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全称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为MIT,是个全世界学子们都“心之所向”的地方。 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同学来说,MIT可谓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每一年,被MIT导师直接录取的中国高中学生不过三、四人的样子(像2020与2021年都只录取了2人),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中的万里挑一。 去年被麻省理工直接录取的三名国内同学分别是来自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李同学,上海中学(本部)的孙同学和深圳中学的姜同学。 李同学也是三位同学中唯一一名女性同学。她正是最近火爆网络的举报风波的导火索。 1 “羡慕嫉妒恨”外加举报文化盛行,女同学遭受无妄之灾 李同学被录取后,她的母亲开心、激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朋友圈发文对女儿表示祝贺,也写下了多年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没想到这个朋友圈着实是捅了马蜂窝,因为它被很多不相识的家长疯狂转发。 因此,有些家长肯定是“羡慕、嫉妒、恨”了。 他们围绕着孩子的成绩与国籍问题展开了疯狂质疑。这些家长们找出了李同学参加过的各种竞赛及成绩,认为她“成绩不硬核”,“分数难服众”。 也就是说,成绩跟她差不多好的孩子那么多,凭啥她能被MIT录取? 于是,据网络传言,很多家长就去MIT举报了,希望校方“收回成命”。 这就是这些家长思维模式的悲哀了。美国大学录取一名学生,除学习成绩外,课余活动的能力、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社会活动的能力也很重要(我们在下文也会展开讲)。 按照李同学中学的官方V博(SDSZ国际部),李同学不仅竞赛成绩优秀,还作为导演和演员参加过音乐剧,拿过2023非虚构创意写作三等奖,参加过各种演讲活动(以下截图均为公开资料)。 李同学小学在西城北京实验二小,初中和高中就读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她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据称初中始终保持年级前十,到了高中更是年级第一保持者。 高中开始李同学从普通班转到了该校国际部。 从初中到高中生涯,李罗罗参加的活动非常多。 她参加过各种数学类的有罗斯数学训练营(Ross)、斯坦福数学营(SUMaC P2代数拓扑)、普林斯顿数学竞赛(PUMaC数论组)、美国高中数学竞赛(AMC12)、英才计划。 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也有包括MIT在内的各种夏令营。竞赛类的有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USACO(美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面对网上的质疑,李同学也是在中文社交平台上发长文一一解释,自证,回应质疑。 除了李同学的自证之外,她的老师、同学、学校也出面为她证明她是一名优秀并且符合MIT录取资格的学生。 当然,还是有人不依不饶: 不过这些“质疑”是很难改变录取结果的。 事实上,作为万里挑一中的万里挑一,麻省理工学院在录取学生方面也是做了大量细致工作的,其中当然包括全方位考察以及文凭和奖项的核验工作。 这次举报事件还令人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年美国的大名校们公布录取的中国同学之后,这些同学的真实姓名、就读学校、身份背景之类的重要个人信息就会被“热心网友”们群起搜索并在网上大肆公开。 这样的行为事实上是属于严重侵害个人隐私的。 2 “最猛的料”又是什么? 这场质疑与举报风波中所谓最猛的料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国籍问题。 上文提到过,李同学的高中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能考进去当然要有北京籍以及高考成绩。 北师大实验中学又是准入制度极其严格的重点中的重点中学,不可能在这两个最基本环节上有猫腻。 事实上,很多学习极其优秀的同学都是栽在了没有北京籍上面,进入不了这所高中。 问题在哪呢,李同学也参加了USACO集训营。而USACO集训营是为了选拔可以代表美国队参加国际信息学奥赛的选手,只有美籍孩子才可以加入,并没有对外籍开放。 因此,很多网友抓住这一点不放,来进行质疑,因为他们认为同时有两个国籍是不可能的。 看来这些网友还根本不知道我们以前讲过的一个知识点。今天给他们补上。 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国籍法基本分为两种,一个是落地国·籍·法,即孩子在某国出生就自动拥有某国国籍(更确切地说,是自动获取了拥有该国国籍的权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加拿大);另一个是血亲国籍法,即孩子跟随父母(双方或任意一方)的国籍,无论出生在哪。 因此,一个出生在加拿大的中国孩子,落入人间的那一刻就会面临一个将会困扰他/她多年的问题——国·籍·冲·突,即他/她既拥有加拿大国籍,也拥有中·国·国·籍。 那中国不是不承认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吗?那为什么拿了加拿大、新西兰、美国国籍的孩子还能在国内上户口呢? 答案是:当家长把孩子带到国内之后,因为孩子自动具备中·国·国·籍,所以就能上户口,至于孩子其他国家的国籍,一概不予理会。 这就是为什么李同学既能参加国内的高考,上只有北京籍的孩子才能上的高中并且同时还能参加只有美籍孩子才能参加的集训营的“秘密”。 在此,我们真的是要奉劝这帮背后举报别人的网友们啊,与其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查阅资料,鸡蛋里挑骨头找别人的“漏洞”去举报上,不如多交交朋友,多看看世界,多了解点基本常识,多团结他人,而不是悄悄树敌。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子们有多团结一致! 3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越来越强 在网上看了一些被麻省理工录取的亚洲学生拍摄的Vlog,他们在就学之前的激动心情还是溢于言表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仪式感还是比较强的,有一位同学就分享了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班录取后,提前一段时间先让他飞往美国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观访问周”活动的情况。 跨大洲飞行的机票,以及在参观访问期间在美国的食宿均由学校报销。 这样的行程有三个目的: 1. 提前熟悉学校的环境 2. 与相关教授沟通、聊天 3. 与学哥、学姐们见面畅谈 欧美的顶级学府注重的当然不止是专业学识和技术能力,社会交往与活动的能力,甚至喝酒的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 上面就是MIT所在地波士顿的图书馆,这里也是无数伟大人物的摇篮。正如南美文学巨匠博尔赫斯所言:“如果有天堂,那它一定是图书馆的样子”。 这里也是学子们必然会参观的一个地方。 这些来美国麻省理工进行参观周的亚洲同学们有多兴奋呢? 甚至第一次用英文点餐他们都要把年月日记录下来留作以后的纪念。 有人也许会说,这又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呢? 但这样的人生经历和这样的快乐是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羡慕、嫉妒、恨并且只知道背后捅刀子搞举报的人所永远体验不到的。 麻省理工的参观访问周活动里有舞会、派对、酒局、打保龄球等等活动。 看了这些学子在麻省理工现场实拍的小节目也是很有意思,有人表示,这几天说的英文比此前一辈子说的还多;有人表示每天晚上都处于喝多了撒酒疯的状态。 日程中当然还有参观麻省理工自己的博物馆。 在经过了短短几天与教授、学长、同学们的酒会与交流以后呢,一位新入学的同学得出结论: 在亚洲文化里,如果一个大名校的同学数学不好,他会尽量藏着掖着、掩盖自己的短处,不会去向数学好的同学提问、寻求帮助。 而在麻省理工,如果一个同学数学不好,他/她会直接对其他同学讲出来。这时候,数学好的同学就会对他/她说:“那咱们就来讨论一下数学吧”。 注意,数学好的同学不是说:“那我来教教你吧”,而是以尊重对方的方式说:“咱们讨论一下”。 这样一来,整个大学里的同学就共同进步了,他们必然会越来越强。 其实长期以来,很多亚洲学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中已经养成一种思维定式与行为模式,那就是:我有什么好的学识、好的经验、好的想法、好的观点,一定会藏着掖着、捂着盖着。 不然的话,别人学走了就会对我构成竞争威胁。 我赢必须你输,你赢必须我输,非此跪即彼跪的零和游戏模式永远没有出路。 只有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双赢或多赢的模式才能让人越来越强(这里说的是真正的双赢哟)。就像那句游戏里的名言:“United we stand,divided we fall(团结一致,我们屹立不倒;离心离德,我们就将陷落)。”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5 01:31 , Processed in 0.13699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