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之一:温哥华市列治文区有个叫杨震霆的中国人,在行车途中见另一汽车上贴着一张英文字幅,涉嫌“辱华”。字幅的内容大意是:“对中国废品说不,他们为了牟利毒害他们的孩子,你认为他们会在乎我们?如果你对此(这种批评)感到冒犯,你不应该在这个国家。”杨震霆将此图片发到网上后,很多网友感到愤怒,认为这是种族歧视,甚至还有挑衅及煽动族裔仇恨的嫌疑,纷纷要求报警处理。也有数名华裔网民声称要人肉搜索、扔臭鸡蛋、砸车等,但经过了解,这位“反华分子”竟然是一名自称对中国非常喜爱的越南裔人士,他自己还是位华人女婿。后来,那位杨先生就同样写了一幅称对方为“垃圾”的字幅,贴在汽车上,把车子开到那位越南裔“辱华”分子的家门口。 华人招谁惹谁了? 事件之二:温哥华岛乃奈磨市一名华裔地产经纪在八张公共汽车车站长板凳的广告,不久前遭不明人士喷上不礼貌的字句,当地华裔社群认为是针对华人的“仇恨罪案”,表示严重关切并抗议。这八张板凳在一夕之间被喷上“滚出去”(Go away)、“不欢迎”(not welcome)等,其中一张还在地产经纪照片的脸上留下纳粹标志。乃奈磨市皇家骑警表示已着手调查该“破坏公物”者。当地华人团体认为,此事涉嫌种族歧视和仇恨。 事件之三: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六月份详细报道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国际贸易厅长陈国治有可能被中共渗透并涉嫌影响加拿大利益后,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就此召开记者会力撑陈国治,认为《环球邮报》不止抹黑陈,更伤害加国华社,要求该报向陈国治及华人社区公开道歉。 原因一:自卑心态根深蒂固 “歧视”在加拿大是没有市场的,最大的问题是自卑自大心态。很多新移民因为母国达不到现代文明标准,经常出现有违基本道德和政治伦理的事情而不自觉产生的。他们怕被人瞧不起,常常用夸张的外在表现,来掩盖其内心的不踏实。表现的方式除了放大事件的针对性之外,还有不依不饶的“缠斗”精神。一定要把事件上升为“反华”性质,殊不知,这种做法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原因二:不良习惯无处不在 中国新移民的一些不良习惯确实遭人诟病。以下是华人遭白眼的五大“坏习惯”。 其一是大跳“广场舞”。中国大妈组成的跳舞队伍已经在温哥华登陆了两年,所到之处喧闹吵耳破坏宁静。“中国大妈”现在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名词,因为DAMA一词都收入牛津字典了。其二是随地小便。前年一名疑似华裔妇女抱着男童在温哥华一处大型商场内的垃圾桶便溺的照片在推特脸书上广为流传,旋即被加拿大多家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期间陆续有中国游客在公众场所随处小便的照片流传,引发加国人反华热议。其三是不守规则。以商家推出的退货政策为例,某些新移民,买了两年包换的新轮胎,两年快到的时候,他用刀自己把轮胎扎破,然后去商店调换。很多华人社区举办活动,组织者就去商店购来投影仪、帐篷、炊具等,一旦活动结束全部退掉,搞得商家跳脚。其四是当街吵架喧嚣。华人聚居区,常见华人为了争座位、争停车位互相高声用普通话谩骂。其五是买屋砍树。华人家庭在院子里砍树大多数的原因想在院子里停放汽车,这种破坏环境美化的行为很让西人邻居鄙视。 原因三:“土豪”劣行犯众怒 大量贪官和富豪来到温哥华,成为华人社区的“负资产”。这些土豪的特点,其一:全家移民、户主单飞。其二:告别故土、迁怒加国。其三:炒房炒楼、自我为大。其四:憎恶西方、“委屈”生活。其五:观点骑墙、人格分裂。其六:自我封官、热衷内斗。 六月,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连续刊登记者达格拉斯(DOUGLAS TODD)的系列文章,大谈华人聚集的温哥华列治文区的特点。他写道,令人费解的是,在该市有着昂贵豪宅的富人区的“穷人”特多。例如,位于列治文市西北角的汤普森是一个高档社区,房子的价格常常在一百至三百万加元之间,然而,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字,这个富人区的家庭贫困率却高出平均水平。在整个列治文人口中,百分之二十二点四被列为低收入阶层,但在汤普森区,贫困率则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六点二。 究其原因,主要是居住在该区域的不少大陆土豪移民没有把在中国的收入如实上报政府税务部门。而许多大陆土豪的生意一般都在国内,按照加国政府规定,所有海外收入都需要申报,但是不少土豪根本不管这一套,加上长期在温哥华居住的配偶一般都不工作,所以家庭申报的收入非常低,这样住在富人区的“贫困户”就越来越多。加国政府实行的诚信报税制度的前提是,相信每个人申报是诚实的,但这一条对那些喜欢钻政策漏洞的大陆移民来说,可以说找到了弄虚作假的机会。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对土豪来说,这本来就是大陆人对付共产党的看家本领。 原因四:“红粉兵团”海外横行 就温哥华而言,华人移民有三多:外逃贪官多、常去领事馆吃大餐的马屁精多、爱党爱国的“花痴”多。他们组成了一个貌似主流的华人社团群,姑且叫他们红粉兵团----红色粉丝团。红粉兵团里面也分几个不同的流派。第一类是“贼”派,煽阴风点鬼火写黑信掺沙子,数量不多但危害很大。第二类是行动派,组织“唱红颂毛”之类的活动。第三是跟风派,这批人特喜欢跟着别人起哄,比如达赖喇嘛来访温哥华,这些人就自掏腰包在报纸上刊登抹黑达赖的广告,还跟着侨社去抗议。第四类是恐惧派,很多人身在加国胆在中国,对一些人来说,领导他们的是加国保守党,心里最怕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五类是爱党爱国“花痴”派,一说共产党不对就和你闹,有时候还特煽情,一提及中国就泪流满面,一提起美国加国就吹胡子瞪眼。 原因五:“双重标准”已成惯性 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觉得很奇怪,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所呈现的对是非判断的“双重标准”,当他们在大陆居住的时候,对身边那些活生生的歧视,如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对宗教信仰者的歧视、对残疾人的歧视、对户籍不同人士的歧视、对女权和同性恋者的歧视等等,很少人有拍案而起。但一旦到了海外,有些人哪怕一见到其他族裔指指戳戳或者写上几个挑衅性的文字,便马上升为“种族仇恨”,还要动员全社区进行声讨和反击,将“窝里斗”在海外延续。 原因六:人为“炒作”另有所图 加拿大华裔女作家盛雪在接受笔者电话采访时,分析了华人屡受“歧视”的三大原因。她说,第一、华人从来就是没有安全感的族群,惯性心理由来已久;其次,华人缺失自我尊严保护能力,总喜欢借助外在条件和环境;第三,华人欠缺思想独立与自主能力;这些原因造成华人自卑,个体怯懦,但结伙又很张扬。 必须特别指出,华人社区面临的最大的“歧视”,恰恰来自本族裔内部。虽然是同宗同族,有着相同的文化和语言,但因为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状况,导致互相之间的猜忌和敌视,而这种内部歧视本身恰恰是让加国主流社会所厌恶和蔑视的。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1:19 , Processed in 0.13961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