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中国人的钱包?全球都在思考。”英国《卫报》日前以大篇幅详尽报道出现于世界各地的中国游客身影。报道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青睐以出国旅游的方式度假,他们很快就将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全世界在国外消费金额最高的旅客群体。 实际上,英国人也在打中国人钱包的主意。英国旅游局2014年12月推出“英国等你来命名”——邀请中国游客为英国101处知名景点,包括伦敦地标碎片大厦和著名的史前建筑巨石阵等知名景点命名。通过这一活动,增加对中国游客的亲和力,并鼓励更多的中国人将英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今天(2月16日)出炉了101个英国景点的新的中文名称。例如,伦敦的萨维尔街(Savile Row)是“高富帅街”,高耸入云的碎片大厦(Shard)是“摘星塔”,运动员身穿方格呢短裙投入比赛的苏格兰高地运动会(Highland Games)是“高原勇士大会”。 不得不承认的是,英国在文化推广上确实技高一筹。其实,很多英国经典也并不是那么有意思,风景也不是非常漂亮,但是却总能够包装出很多有趣的卖点来。英国人让你给他的景点起中文名,还特别正式,这是拿中国人当回事。不管是不是想忽悠中国人的钱,反正被取中文地名的景点在那儿,中国人也就越来越向往。 当然,英国此举也是形势所迫。在中国出境游游客迅猛增长之际,英国在吸引中国游客方面迄今表现落后,部分原因是因为游客必须另行获得英国签证,而不能使用涵盖欧盟申根区成员国的共同签证,后者让海外游客在竞争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如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自由流动。 英国《每日邮报》2月14日发表的评论认为,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00美元左右,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中产阶层人口达4亿人。中国现在不是“世界工厂”,而是“世界的钱包”。因此,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英国能从这个迅速打开的巨大“钱包”中得到多少。 实际上,中国游客早被英国媒体捧到了超过中东土豪的高度。“游客带动英国圣诞节购物……花钱最多的是中国人”等说法不胫而走。英国2014年前10个月的数据显示,英国国外游客创造的消费中,中国占了总额的25%,比前一年增长了5%,其次才是中东国家科威特(8%)、沙特阿拉伯(7%)和卡塔尔(6%)。 为迎接中国游客春节访英购物高峰,英国商家早早就备足了丰富多彩的优质商品。现在,伦敦不少酒店的自助早餐除了提供西式的羊角面包,还会特地准备大米粥和包子。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瞄准了中国游客的钱包,大有不掏空中国游客口袋誓不休的架势。 这不禁让人感叹。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改革开放,175年的时代变迁。这真是一百年河东转河西,感慨万千。曾经在上海(黄浦公园)是“华人和狗不准入内”;如今是英官方高调吸引中国游客到英国旅游,还要请中国人为英国景点起中文名子。现在人家给个笑脸,中国许多人反到不适应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客观存在的,英国人不仅把眼睛盯住中国游客的钱包,而且也在盯住中国富人的钱包。他们已通过立法来确保中国富人源源不断地落户英国。2014年获得英国企业家签证(又称投资签证)的中国人数翻番后,今年中国获英国“Tier 1”(高技术移民标准)企业家签证的人数再翻一番。 据英国政府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4年9月底的12个月期间,共向中国人签发357个英国“Tier 1”企业家签证,占该期间签发的企业家签证总数的43%。申请此类签证的条件以前是向英国国债或英国公司股票或债券投资100万英镑;这个门槛现已被提高至200万英镑。 中国游人、富人蜂拥而入英国,人去,钱也去,除了旅游市场,还能振兴房地产等行业,必对英国经济作出巨大的贡献。英国人这一招不亚于向中国发动了一场看不见的金融战争。过去英国打劫的对象是日本、韩国或中东富裕国家,如今英国将打劫的目标对准了中国,并对中国人的财富釜底抽薪,最终拖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18 08:12 , Processed in 0.13364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