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北魏的姓氏“汉化”运动,对促进民族融合和本民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华姓氏,但其“负作用”同样十分明显:以往中原姓氏血缘关系相对清楚,也就是说“种纯”,但因为这么多外族 人改与中原汉族人同姓,同姓的血缘关系就复杂了,用民间狭隘的观点说,“杂种”多了。这给过去的“同姓不婚”观念带来了冲击,因为很多同姓人根本无任何血缘关系,结婚也不会影响后代健康。 此后,历代都有新增姓氏出现和发现。其中民间改姓以避难、避讳的需要为主要原因。最典型的改名传说,发生在《史记》作者司马迁后代的身上,在“李陵案”被处宫刑后,司马迁的两个儿司马临、司马观,分别用复姓中的一个字改出新姓,哥哥在“马”字旁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至今冯、同二姓同祭一祖,就是这原因,而冯、同二姓之间不通婚,也是这原因。 再如,明初被“灭十族”的方孝孺同宗,有的得以逃脱后,便改姓“施”,意思是“方人也”,不忘祖上姓“方”。 在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姓氏数量增加提速,改他姓、取新姓的新闻不断。如有个南京小孩姓“点”,此就是一个新创的姓氏。据报道,在孩子出生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四方都希望孙辈能继承自己的姓氏,为了让各方满意,不得罪任一方,最终选用“点”字作新姓:下面的四点表示四个祖辈,意思是四个姓都 “占”的意思。 原来的姓氏与血缘相连,而这个“点”姓已无任何关系了,类似现象在唐宋以后就很多了。所以,原始姓氏“别贵贱”、“别婚姻”的功能已荡然无存,只是一个人的符号而已,姓氏血统论已失效或说过时。以前通过姓氏就可以寻根认祖归宗,现在不行,这也许是中国姓氏发展的一个遗憾! 说到最后,您如何知道自己的姓是贵姓,有贵族血统?回家问问爷爷轻吧,查查家谱!(本文纸质首发于《读天下》第四期、缩编发于《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文史版倪方六个人独家专栏“一方钩沉”) >>最容易读错的姓 “单”姓,不读单号的单,应读shàn(善)。 “黑”姓,不读黑白的黑,应读hè(贺)。 “区”姓,不读区别的区,应读ōu(欧)。 “种”姓,不读种地的种,应读chóng(虫)。 “华”姓,不读中华的华,应读huà(化)。 “仇”姓,不读仇恨的仇,应读qiú(求)。 “任”姓,不读任务的任,应读rén(人)。 “纪”姓,不读纪念的纪,应读jǐ(己)。 “燕”姓,不读燕子的燕,应读yān(烟)。 “解”姓,不读解放的解,应读xiè(谢)。 “朴”姓,不读朴素的朴,应读piáo(瓢)。 “芮”姓,不读内外的内,应读ruì(瑞)。 “查”姓,不读检查的查,应读zhā(扎)。 “过”姓,不读经过的过,应读guō(锅)。 “缪”姓,不读绸缪的缪,应读miào(妙)。 “仉”姓,不读几个的几,应读zhǎng(掌)。 “卞”姓,不读卡车的卡,应读biàn(变)。 “万俟”复姓,应读mòqí(莫其)。 “单于”复姓,应读chányú(蝉于)。 “澹台”复姓,应读tántái(不读dàntái)。 “拓拔”复姓,应读tuòbá(不读tàbá)。 “尉迟”复姓,应读yùchí(不读wèichí)。 >>中国人口最多“百家姓”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漕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100文 (2010年数据)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9:36 , Processed in 0.16237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