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屠杀事件之后,西方世界普遍挺“查理周刊”,以至于继续讽刺伊斯兰教默罕默德先知的新的周刊500万份竟然销售一空,加拿大的1500份杂志也即刻销完。对此,一方面被激进伊斯兰“险些拖下水”,一方面遭遇西方世界另眼相看的伊斯兰社群,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而在欧洲,人口快速增长,但在主流社会日益被边缘化的伊斯兰教信徒,却有更多的年轻人被凯达组织和伊斯兰国组织“精神感召”,走入恐怖攻击的行列,欧洲已经是风声鹤唳。 巴黎的这波血腥攻击,再度激发起“文明冲突”的热议。而华人社群好像可以站在一个超然的立场上,既对伊斯兰激进主义的暴力屠杀表达愤慨,也对西方世界全面挺亵渎讽刺无底线的“查理周刊”表达不满,甚至流露出“查理周刊”执迷不悟,未来难免再度引火烧身的意见。 其实,已故哈佛教授杭亭顿的文明冲突论再度走红,华人并非可以袖手旁观。因为在他的宏论中,中国的儒教文明未来也是与西方文明存在冲突的危险之一。在杭亭顿看来,美国(或者西方)的核心文明,即包含基督教,英语,西方文化传统,以及欧美民主制度在内的文明,正在遭遇外来宗教,外来移民或者非法移民的侵蚀而日渐弱化,“我是谁”的身分定位越来越模糊,因此,西方必须以重大的危机感起来捍卫自己的文明,打赢这场文明冲突的大战。 由此可见,无论在欧洲还是北美,华人虽属于“良民”和“优秀移民”,从来不以暴力挑战现存秩序,但是,鉴于文明冲突的原则,华人及其文化也是西方文明“隐患”。因此,在讨论文明冲突的时候,华人并不能置身事外。 其实,杭亭顿的文明冲突论在出台伊始,就受到很多批评,认为其与全球化和民族融合的大趋势背道而驰。来自中东的萨伊德教授(已故)就是批判者之一。这位出身于中东基督教家庭的著名学者认为,一方面,西方文化中对中东和东方长期错误和浪漫化的印象(香格里拉之类的说法)为欧美国家在亚洲和中东的殖民主义提供了借口,一方面西方世界对伊斯兰世界和其他文化有着非常微妙却持久的偏见。偏见谁都知道,问题是如何疏解? 与伊斯兰教社群不同的是,华人在宗教信仰上持开放态度,移民在西方受洗成为基督徒的比例极高,同时在生活形态上,第二代与西方通婚的数量也不低。因此,在这波文明冲突中,华人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应该成为和平和对话的桥梁,用自己在西方世界的成功经验告诉两边的社群,暴力不能孕育平等和希望,但歧视和偏见只会让事态失控恶化,唯有尊重对话与平等交流,才是克服文明冲突的最佳方法。 而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制度和法制是关键中的关键,虽然西方的民主制度是西方宗教和文化历史的产物,但在移民社会,这也是维护人权自由和族裔平等的基石。因此,华人移民社群必须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积极投入民主政治之中,维护这个制度不要变质,不要走向种族歧视和压迫的歧路。(作者为知名时事评论员)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5:40 , Processed in 0.15661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