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4年2月9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起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说,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定义的,称之为“朔望月”。这源于我国历法规定,将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定为农历初一,称之为“朔”;看到满月的那一天称之为“望”,可能出现在农历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再到下次“朔”的日期为下一月的农历初一。这样,一个完整的周期就是“朔望月”。 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是自然节律,朔的确定要根据月亮和太阳的真实位置来确定,朔的时刻可能会落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所以每个“朔望月”也不相同,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5306天。由于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而且大小月的出现并非一大一小这样的间隔排列,也有可能出现连续几个大月或连续几个小月的情况,这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但总的来说,大月的数量要比小月多,同样有大年三十的农历年份要比没有大年三十的农历年份多。 杨婧表示,大年三十“缺席”的情形差不多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如2013年、2016年、2022年,甚至于还有可能会连续“缺席”,如2025年到2029年连续5年、2039年至2041年连续3年都没有大年三十。但连续5年,腊月均逢小月,都没有大年三十,比较罕见。正因如此,这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 统计显示,未来26年,也就是到2050年,农历春节前一天为大年三十的共有14次,没有大年三十的有12次。杨婧表示,虽然大年三十时不时地就玩一回“消失”,但不管是大年二十九还是大年三十,除夕一直都在,人们吃年夜饭、祭祖、守岁,一起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4 14:18 , Processed in 0.135638 second(s), 2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