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每年有40%的食物被丢弃,与人类祖先珍惜食物的传统相去甚远。加拿大电影人将浪费食物的话题搬上银幕,引起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担忧。
温哥华电影伉俪波尔德文(Grant Baldwin)和路斯特梅尔(Jenny Rustemeyer)制作的记录片《吃掉它:一个食物浪费故事》(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向人们展示了食物浪费的严重程度。
波尔德文夫妇决定做试验:6个月内不上超市购买食品,完全靠捡人们扔掉的食品生活。结果,他们在6个月内,捡到价值2万多元的食物。影片显示,试验进行到第4个月时,由于整天吃捡来的加工食品,以及不想浪费这些食品,每天都吃得很饱,波尔德文体重增了10磅。
多伦多时事评论员李天明说,人类浪费食物使他感到担忧。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需要多少,就从自然取多少。不应该暴殄天物,应该为子孙后代多留一些资源。
李天明引用了一首唐诗,表达古人对食物的珍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工业化是祸首之一
李天明认为,科技发展带来的工业化,引导人们走到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叫消费型经济。持续的消费增加,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他说,工业化导致廉价商品无处不在,人们觉得没有浪费多少钱,但可以吃到新鲜的食物。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去分辨哪些食物仍可食用,看到过期就扔,不会打开看看是否真的已变坏。
波尔德文对加通社表示,食物浪费不止于家庭,他们发现许多食物在超市上架前就被扔掉了,因为超市觉得量太多,根本就卖不完。他们捡到的食物中,有成箱的巧克力,一个游泳池那么多的包装完好、
完全可安全食用的豆沙、成箱的鸡蛋和成箱的酸奶。有一次,他们发现了几百个欧洲进口的鲱鱼罐头,估计在商店一个可卖7元。
李天明称,工业化带来的浪费不止于食物,比如微波炉坏了,可能只是断了保险丝,因为找人修理挺贵就扔了;圆珠笔写不出字就扔掉,因为没有笔芯换。他说,有位名人讲过,神造人前,一切都是美好、正常的;人出现后,一切逐渐变得不正常了。“我常反思这个工业化,是否能长久维持” 。
标准在改变人
大陆移民黄先生称,他小时候社会食物供应有限,没有过期的概念,都是闻一下,或尝一下觉得没问题,就吃了。现在不同了,食物的包装上都印有过期日。他说:“我儿子看到过期的食物就不吃,说是学校教的。”
波尔德文称,他多次到超市请求工作人员,在将食物扔掉之前卖给他,但90%的情况下,都被超市员工拒绝,理由是卫生和质量标准不达标,不能卖。但实事并非如此,在加拿大出售超过限期的食品,是合法的。食品包装上的最佳食用日期,只表示食品最佳保鲜期,并不表示过期后食用就不安全。
记录片《吃掉它:一个食物浪费故事》中甚至有加拿大食品检疫局(CFIA)食品标签执行主管米勒(Daniel Miller)说话,称没有哪条法律禁止出售过了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
黄先生说,现在主流超市也折价出售到期的食品。他买回家,儿子也吃不出任何不同味道。不过,这些食品保鲜时间确实较短,需要赶快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