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网友说:“早知道朱令的病因,一瓶蓝墨水就能将她救过来。” 可是,没有“早知道”。 朱令在住进医院近一个半月后,病因才被找到。 就医时,朱令的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很快就见诸于报纸。 很多得到消息的同学、亲友,都前来医院探望朱令。说探望,其实是见朱令最后一面,彼时她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 这其中有一个朱令的初中同学贝志诚,至关重要。 当时在北大上学的贝志诚看到朱令的惨状时,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不相信昔日引人注目的才女,怎么会在短短时间内被摧残得危在旦夕。 得知朱令的病因无解后,贝志诚想到了互联网求助这一途径。 1995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贝志诚的想法无疑是大胆和前卫的。4月8日,贝志诚将朱令的病例上传到互联网,向全世界医生求助。 说贝志诚是朱令的幸运之神,一点都不为过。他的求助很快得到了回应,短时间内,竟收到了来自全世界近3000封邮件,有30%的信件中,提到了一个字“铊”,认为朱令是典型的铊中毒。 “铊”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常被用做鼠药,易溶于水,无色无味,人误食后,会摧毁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并且伴随着无法忍受的剧痛。 “马上进太平间的人了,死要死个明白。” 因为协和医院不具备检测铊的能力,而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所可以做检测,朱令家人辗转找到了当时在防治所的陈震阳教授时,这样请求道。 陈震阳教授在对朱令的头发和血液做了铊的检测后,大吃一惊。 朱令体内的铊含量巨大,是人体正常值的上万倍,而且检测中出现两个峰值,也就是说,朱令先后中了两次毒。 普鲁士蓝是铊的解药,常被用做蓝色油彩和钢笔水。 虽然40元的普鲁士蓝救下了朱令的命,但由于剧毒在体内时间太长,她的病情已不可逆转,神经系统、视力、肝、肺、消化功能尽被摧毁,全身瘫痪,智商相当于6、7岁的孩童。 看着如花朵般的女儿生不如死,心力交瘁的朱令父母欲哭无泪,他们最想知道的是,朱令根本无法接触到“铊”,不存在误服,那么,又是谁刻意下毒?而且还恶毒地连下两次? 朱令同寝室的孙某成了重大嫌疑人,因为在清华大学排查能接触到铊的寥寥几个人中,她是唯一一个既能接触到铊,又能近距离接触朱令的人。 寝室四个人中,孙某和朱令同是北京人,又同是校民乐团的成员,起初两人关系很好,后来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朱令曾经和妈妈说:“为什么关系好的两个人,也会有不好的时候呢?”指的就是和孙某关系。 当一切嫌疑都指向孙某时,离奇的事又发生了。就在警方立案调查的前几天,朱令寝室被盗,单单丢了朱令的洗漱用品。 由于证据灭失,孙某又始终矢口否认对朱令投毒,案子最终无法告破。孙某也因“疑罪从无”,摆脱嫌疑人身份,在几年后,改名字去了国外。 朱令被投毒案当年轰动一动,案子悬而不决,让很多人意难平,但任何波涛汹涌,总有风平浪静,而长时间忍受着身心巨创的,自然是朱令一家。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23:01 , Processed in 0.14864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