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蒙城华人网 首页 新闻 综合新闻 查看内容

普京的三个结局:法国第二、中国巨型小弟、最坏是…

发布时间: 2024-5-3 07:12| 查看: 1771| 评论: 0|来自: 上报

普京的三个结局:法国第二、中国巨型小弟、最坏是…

普京自上任以后的经济路线,其实和中国差不多。就是市场经济和举国体制结合的道路,无论是在国内经济还是在涉外经济方面。(美联社)

布林肯访华,焦点依然在俄罗斯。俄乌战争至今还在持续,而且乌克兰似乎越来越吃力,不过就在前不久,美国国会终于通过法案向乌克兰提供610亿美元援助。而戏剧性的是,就在布林肯访华期间,4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宣布,他计划于5月访华。很难说这不是他和习近平联合起来的默契,这无疑是给了布林肯一个傲慢的回应。

2022年3月俄乌之战刚开始,《BBC》分析了俄乌战争的5种剧本,第1是短期战争,泽伦斯基下场不是被暗杀,就是流亡。第2是长期战争,进行持久战。第3是引发欧洲战争。第4是利用外交途径解决,谈判停火。第5也是最后一个走向,普京将面临下台的命运,西方国家也会趁势安排“更温和”的领导人取代普京。目前看来,只有第二个预测实现了,其他一个比一个离谱。那么,战争过去了两年,这明显成为了一场中国和西方的代理人战争之后,大家又怎么预测的呢?

最近《外交事务》杂志发了一篇文章,题为《俄罗斯的五种未来》,给出了更为审慎,也更为深度的分析。我们再综合整理一下,其实在这场预测中,俄罗斯应该是有三种未来。

  最好的结局:第二个法国?

其中,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法国那样的欧洲民主国家。

看起来好像隔很远,其实,仔细一想,俄罗斯和法国的确有不少相似点。法国是一个有著根深蒂固的官僚和君主制传统的国家,近代还发生了多常令人担忧的革命,法国大革命,二月革命,巴黎公社。在革命中,法国失去了很多殖民地。然后在一段时间内,法国也热衷对外扩张,尤其是拿破崙,一直威胁邻国,还打到俄罗斯去过。但是,今天的法国,却享有民主法治和人权,也不再威胁邻国,甚至在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成为欧洲的领袖。

俄罗斯也一样,长期革命,长期扩张,长期威胁邻国,也在革命中失去不少的疆域。但是,俄罗斯能够成为法国吗?

首先,从失去的土地来看,法国失去的海外殖民地,而俄罗斯失去的帝国是 自认为自己自古以来的势力范围。

其次,在过去几个世纪裡,法国发展了民主、共和——司法、公务员体系、自由和开放的公共领域,而俄罗斯,在沙俄时代进行过几次改革,本来就不太成功,还被一战中断,然后直接划向社会主义和极权体制。

再来,科技和文化的影响力。俄罗斯文化的影响裡没有覆盖欧洲,而且俄罗斯始终没有经历过英法那样的工业革命。而是从封建农业帝国直接迈向社会主义极权,这一点,他更像中国。

所以,俄罗斯跟法国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叶尔钦也不在于戴高乐。问题在于,俄罗斯距离建立稳定的西式宪政秩序还很远。而且叶尔钦的继任者普京,一直不掩饰他的反西方主义、飘渺的民族主义、欧亚主义和东方主义。

那么,成为法国,是普京最好的结局,却也可能是最不可能的剧本。

  未知吉凶:中国的巨型小弟?

第二种结局,是一个吉凶难料的结局,成为超大号的朝鲜——中国的附庸。

俄罗斯虽然军力排行世界第三,但似乎除此之外一无是处。他的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在欧洲敬陪末座,产业自动化化程度仅是世界平均的一小部分。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以来资源出口,来换取先进国家的技术转移,但是由于入侵乌克兰,这一条科技进取之路似乎也堵死了。本来他和以色列还有许多科技合作,但是普京却倔强地拥抱哈玛斯。俄罗斯的有钱人虽然喜欢住在阿联酋,但是他们的子女却无一不送到欧美发达国家。

苏联留下的老本固然可以让普京在俄乌战争中不断续命,中国暗戳戳的物资和变相工业支援可能延缓俄罗斯的困境,但是俄罗斯致命的产业孱弱根本没可能逆天改命。——而且他会在依赖中国的过程中失去与欧洲的关係,那才是最致命的,毕竟,从沙俄到现在,俄罗斯从没认为自己是亚洲国家,而应该是欧洲中心。

当然,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不是今天才有的。苏联解体后,第一个伸出援手的中国大哥就是江泽民。1996年,江泽民和叶尔钦宣佈建立“战略伙伴关係”,一边帮俄罗斯复兴快死绝的军工,并利用苏联雄厚的老本帮助中国生产武器,从而提高了苏联生产的从钢铁到化肥等质量低但数量大的工业投入品的价格。

习近平和普京这两个志同道合的独夫,除了利益挂勾,还有惺惺相惜的共同理念,那就是反西方主义。

习近平一边仍然从俄罗斯购买军用飞机发动机,另一方面也输入大量无人机和芯片,为俄罗斯的军工业恢复输液。而这样的另一个结果就是:

莫斯科目前持有大量人民币储备,只能用于购买中国商品,这样便进一步加剧对中国的依赖。

但是,中国并不是全然信任普京。习近平至今也没答应普京修建西伯利亚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因为中国不想在能源上依赖俄罗斯。当然,两个各怀鬼胎的算计远不止这些。但是中国也不希望俄罗斯完全倒向欧洲或者美国,现在西南的印度已经够让中国头痛了,中国可不希望突然需要从其他地方重新部署大量资产来保卫和俄罗斯接壤的3000多公里边界。

所以,俄罗斯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朝鲜:对内高压统治,被国际孤立和制裁,但是拥有核武器,又极度依赖中国,但又仍然能够对抗北京。

当然,俄罗斯肯定不会想真成为中国的附属,一是中国没那么大实力,搞不好还会再次擦枪走火;二是俄罗斯跟亚洲没有任何社会文化的交融,还在日俄战争中惨败,他们可不喜欢和亚洲打交道。



习近平和普京这两个志同道合的独夫,除了利益挂勾,还有惺惺相惜的共同理念,那就是反西方主义。(美联社)

  最坏的剧本:再现俄罗斯帝国的崩溃

这个结局可能是大家想看到的,但也可能是后劲最大的。那就是随著俄乌战争的恶化,西方的制裁,和中国的疲惫,内部陷入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反对派趁机革命,迎来俄罗斯帝国的崩溃。但是即使在无政府状态下,俄罗斯也不会像苏联那样解体,因为没有那么多苏维埃国家听命于俄罗斯。如果莫斯科陷入混乱,中国甚至有可能会落井下石,夺回罗曼诺夫王朝从清朝手中夺走的阿穆尔盆地的广大土地。日本可能会强行对北方领土提出主权要求。于是再引发俄罗斯全面瓦解。这个后座力一定也会扩散到欧洲和中国,大家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了还不好说,因为单是苏联解体的后遗症,都直到现在还是一团烂摊子。

当然还有一个欧美最希望的剧本,就是按照有利于基辅的条件结束乌克兰的战斗:即俄乌停战,俄罗斯退出吞併的乌东地区,并且不阻拦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或任何其他国际组织。但是目前的普京肯定根本不会接受。所以外交杂志就提出,可以在俄罗斯培养亲西方的势力,至少不要将俄罗斯人全部进一步推向普京的怀抱,应该吸引俄罗斯人才,而不是围堵所有俄罗斯人。换句话说,就是冷战时期的和平演变。但是,苏联的解体和西方经年累月的演变有多大关係呢?

当今的俄罗斯和苏联解体前夜有多相似?

事实上,回顾苏联解体,我们会发现,美苏对抗、冷战体系并不是致命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或者说,冷战结束是苏联解体的结果,而不是说冷战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其实大国的崩溃,从来都不是因为敌对国,而往往是内部瓦解。当今的俄罗斯和苏联解体前有多相似呢?细数苏联解体的原因,目前大众普遍认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经济政治体制模式僵化。斯大林、列宁式的举国体制主要适合在战时起高效动员的功能,其本质上严重背离经济学基本规律,压抑了地方经济部门、企业部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而政治上,一直以阶级斗争为最高纲领,成天整肃反动派和压制不同政见者,导致菁英群体弱势,思想和创新能力低下,意识形态极端化。目前俄罗斯在政治方面很接近。

经济改革失败。整个苏联时代其实并不像中国,由毛泽东一人独揽大权20多年,其实改革者并不少,只是很不幸,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任苏共领导人先后进行改革失败,戈尔巴乔夫的500天计划,也失败。叶尔钦的休克疗法,也失败。普京运气好,因为国际缺少能源,对俄罗斯依赖大增,至少前十年普京不算失败,这为他赢得了人气基础。但是成也能源败也能源,现在俄罗斯经济严重下滑。所以,经济改革,普京算成功了一半,现在举步维艰。

经济与产业崩溃。苏联的产业崩溃几乎是一夜之间的,而农业的积弱长达数十年。如今,俄罗斯的产业也在崩溃边缘,若不是中国在扶植,普京的时间所剩无几。

民族问题集中爆发。苏联纳入了很多民族国家,採取了高压政策甚至种族灭绝政策,导致民族问题集中爆发。苏联解体后,这些民族问题导致了很多原苏联国家民族主义势力的膨胀,逐渐在近年显现出来,加剧如今和俄罗斯的矛盾。俄乌战争的原因之一,就是民族主义矛盾。

国际间多重军备竞赛导致的国力虚耗。冷战时期美苏的军备竞赛和举国体制的上天下海大项目竞争,虚耗了苏联的国力,现在俄罗斯无力军备竞争,但是依然有强烈的愿望扩大势力范围,防止北约东扩也是这一愿望的变体。

  真的存在“普京经济学”吗?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俄罗斯人会选择普京呢?3月份,普京以87.28%的得票率5度连任总统。这是他得票率最高的一次,大家并没有因为俄乌战争的泥沼而抛弃他。所以,有人说,这是因为普京真的做对了,普京上任把俄罗斯真的带出了苏联解体的经济危机,这就叫普京经济学。真的是这样吗?

普京曾说:“谁不为苏联的毁灭感到惋惜,谁就没有心肝。”但普京接著说的是:“谁要想恢复以前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普京自上任以后的经济路线,其实和中国差不多。就是市场经济和举国体制结合的道路,无论是在国内经济还是在涉外经济方面。

国内经济上,依赖国企,组建了6个超级国家公司集团。 然后打击“寡头干政”,割了一些富人的韭菜。

对外加强合作,参与G8、G20、APEC和金砖国家的国际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又不断吁请和争取外商对俄投资。2012年正式成为wto成员国。

经过这些组合拳,俄罗斯GDP年均增长率为6.9%,第一任期的4年内,GDP累计增长近30%。2012年俄罗斯人均GDP 按当年实际价格计算已达到 14037美元,比1989年高出3倍以上;俄全国月平均工资约为3万卢布(约合900美元)。

总的来说,普京的经济政策并没有什么独特创新。那么为什么能挽救俄罗斯?无非两点。

一,他的起点实在太低了。俄罗斯最初 10 年改革开放的惨痛教训。从1991年到2000年是俄罗斯社会经济转轨的最初10年,也是俄罗斯社会经济剧烈动盪、俄罗斯人民最艰难最痛苦的10年。只要他扭转局面,民众会极端有感。

二,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普京前期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等原材料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有很大关系。“9·11”事件后,国际市场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扬,对俄罗斯经济起了很大作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从1999年每桶15.9美元上涨到2007年64.28美元。

当然,这样的经济结构是非常脆弱的。所以,2008年梅德韦杰夫一上台后,就遇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顿失陷入负增长和停滞,一直持续至今。

因此可见,普京执政20年来,并没有解决经济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这一问题,反尔加剧了这种蹩脚经济。1999年俄油气出口所占出口总额为39.7%,2018年“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83%。

这也是俄罗斯最大的问题——他们依赖的只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现代文明。这是从俄罗斯帝国到苏联时代,到今天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巨大的帝国,只有大,而没有强,只有靠逞凶斗狠夺得的广阔而荒凉的疆域,没有现代的文明和支持下去的制度。

当然,中国也是同样的问题,甚至还更複杂一些。所以,习、普二人算是惺惺相惜了。

※作者为作家,自媒体人,自由亚洲电台“亚洲很想聊”联合主持人
标签: 普京

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蒙城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蒙城华人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蒙城华人网处理。
蒙特利尔居民遭遇电涌家电损坏 供电局称无责
蒙特利尔居民遭遇电涌家电损坏 供电局称无
居住在蒙特利尔Village社区的居民不得不扔掉几十件家电和电子产品,因为在五月底该地
蒙特利尔南岸一艘河流渡船与船只相撞致9人受伤
蒙特利尔南岸一艘河流渡船与船只相撞致9人
今天(周四)下午,一艘蒙特利尔公交局(STM)河流渡船在圣劳伦斯河靠近Ile-Charron的
一女子在蒙特利尔南岸公园内被树砸中身亡
一女子在蒙特利尔南岸公园内被树砸中身亡
蒙特利尔南岸的Mont-Saint-Bruno省级公园的池塘区已关闭,因为今天(周四)一名女子在
中国公布前防长李尚福、魏凤和腐败问题处理结果
中国公布前防长李尚福、魏凤和腐败问题处理
本周四,中国当局正式宣布对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和魏凤和的处理结果,二人因严重贪腐问题
蒙特利尔国庆节长周末道路封闭公告
蒙特利尔国庆节长周末道路封闭公告
魁北克交通部(MTQ)建议驾车者在长周末出发前提前规划路线,因为7月1日将因施工、烟
蒙特利尔地区公交票价将于7月1日上调
蒙特利尔地区公交票价将于7月1日上调
今天(周四),蒙特利尔地区公交网络ARTM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了一些即将推出的功能之后
魁北克市一名33岁的女子因对其年幼子女的性侵行为被指控
魁北克市一名33岁的女子因对其年幼子女的性
据CTV报道,魁北克市一名33岁的母亲于周三被逮捕,并于今天(周四)被指控涉嫌对她的
2024年世界最宜居城市 加拿大两城市入榜前十
2024年世界最宜居城市 加拿大两城市入榜前
在今天(周四)发布的经济学人智库(EIU)年度榜单中,这座奥地利城市再次被评为全球
REM今天下午又因新故障瘫痪了
REM今天下午又因新故障瘫痪了
蒙特利尔大都会轻轨网络REM的用户今天(周四)经历了另一个艰难的日子,今天下午REM服
蒙特利尔春假去哪里玩
蒙特利尔春假去哪里玩
春假即将到来,蒙特利尔有不少适合全家人的有趣活动。
魁省五百元优惠机票可以去哪儿玩?
魁省五百元优惠机票可以去哪
2022年6月1日起,魁省政府推出了“空中准入地区计划”
蒙特利尔郊外新开一家北美最大的蹦床公园
蒙特利尔郊外新开一家北美最
魁北克省 Mont-Saint-Grégoire 山脚下新开了一家北美
魁省迎来北美第一家全包型滑雪度假村 现在只要160元
魁省迎来北美第一家全包型滑
近日,全球知名的法国度假连锁集团Club Med宣布位于魁
刺激!飞跃安魁两省边界!400米长滑索开放!
刺激!飞跃安魁两省边界!40
安省和相邻省的边界已正式开放!肯定会有很多小伙伴驾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27 23:43 , Processed in 0.12106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