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经济增长失去动力,油价回落,股市下滑。国际货币基金(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和《财政监测》报告中称,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升高,明年经济增长率有可能低于2%。 全球经济短期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局势恶化,美联储量化宽松刺激计划结束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中国经济硬着陆。中期风险包括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的增长乏力甚至停滞的局面。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面10大风险。 地域政治风险 现在,全球地域政治风险处于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危险。特别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惜任何经济代价在乌克兰重建前苏联的地域板块的野心,将加剧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和最近的香港民主抗争活动等均显示全球地域政治风险升高。 油价大幅下滑 乌克兰和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势必严重影响石油天然气的生产供应,导致原油价格上涨。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原油价格最近大幅回落。一些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大幅减弱是导致原油需求和价格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经济硬着陆 《每日电讯报》报导说,中国经济硬着陆是一颗内置于全球经济系统的定时炸弹,无法根除,正如IMF报告所说:“房地产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许多其他工业依附房地产而生存发展。目前,大城市房价已膨胀到极限,中小城市房地产的无限制开发造成大量空置房。这种情况已经很难通过政策来调节,唯一办法是房价大幅下跌。” 根据IMF报告,在中国,以房地产为中心的影子银行融资增速已达到银行信贷增速的2倍。根据过去其他国家的经验,这种情况有很大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向下修正。 美联储量化宽松结束 2009年3月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央行持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随着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美联储(美国央行)将在今年底之前结束货币刺激计划,并有可能从2015年中期开始升息。另外,英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英国央行更有可能会抢在美联储之前升息。 目前全球仍深陷沉重债务之中,还没有做好应对“收紧货币政策”的准备。美联储升息,可能造成美元升值而其他货币贬值,引发金融市场震荡和货币战,脆弱的全球经济可能因此跌入深渊。 德国经济衰退 欧洲债务危机阴云已散,但经济增长不如意,通缩风险高。最近数据显示,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的增长远不如预期,今年第2季度GDP增长为负数(-0.2%),衰退迹象明显。 增长乏力 IMF总裁Christine Lagarde称,全球经济现在处于“新平庸”状态,即死气沉沉。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如预期,特别是中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远不如预期。IMF甚至警告全球明年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有可能低于2.0%,大多数地区或国家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IMF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3%,这是它今年以来第3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被下调至1.8%和2.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将分别降至4.4%和5.0%。 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增长率被下调为0.8%和1.3%,日本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被下调为0.9%和0.8%,但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被上调至2.2%和3.1%。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4%和7.1%。 债务高涨 IMF报告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公共及私人部门总债务与全球GDP的比值增长20%,达到212%,一些国家如日本和意大利的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无法偿还的程度。 标准普尔全球固定收入分析师Robert Palombi表示,消费者债台高筑,不得不缩衣节食,零售业不景气;政府债台高筑,被迫削减开支,经济刺激计划减少,就业和增长乏力。 股市大幅回落 在低利率环境下,许多投资者“抢购”股票,致使过去5年股市高飞。2009年3月至今年9月,标准普尔500综合指数从666点涨至2,011点,涨幅超过200%。不过,最近1个月股市大幅回落,已从巅峰值跌至10月15日(下午3点)的1,845点,跌幅超过8%。 房地产泡沫 美国2007年爆发的房屋次贷危机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吸取教训。房地产泡沫在一些发达和发展国家又出现了。IMF报告说,房地产风险应该受到加拿大政府和央行认真关注。根据《金融邮报》报导,加拿大家庭债务已达到家庭税后收入的163.6%,房价超值至少10%。 人口老化 据统计,2012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全球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国家有日本、意大利、德国、芬兰、瑞典等多个国家。人口老化会增加政府的养老金和健康保险负担,抑制经济增长。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7:32 , Processed in 0.13586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