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这样一则帖子火了,看得人震撼不已。 (素材来源:抹茶牛奶芒果干) 一位北大学生发帖称,自己修了一门今年新开的本科生课程,期中要闭卷考试。 然而,因为是新课,没有往届的复习资料和试题可以参考。 就在她苦恼的时候,课程群里有位同学出来扭转局面了,一番操作看得人目瞪口呆: ①当晚就组建起一个70多人的群,条理清晰地给大家分工、让大家合作; ②群里同学纷纷响应支持,一部分人整理课堂笔记,另一部分人出模拟题并给出答案; ③分好组后,设置文档提交的截止时间,成员们还要严谨地在文档上填写个人信息,明确分工; ④群内昵称实名,防止出现搭便车现象。 就这样,群里70几个人,用了仅仅2天就整理出3份重磅文件,包括: 11.7万字的课堂录音稿、3.6万字的重点知识笔记,以及8千字的模拟试题和答案。 真正实现了规模经济和共同富裕,还让接下来选这门课的同学也能享受到他们的劳动成果。 评论区里,好多人都被北大同学的执行力深深折服: “不敢想象这要是发生在我公司,以我同事的效率和互相甩锅能力,这个项目能干到退休。” “这一刻对北京大学遥不可及的高度,有了具象化的理解。” “这70人开公司,感觉能做成龙头企业。” 是啊,做过小组作业的都懂,组织者这恐怖如斯的带头能力、以及没有一个成员搭便车的自觉,有多震撼。 一位北大毕业的博主出来证实:这在北大确实是常规操作。 学到多少知识倒还是其次,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归纳总结和独立探索的能力。 北大这种地方会让你切身体会到:这个世界上人才太多了,不管你多么努力,都会有比你做得更好的人存在。 让你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会想和牛人靠得更近一点,学习到他们处理事情的逻辑和能力。 02 你会发现,985名校和普通学校,在很多地方确实存在着天壤之别。 比如这几天,厦门大学的食堂建议本就火出了圈,很多人才知道:原来宠学生的学校是这样的。 (素材来源:茉莉清茶) 学生想吃羊肉泡馍、白切鸡,食堂工作人员就立马安排落实,准备新菜品的研究开发; 学生反馈土豆排骨里的土豆不够烂、鸡汤味道太清淡,食堂工作人员就马上反映给厨师,让厨师进行菜品口味改良; 学生想知道食堂的梅菜扣肉是不是料理包,马上被回复不是预制菜,而是师傅辛苦制作的,让学生放心食用...... 句句真诚、毫不敷衍,还特别接地气的建议本,让人不禁感慨: 果然越好的学校越重视与学生的链接,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 比如北京化工大学的化学课,外教用各种奇妙的实验教具,现场给学生演示着化学的魅力。 (素材来源:泡不到的小杨) 学生感慨:“好像来到了霍格沃茨,化学家都是魔法师。” 评论区里很多人都酸了:“原来好的大学就是不一样。” 因为在他们的学校,上这类化学课,要么纯靠想象,要么只能看清朝老片来学习。 比如北大的“霉霉主题”夜跑,为了让学生锻炼可谓操碎了心。 学生可以边看着操场的大屏幕,在霉霉的歌曲中奔跑,还有热力四射的随机舞蹈挑战、全场大合唱...... 再比如武大图书馆的奇观:学生背书大循环。 同学们自发地在图书馆大堂边绕圈走边背书,学习氛围一整个拉满。 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知识,一举两得。 03 看了这些985高材生们的圈子,你会明白: 读名校的意义,不光在于名校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在于: 好的学校,帮你筛选校友,让你遇见同一频率的人,你在这个圈子中被带动着一起向上。 对于家庭出身没那么好的孩子来说,上一所好的大学,真的可能会悄无声息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英国BBC就播出过这样一个纪录片《人生7年》,导演跟拍了来自不同阶层的14个7岁孩子。 每隔7年就会重新采访他们,看他们的成长轨迹和命运变化。 7岁时,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报》或《观察家》; 而贫民窟的孩子,理想则是能少罚站,少挨打,吃饱饭。 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了好工作; 中产家庭的孩子,也是依旧保持在中产阶级; 几个来自底层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 唯独出现了一个例外:一个从小村子里,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的男孩Nick。 即使出身贫寒,但靠着对学习的热爱,上了名校之后,在美国著名大学担任教授,过着物质优渥、家庭幸福的一生。 我们身边,有太多垫底辣妹般逆袭的案例,考入名校,摆脱了上一辈的枷锁; 填平了认知的沟壑,冲破见识和格局的壁垒,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的故事。 04 但如果你在人生上半场,没能进入名校,没关系,我们依旧可以用名校的标准要求自己。 《精进》一书中就提到,决策心理学认为: 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比如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 你把附近的餐厅由近到远排序,依次标号为A、B、C、D...... 如果你的内心标准是“找一家能填饱肚子就行的店”,那么你就会立即选择A,不再考虑其他; 如果你的内心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且口味好的店”,那么你就会多方搜集信息,在众多餐厅里找到一家最好的。 所以,如果你想吃到好东西,你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 采铜老师说得好:“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 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 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地以985高校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更恰当的做法,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心中有了更高的标准,你就可以打破学校、专业的束缚,寻找更高层次的新环境,比如选择做这些事: 自学网络上高水平的课程、找到国内外最顶级的教材; 与最优秀的同学、前辈交流、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各种竞赛......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专注在可控制的事情上,那些不可控制的事情自然就会往好的方向走。” 愿我们,都能用名校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共勉。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4 23:45 , Processed in 0.15199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