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中非籍留学生D自称他老爸是驻法大使,有四个妻子,家里还有种植园 在西安做外教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来中国之前都是老师吗?会说英语的外国人都适合教我们吗?带着种种疑问,一个多星期来,华商报记者与英语8级、具有多年翻译经验的严先生等人一起,对西安市内的外教情况进行了暗访。 调查发现,不仅自己打广告的“黑外教”不具备从事外教的资格证书等,连一些看上去很正规的培训机构介绍的外教,也不出示相关从业资格证件。有的“外教”操着并不标准的“洋泾浜英语”;有的来中国之前,从事的是保姆、货车司机等职业;更有甚者,个别外国人当“黑外教”倒在其次,其实“意在找女朋友”。 由此看来,找外教,不能光看他(她)是外国人、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还得查资格、定水平、考品行才行。 外教A 加女学生微信称没女友想要交“朋友” A是华商报记者通过一家招聘网站联系到的,广告称他是英国人,做了3年外教。 3月12日下午,华商报记者与A通了电话。他表示,网站上的小广告是他发的,当明白华商报记者是要给一位朋友的女儿请口语外教后,他非常高兴,表示自己来西安已经一年多了,目前一个学生外教期满,还有两个学生正在接受他的培训,他自言:“当外教很有经验哦!” 电话中,A坦言自己的外教费用比别人低一些,一个小时只要100元,他解释自己“并不是为钱来中国的,每个月家里都给钱……”他还表示当晚就有时间。 “首次授课”定在当晚8时,地点在大雁塔南广场的某咖啡馆内。时间已过,可A还没有来。过了一会儿,华商报记者的翻译朋友的电话响了,正是A,A试探着说,因为有点事,想带个朋友一起过来,不知是否介意?翻译只好说不介意。很快,8时15分左右,一个黑眼睛、黑皮肤,平头卷发的外国男子便站在华商报记者一行眼前,在他身边,是一个身形肥硕的白人小伙子。 “哈喽”,黑皮肤男子称自己就是A,而身边的男子是一位加拿大朋友。 看到华商报记者身边坐着位女孩,A很热情,“是她吗?”随即笑笑,招呼他的朋友也坐下来,相互介绍完,翻译才知道,A目前36岁,原籍肯尼亚,并不是英国人,不过幼时曾在非洲不少国家待过,因所在国曾是英属殖民地,故自认为英语“也是母语”,教几个中国学生“不成问题”。 在和参加暗访的女孩聊过几句后,A得知她想在出国前提高英语交流水平,便称“自己有办法”,保证经过他的训练“会很快提高”,在征得华商报记者同意后,将“朋友的女儿”叫到旁边桌上授课去了。 一个小时到了,A拿了钱和他的朋友告辞。他们刚走一会儿,参与暗访的女孩手机微信便有了提示,是A。他称自己在中国还没女友,想跟她交朋友……对此,同样精通英语的华商报暗访女孩很反感,因为在刚才的“授课”中,A不仅用手拍她的臀部,还说脏话,且对方口语虽流利,但显然不具备专业语言训练,口音较重。 外教B 大学时学的不是语言专业来中国前做了3年保姆 B是华商报记者通过“中间人”小周联系到的。小周曾参加过西安一培训机构的学习,B给他们做过培训。小周说,B人和气,“口语是母语”,在一所大学里教英语口语,一小时收230元。 3月13日下午,在钟楼附近的一家茶秀,华商报记者见到了背着挎包、梳着马尾辫,看起来40多岁的B。见到我们,她很开朗地说自己没来中国前喜欢喝咖啡,但来西安后,就喜欢上了茶。“茶的香更浓长。”她说。 互相认识之后,B以茶为引子,说刚来的时候喜欢花茶,后来又喜欢了绿茶,最近喜欢将铁观音与牛奶兑在一起喝。对于B的开场白,大家不知该说什么好,翻译提醒她,小周是否跟她说好了费用,她才止住,开始询问一同来暗访的女孩年龄和英语学习情况,听到女孩讲话时一个英语发音有问题,立刻打断纠正——虽说必要,但做法却令在座的人感到很尴尬。 华商报记者请翻译问她的一些情况,得知她来自美国俄亥俄州,“来中国前我学的是护理专业,做了3年保姆”。她表示,尽管上大学时学的不是语言专业,但英语也是母语,且来中国后一直担任外教,学生反映都还不错。 就小周所说的她在一所大学担任英语口语教学的情况,B犹豫了几分钟后称,事情不是小周说的那样,不过,目前自己虽在大学里进修管理学,但“正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这样的考试”。 B称,自己身边有很多外国朋友都在西安从事外教工作,尤其是一些年长的,有旅游签证来的,也有来定居的,之前在各自国家做着不同的工作,“比如我的一个好朋友,来之前在一家远洋运输公司做海员,现在来西安了,也是做外教,学生好多呢”。 1个小时的课很快结束,送走B后,同行的翻译朋友称,B的发音标准,是典型的美式英语,不过因为并非专业教师,授课凌乱、不够系统。 事后华商报记者得知,在外教市场,除了外语培训机构外,私下介绍的外教,中间人可收取30%的介绍费。 外教C 来自俄罗斯的小伙有地方性口音特征 送走B之后,当天晚上,华商报记者又经网络联系上了外教C。C在电话另一端介绍,他是一名留学生,26岁,目前正在西安城南一所大学攻读矿产钻探方面的专业,其授课费用为每小时150元。 C称,学校不允许留学生在外担任外教,他也不方便外出,最好就在他的公寓里授课。华商报记者只好赶在约定时间来到该校的留学生公寓门口。很快,C出现了,他身高1.8米以上,头发是金黄色,肤色很白,上身穿灰色夹克,下身则是牛仔裤,看上去很休闲。他在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后,带华商报记者一行进入留学生公寓的一个套间。C介绍,这个套间住了3个留学生,他只能占据其中一间房子。由于C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沙发和一张桌子,华商报记者建议到学校外面找个咖啡馆教课,C同意了。 在咖啡馆落座后,翻译从C口音较重的发音中发现了端倪,这时C才坦白自己来自俄罗斯。不过,他说自己在英国学习过一段时间,英语很好,“给她(和记者一同暗访的女孩)教口语不成问题”。 对此,同行的翻译朋友表示很难认可,指出他发音存在地方性口音的特征,而且,有些口语表述也不规范。无奈之下,C只好摊摊手——但即便如此,因为耽搁了他的时间,他还是要走了50元的费用。 外教D 教课全无章法一直在炫富 类似的情形在3月16日下午再次碰到。这一次华商报记者见到了中非籍留学生D。D29岁,又瘦又高,肤色黝黑。 D表示自己“能听懂一些汉语”,并对同行的暗访女孩称,自己的父亲是某国的驻法大使,有4个妻子,家里不仅有一座长宽各18公里、有上千名员工的种植园,还有其他生意,非常富有,他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喜欢吃中国饭,并表示如果华商报记者能给他介绍一个中国妻子就太好了,他会把记者“视若父亲”,并保证“一夫一妻”。 D的自我介绍是真实的还是有水分,华商报记者显然无法核实。不过,如果以此吸引不谙世事的学生,的确具有诱惑力。D的授课全无章法,一直闲聊他在本国国内时如何阔绰、经历如何丰富,至于教授英语则毫无头绪,一个小时后就此中止。 外教E 英语提示有问题没有发现 3月14日下午,华商报记者约见了一位据称在中国住了多年的外教E。由于太白路立交周围没有合适的场所,遂邀其来到附近的一家建材商场。在商场内,翻译指着提示牌上的英语问E,是否可以将其中的不妥、错误告诉学生(暗访女孩)。E很快指出“sightseeing lifeis no-man operation……”(观光电梯为无人操作电梯)中“life”拼写错误,应为“lift”。不过,对于“Driving by force when lift break-ing down is forbidden”(电梯出现故障时,严禁强行开梯),E却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翻译指出,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既然都“故障”了,人还怎么“drive”?因此最为简洁的说法应是“Do not force open the lift door”。 乱象 孩子跟外教学了好久 懂英语的说“并不标准” 数天内,华商报记者通过各种方式,接连暗访到了8位外教,其中5人是网上毛遂自荐以及中间人介绍的,3人是华商报记者通过西安市一些正规的外语培训机构联系上的。 通过网站小广告和中间人见到的外教,在首次见面时,没有人出示由外专局颁发的专家证、出入境管理局核批的居住证。 而通过外语培训机构联系到的外教,有机构在联系之初,回应华商报记者询问时明确表示,所推荐的外教所有证件一应俱全,甚至外教在国外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也都有存档。但当华商报记者表示想看看这些档案时,培训机构却以“放在外教家里”、“管档案的人休假”等理由,一直未予出示。 这些“外教”的英语水平,有的属母语,较为标准,但有些的确不敢恭维。 暗访中,有家长反映,自己英语水平不行,就是简单的对话也很差,找外教是想给孩子提供交流、提高的环境,但根本不清楚什么样的外国人才能当外教,甚至觉得只要是外国人就成。家住高新区的高师傅说,儿子一心想出国,想着找个外教吧,谁知学了一段时间,懂英语的却说“并不标准”,后来一打听,那个外教既不是英国的也不是美国的,连教师资格都没有,纯属花钱上当。 华商报记者调查获悉,目前“黑外教”按小时收费的从80元到200元不等,正规外教则不低于每小时200元,而培训机构报出的一对一的半年外教费用,则高达18000元到20000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资深英语教师透露,由于很多中国家长缺乏对于外教的鉴别力,一些不具备外教条件、品行不佳,甚至在其本国从事纯体力工作的外国人,却“靠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在西安冒充正规外教,大肆“捞钱”。她建议主管部门对此予以重视,对外教培训市场进行严格规范的同时,加强惩戒和引导。 多知道点 哪些行为属于外国人非法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外国人入境,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另有规定的除外。签证分为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外国人所持签证注明入境后需要办理居留证件的,应当自入境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拟居留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外国人居留证件。外国人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九十日,最长为五年;非工作类居留证件的有效期最短为一百八十日,最长为五年。 外国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非法就业: (一)未按照规定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在中国境内工作的; (二)超出工作许可限定范围在中国境内工作的; (三)外国留学生违反勤工助学管理规定,超出规定的岗位范围或者时限在中国境内工作的。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09:12 , Processed in 0.16964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