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省拨近200万 助移民抗肝炎 亚洲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也影响卑诗省民的健康。据卑诗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约有6万省民患有B型(乙)肝炎,约8万人患有C型(丙)肝炎,且移民为易患病族群。省府 28日宣布拨款近200万元,分别用于医学研究及提高移民社区对肝炎认识,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之效。 B型肝炎在亚洲为普遍性疾病,其中很多人是因为来自母体的垂直感染,一出身即为带原者,结果在中年阶段发展为致命的肝癌或是末期肝病。 中侨行政总裁周潘坤玲指出,许多亚裔及南亚裔省民自出生之日起就携带病毒,但他们对自己受到感染却一无所知。 省卫生厅长麦雅雯(Margaret MacDiarmid)28日宣布的190万元对抗病毒型肝炎拨款中,有40万元是拨给中侨互助会,用于帮助移民社区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提供预防、治疗及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周潘坤玲称该项拨款可以让中侨协助公众接受正确知识,知晓及早检测和治疗之好处。 而另外150万元拨予「圣保禄医院基金」,用于寻找解决卑诗省B型和C型肝炎疫情的方法。「卑诗爱滋病卓越中心」主任蒙塔纳(Julio Montaner)指出该中心在爱滋病毒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也可以用于肝炎等传染性强的疾病上,希望在未来不仅能做到「不再有爱滋病」,也能做到「不再有病毒性肝炎」的目标。 蒙塔纳希望现有对爱滋病毒的工作可以用于肝炎等传染性强的疾病上。出席拨款宣布记者会的代表∶左起中侨主席姬斯保定(Christine Brodie)、克拉伊登、麦雅雯及周潘坤玲。 「卑诗爱滋病卓越中心」工作包括∶确认易受感染族群、找出预防新法、找方法让高风险或带病毒人士接受检测、治疗和支援,以及评估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对带原者的治疗范围及效果,最终改变肝炎疫情的发展进程。 华裔移民 B型肝炎比例高 陈慧姬提醒民众应主动与家医联络,进行肝炎检测。 根据B型肝炎医务咨询委员会主席陈慧姬表示,B型和C型肝炎都常出现于移民族群,其中华裔等亚裔移民族群感染B型肝炎比例较高,许多是从小时候在原居地已经感染,省府此项拨款正是协助移民增加防治肝炎观念的重要第一步。 陈慧姬表示,现尚未有卑诗省内华裔移民感染B型肝炎的正确数字,但从纽约和美国等都市中,华人病发率约为8%至15%。她表示华裔移民B型肝炎比例较高与基因无关,纯粹是「传染病」因素。有统计报告显示美国华裔死于肝炎的比例为其他族裔之六倍,在中国约有1亿7000万人感染B型肝炎病毒。 陈慧姬解释,很多移民原居地或没有完善的防范机制,或宣传不足,至使民众感染也不自知,或是针头或医学设备消毒不足等因素,导致传染情况较严重。但她也强调即使是在本地出身的华裔,也要注射预防针才能减低患病风险,曾注射预防针者也可以主动与家医联络,检测体内是否仍有抗体。 陈慧姬称约25%的带原者会因为B型肝炎引发的后续疾病致死,但最令她担忧的就是许多带原者以为自己带原了就平安无事,这是相当错误的观念。她唿吁知道自己是肝炎带原者的人士应与家庭医师联络进行检测,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进一步,或是哪一类的治疗。但需注意若已是肝炎带原者,即使打预防针也无效果。 「卑诗疾病控制中心」肝炎处医学主任、卑诗大学病理学及实验医学教授克拉伊登(Mel Krajden)表示病毒性肝炎可受控制,早期诊断效果尤佳。如果病情未能发现而任其发展,患病几年后可能导致病重,甚至死亡。 据中侨互助会2012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华裔民众认识B肝的比例高达88%。但在已确诊的B肝患者中,高达70%并无就医,华裔民众比例为偏高的 74%,而没有服药、且等待自然痊愈者,更达到88%,华裔族群为90%。 小辞典∶B型与C型肝炎 B型及C型肝炎病毒(乙肝及丙肝)均能感染肝脏,并导致肝脏永久性损伤,包括肝癌及肝衰竭。此类疾病有潜伏期,等到肝脏严重受损时才会出现症状,病变过程可能持续几十年。B型肝炎主要通过与受感染的人士亲密接触而传播。 大部分感染B型肝炎的成年人都能康复,但有可能变成长期慢性病,损害病人的肝脏。这类慢性病在出生时接触病毒却没有注射疫苗的人群当中尤为常见。目前有方法可用于治疗B型肝炎,减少游走在身体内的病毒数量,减轻对肝脏的损伤。定期检查最为关键,可确定那些人群能够从治疗中受益。 C型肝炎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人的血液而传播。C型肝炎没有预防疫苗。有些染病者经过短期急性发病后完全康复,但许多人还是会变成慢性病患者,如同 B型肝炎一样,患者的肝脏会受损。治疗手段可以治愈大多数此类慢性肝病患者。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19 15:54 , Processed in 0.043961 second(s), 2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