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Kahnawake保护区的莫霍克人第一次参与到建筑工程中还要追溯到1886年,当时加拿大自治区(Dominion)大桥公司开始在圣劳伦斯河上建设一条跨河大桥。公司当时以雇佣莫霍克工人为条件,换取了在其领地上开设工地的权利。 56岁的Michael Stalk Sr在上世纪80年代历时7年在纽约的多个工地中工作过。他表示,担任建筑工人在长时间以来成为了莫霍克人的一种传统。很多原住民在保护区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不得不南下前往美国寻找机遇。他表示,能够跟随着自己父母以及祖父母一辈人的足迹南下工作是一种荣耀。 据他称,有些时候,纽约工地上90%的工人都是他的老乡——来自蒙特利尔南岸的Kahnawake原住民保护区。 George “Pidgie” Norton表示,莫霍克人南下参与建筑工作的最大的热潮发生在60年代。当时保护区里大量的男人都前往纽约寻找工作,以至于纽约的很多工地里都在说莫霍克语。George Norton一直干到68岁才退休。他作为建筑工人干了42年,曾经在旧世贸中心6号塔楼的建设工程中出过一份力。他回说,当时,纽约的大小工地都在雇佣莫霍克工人,因为传说这些原住民从来不会头晕,也不会恐高。 72岁的Sam Kirby回忆说,当时如果有当地工人拒绝爬到过高的高度工作,工头就会说:去找点莫霍克人来! Sam Kirby曾经在60年代参与了连接纽约与布鲁克林的韦拉札诺海峡大桥 (Verrazano-Narrows Bridge) 的建设。他当时才刚刚18岁,每天工作时都会在自己的安全帽上插一根羽毛以表明自己的身份。 著名的纽约作家Gay Talese在他的作品《Fame and Obscurity》中着重描写了莫霍克工人们卓越不凡的勇气。 勇敢的莫霍克人 ◆ 在整个上个世纪50年代,有大约800名莫霍克工人活跃在纽约的各大工地上。 ◆ 上世纪50年代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莫霍克人数众多,以至于布鲁克林的一个社区被命名为“小Kahnawake”。 ◆ 如今仍然有大约200名莫霍克人在纽约担任建筑工人,占据纽约建筑工人总数的10%。 ◆ 有些莫霍克建筑工人可以拿到10万加元的年薪。有些莫霍克工人已经是家族里第6代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了。 ◆ 这些活跃在纽约的莫霍克工人中有一大部分在每个周末都会回到加拿大的保护区探望他们的亲人。 ◆ 已经退休的George Norton表示,与老一辈相比,现在很多年轻的莫霍克人已经不想干这一行了。蒙特利尔到纽约的往返费用以及纽约周边的房租已经变得越来越贵。与此相比,年轻的莫霍克人更希望去学校进修,这样他们就会比老一辈拥有更多的选择。 ◆ 莫霍克人并不止在纽约这一个美国城市从事建筑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美国各地,包括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以及芝加哥的Sears大厦等大型工程都有莫霍克人的参与。 ◆ 在2001年9月,在世贸中心的双子大厦遭恐怖袭击倒塌后,那些曾经参与建设这一伟大建筑的莫霍克人的子孙们来到纽约,并参与了这座曾经由他们的父辈建设的大厦的拆除工作。 ◆ 不少莫霍克人此时此刻仍在北美各地的建筑工地中忙碌着。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17:09 , Processed in 0.14998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