了网上 “交友”这种渠道,他也可能会选择其他的宣泄出口,比如QQ漂流瓶、微信摇一摇、到酒吧认识,或者和周围同事、朋友“交友”。

澎湃新闻:亲密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是否有所谓的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

程萍:亲密关系不是两个人的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理想的、现实的、传统的、现代的、家族的、个体的,环境的等因素,永远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需要有足够的智慧、知识、技术,在变动中维系亲密关系。

因为建立亲密关系这么费劲,要花很多精力、时间,消耗热情和耐心,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建立这样的关系,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但其实每个人都有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只是要看他愿意为了这个需求付出多少。比如夫妻关系里,他真的尽力跟自己的妻子沟通了吗?还是他只是有需求,但是没有努力去表达需求,或者努力让自己的需求找到一个健康的,正确的释放端口。

澎湃新闻:做完这个研究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程萍:我们现在有一种社交障碍叫“恐男症”,可能有“男性是下半身动物”之类的刻板印象,但做完这个研究,我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到他们身上的多重张力,看到了更加丰富的男性。实际上,男性能够建立这种婚外性关系,必定有女性的参与,说明这种问题不是男性独有的,是把男性“他者化”了。

在这个时代,我们发展到了追求个体自由,追求个人空间,释放和满足个人欲望的阶段,和婚姻制度发生矛盾是必然的。这28个个案愿意接受访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内心里面没有那么安宁,他们也是非常的痛苦的,希望通过跟我的交流,了解女性的想法,了解社会其他人的看法。作为访谈者,我要保持价值中立,有一定的同理心,才能够真正地理解他们。

此外,现代教育里缺乏对恋爱、情感、婚姻的专业化教育,这些男性采用婚外性行为的方式自我疗愈,是很原始粗犷的,一旦被配偶发现,有很大杀伤力。我希望心理教育、情感教育能进一步普及。
标签: 中国

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蒙城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蒙城华人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蒙城华人网处理。
中国公布前防长李尚福、魏凤和腐败问题处理结果
中国公布前防长李尚福、魏凤和腐败问题处理
本周四,中国当局正式宣布对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和魏凤和的处理结果,二人因严重贪腐问题
蒙特利尔国庆节长周末道路封闭公告
蒙特利尔国庆节长周末道路封闭公告
魁北克交通部(MTQ)建议驾车者在长周末出发前提前规划路线,因为7月1日将因施工、烟
蒙特利尔地区公交票价将于7月1日上调
蒙特利尔地区公交票价将于7月1日上调
今天(周四),蒙特利尔地区公交网络ARTM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了一些即将推出的功能之后
魁北克市一名33岁的女子因对其年幼子女的性侵行为被指控
魁北克市一名33岁的女子因对其年幼子女的性
据CTV报道,魁北克市一名33岁的母亲于周三被逮捕,并于今天(周四)被指控涉嫌对她的
2024年世界最宜居城市 加拿大两城市入榜前十
2024年世界最宜居城市 加拿大两城市入榜前
在今天(周四)发布的经济学人智库(EIU)年度榜单中,这座奥地利城市再次被评为全球
REM今天下午又因新故障瘫痪了
REM今天下午又因新故障瘫痪了
蒙特利尔大都会轻轨网络REM的用户今天(周四)经历了另一个艰难的日子,今天下午REM服
李雪琴隐私被扒得一干二净,挺住没塌房,她的...
李雪琴隐私被扒得一干二净,挺住没塌房,她
要数娱乐圈最硬的明星,李雪琴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李雪琴正在捱过有生以来的至暗
魁省四名柔道选手代表加拿大参加奥运会
魁省四名柔道选手代表加拿大参加奥运会
加拿大柔道协会和加拿大奥委会今天周四上午宣布,四名魁北克柔道选手将代表加拿大参加
紧急通知!加拿大航司突然取消25个航班!数千名乘客受影响
紧急通知!加拿大航司突然取消25个航班!数
加拿大廉价航空公司西捷航空(WestJet)在收到工人的第二次罢工通知后,再次开始取消
蒙特利尔春假去哪里玩
蒙特利尔春假去哪里玩
春假即将到来,蒙特利尔有不少适合全家人的有趣活动。
魁省五百元优惠机票可以去哪儿玩?
魁省五百元优惠机票可以去哪
2022年6月1日起,魁省政府推出了“空中准入地区计划”
蒙特利尔郊外新开一家北美最大的蹦床公园
蒙特利尔郊外新开一家北美最
魁北克省 Mont-Saint-Grégoire 山脚下新开了一家北美
魁省迎来北美第一家全包型滑雪度假村 现在只要160元
魁省迎来北美第一家全包型滑
近日,全球知名的法国度假连锁集团Club Med宣布位于魁
刺激!飞跃安魁两省边界!400米长滑索开放!
刺激!飞跃安魁两省边界!40
安省和相邻省的边界已正式开放!肯定会有很多小伙伴驾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27 19:31 , Processed in 0.14839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