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从原本的意义来说,就是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是只有真正离开家离开父母亲人的人才有的一种情感。乡愁,是移居他乡异国的人共同拥有的情愫。移居海外,是名符其实的“带着乡愁的远行”。 记得之前在和中文学校里的学生们一起学习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的时候,这些生长在21世纪,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的10岁的孩子们,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诗里说乡愁是一枚邮票、是一张船票、是一方坟墓、是一湾海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只有独居异乡,才有的切身体验。20年前从英国来加拿大时,我把父母在我留学英国那4年间写给我的所有信件全部带来。如今,这些泛黄的信纸上,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了。上面写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叮咛嘱咐和激励的话语,如果当初自己并没有离开家,父母对自己的这些话都会被看做是繁琐的絮叨,然而,对于当时独居海外的我来说,昂贵的电话费,使得我们不得不依赖书信,而且,一来一往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一封信,都弥足珍贵,常常不厌其烦地拿出来读。 那个时期的乡愁,很大原因是距离远,难以相见,再加上故乡异乡在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通讯设施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给远方的亲友发送信息,彼此视频聊天,从而大大缓解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申办签证成功率的大增,以及更为便利的交通,亲人相见,和以前相比,容易得多。而且,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也正在不断缩小,故乡的巨变,几乎找不到过去生活的感觉。 最近几年,随着华人移居海外的数量的不断增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乡愁之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开始经营乡愁,赋予乡愁新的内涵: 越来越多的华人积极参政议政,参与当地的生活。 众多华人社区团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不仅为第一代移民提供过节气氛,以解乡愁,也让生长在海外的华裔后代和非华裔人士了解接触中国文化。 在华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华人餐馆超市林立,海外华人随处可以尝到“舌尖上的故乡”,以满足自己的中国胃。 此外,为了让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最近几年,中文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老师们更是兢兢业业苦心钻研教材教法,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传递给下一代。 众多华文媒体报刊为身居海外的华人写方块字看方块字提供了平台,在讲好中国故事、倾吐思乡情怀的同时,提供各种生活资讯,交流海外生活经验体会,大家彼此借鉴,取长补短,能在海外平安快乐地生活,不仅可以缓解自己的乡愁,也能让远在家乡的亲人放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外华文媒体精心打造的这个精神家园,真可谓是功德无量。 显而易见,现如今的乡愁,不再仅仅局限于民族的认同,身份的认知,故土的回归,亲人的相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一种时代的担当。乡愁,让弘扬民族文化成为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传统意义上的乡愁逐渐淡化的时候,跳出狭义的框框,才是真正的“带着乡愁的远行”。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8:14 , Processed in 0.14451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