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沪指5月28日暴跌318点,幅度6.5%,报4620.27点,创2季度以来最大跌幅,超500股跌停。有消息称,中国央行已经射出最后一颗子弹,近期对部分机构进行定向正回购。 路透上海5月28日 - 中国央行近期对部分机构进行定向正回购消息,令沉寂数周的公开市场再回关注视野。业内人士认为,稳定经济增长仍需宽松的资金环境支持,央行此举只是因应机构需求解决资金淤积,并不代表其政策有收紧意图。 他们并称,央行还要继续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为稳定市场预期,短期内公开市场重启正回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大,资金宽松局面亦不会轻易转变。 两位消息人士周四透露,中国央行近期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七天、14天和28天;价格方面,以市场利率定价,操作规模估计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对此,北京一大型券商分析师认为,“钱太多没地方去,就算发正回购,也是说明资金松。不改变(宽松政策)预期。” 银行间资金市场短端资金价格在低位徘徊数日,其中隔夜品种CN1DRP=CFXS加权利率贴近1%,七天期CN7DRP=CFXS早已跌破2%。一年期ShiborSHICNY1YD=也创下约四年半新低。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表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央行工作重点之一,在经济没有出现好转前,宽松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变化。 “低利率不是央行一直想实现的目标么,想各种方法降低资金成本。(央行)不会收紧,这和大的政策方向有冲突。”他指出。 当然,市场对突然出现的定向正回购,也有不同的解读。 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屈庆称,不论央行主动还是被动,定向正回购出现说明短期利率底部已经确定,可预见6月份到期MLF可能缩量甚至不续作,甚至出现再一次的定向正回购。 他并认为,定向正回购的出现可能具有拐点的意义。尽管短期内也不代表央行会收紧货币,但至少继续宽松的空间相当有限。如果资金利率底部确定,那么需要警惕大量在中短端品种上的杠杆,可能面临去杠杆的压力,进而对整体债券市场形成冲击。 公开市场常规操作方面,央行已连续六周空窗。因无逆回购和央票等到期,本周公开市场也是第五周既无资金投放亦无回笼。 欲浏览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单周资金流向变化图表,请点选 link.reuters.com/mak74w **公开市场重启正回购必要性不大** 央行通过定向正回购清理资金淤积,业内人士多解读为不属于紧缩。因此短期内央行有必要继续保持流动性宽松局面,加之为稳定市场预期,公开重启正回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不大。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央行“为避免(市场)误会,估计不太倾向公开正回购。” 央行最近一次正回购操作是在2014年11月25日,当天进行的50亿元14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3.20%。随后公开市场操作一直暂停至今年1月22日,但方向由正转为逆。 后续政策方面,刘东亮指出,降准等宽松政策仍有可能,惟频率上可能要视经济数据情况有所调整。 他解释说,目前资金宽松的很大一个因素是存量超万亿元的MLF,不过因其期限只有三个月,尚不足以刺激和支撑银行将资金投向贷款等更长期资产,因此通过降准释放长期可用资金,仍有必要。 自去年11月下旬起,中国央行已三次降息,两次降准。最近一次政策放松是5月初,下调基准利率,同时并放宽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 公开信息显示,4月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向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净投放中期基础货币650亿元,MLF期末余额10,795亿元,期限均为三个月,利率均为3.5%。 在暂停近两个月以后,2015年1月22日央行公开市场启动逆回购操作。除春节长假前一天停做一次外,逆回购操作一直持续到4月16日,而之后央行年内第二度降准,逆回购再次暂停。 除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外,中国央行在2014年三季度还创设并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对象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 本周央行资金投放及回笼各项明细(单位:亿元人民币)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1 11:46 , Processed in 0.12481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