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加拿大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Ponzi scheme)已被破解;法庭宣判两名犯案主谋12年徒刑。这宗金融投资骗案,受害的投资者超过2,400人,涉及的金额高达二至四亿元。虽然「庞氏骗局」落幕,但五花八门的骗局,仍然层出不穷,务令受害人上钩。 骗案新瓶旧酒 每年,成千上万的国民被骗。骗徒常用的其中一种手法,是以专家自居,并以利为诱,而使人身陷骗局。「庞氏骗局」的两名主脑骗徒,就是以金融投资专业人士的身份,对投资者承诺,其$99,000投资本金属低风险,每年回报率高达34%,且在八年内增值逾100万。结果令二千多人堕入骗局,不少投资者失去毕生积蓄、无家可归,有些甚至几乎踏上自杀之路。 警方唿吁,学习自保的第一道防线,便是对一切「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物,採取怀疑的态度。其实,大部分骗案的手法,都是新瓶旧酒,由以往得手的骗案演变而成。 联邦工业部长莫而进(James Moore)表示,骗徒以林林总总的假象,如误导性的广告、传销骗局及其他模式,对不同年龄及行业的人士进行诈骗。故此,民众必须时刻提高警惕、辨识诈骗的迹象、向有关当局举报不法行为,从而打击欺诈活动及保护自己。 金融诈骗最多 加拿大特许专业会计师会(Chartered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of Canada)进行过一项全国调查,发现约叁分之一被访者是金融诈骗的受害人,当中以信用卡诈骗(67%)及扣账卡(debit card)诈骗(29%)最多,跟去年的调查结果相若,而网上诈骗亦显着地飊升。此外70%的人非常关注身份盗窃问题;近半数被访者对网上购物感到不安,且害怕他人持有自己的个人资料。 信用卡诈骗手法─包括:骗徒使用丢失或被盗取的信用卡购物行骗;利用他人的信用卡资料,透过电话或互联网购物;改动零售商的缴费终端机,获取他人的信用卡资料后,伪造假信用卡行骗。 扣账卡诈骗手法─包括:骗徒盗取扣账卡资料,挪走账户内的款项;以读卡装置来获取磁带的电子数据,又或使用隐蔽摄录机或伪造的密码识别机,取得他人的扣账卡资料,取走账户款项。 加拿大银行家协会(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指出,加国是全球使用扣账卡最多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天处理约1,200万宗交易。国民拥有7,200万张信用卡,去年的消费额超过3,600亿。虽然扣账卡及信用卡遭诈骗用户少于1%,但对银行仍构成严重的问题。以去年为例,银行因客户信用卡及扣账卡诈骗,而需要支付数亿元补偿金。 电话诈骗警告 另一方面,骗徒冒称政府部门人员的电话诈骗个案正日趋猖獗。联邦公民及移民部、加拿大税务局及亚省服务厅(Service Alberta)等政府部门,都先后发出警告,提醒国民慎防堕入欺骗陷阱。 冒称联邦公民及移民部人员行骗:近期最流行的骗局,是骗徒讹称联邦公民及移民部人员,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资料,又列举受害人触犯的法律,恐吓必须将罚款交付至指定的私营匯款公司,否则会接收逮捕令、入狱、失去移民身份,甚或被驱逐出境等。 亦有骗徒要求受害人提供各种个人资料,如出生日期、护照、工卡、信用卡及银行户口资料等,从而进行诈骗。事实是,联邦公民及移民部绝不会致电个别人士,要求交付罚款以免驱逐出境,也不会要求透过已缴款的信用卡(pre-paid credit cards)或私营匯款服务供应商缴付款项。 冒称加拿大税务局人员行骗:骗徒讹称是税务局人员,用威胁的语气,要求受害人以信用卡或已缴款的信用卡缴交虚假的欠税,否则会被法庭指控、入狱或被驱逐出境。 加拿大税务局绝不会要求纳税人使用已缴款的信用卡付款;除非事前得到授权,否则不会透露当事人的个人资料;也不会询问有关护照、医疗卡、驾照的资料,或要求在留言机留下个人资料。 冒称亚省服务厅人员行骗:骗徒讹称是能源公司(如ENMAX)职员,声称受害人过期缴交费用,并威胁若不以已缴款的信用卡或网上转账等方式付款,便会中止服务。事实是,能源公司职员可能会透过电话询问用户信用卡号码,作为支付逾期账款的方法,但却不会要求以已缴款的信用卡或网上转账方式付款。 若接到上述电话,切记不要透露任何个人或财政资料,更不要相信来电显示的号码,因为骗徒有可能利用电脑软件,以假电话号码掩饰身份,使人误认电话来自政府部门。 如果对电话的真实性存疑,可询问对方的姓名,并致电有关的政府部门电话服务中心查询清楚:联邦公民及移民部1-888-242-2100;加拿大税务局1-800-959-5525(商业)、1-800-959-8281(个人)。若收到威胁性或疑似诈骗电话,应该立即挂线、报警,以及把事件向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1-888-495-8501报告。 你们要防备人 本国最大的投资诈骗案「庞氏骗局」已被侦破,两名主犯亦已锒铛入狱。案中的受害人都损失惨重,许多资金已经难以追讨。骗术层出不穷,正是大有大骗、小有小骗,当局唿吁人人都要提高警觉,学习自保。第一道要建立的防线,就是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好得异乎寻常的事物」,因为这往往就是引君入瓮的圈套。 其实,许多骗案都是对準人性弱点─贪念而佈局的。「庞氏骗局」夸称每年回报高达34%的投资方案,就能触发投资者贪多的慾念;而宣称不需辛劳但却收入不菲的工作,或是无端送上门来的幸运大奖等等,都是骗徒从人的贪慾出发,把受害人手到擒来。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所以,耶稣提醒人要谨慎,在《圣经˙马太福音》12章15节裡,耶稣劝戒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千万别让贪念把自己牵到骗徒面前;如果我们能杜绝非份之想,成为骗局网中人的机会就会大大减低。 不过,骗徒手法不一而足,更卑鄙的手段,是利用人的善良和爱心而设局行骗。例如「祈福党」伪称为长者亲人祈福而骗其财物、骗子讹称受害人亲属遇事需款而进行诈骗,甚或冒充慈善机构劝捐而骗财,都是无耻的欺诈手法。我们必须明白,「祈福党」所谓的祈福,实在是胡吹乱诌、信口开河之言。真正的平安之福,是由神所赐的;歹徒匪类,又如何能予人以福?不错,我们都有关爱之心,尤其是对我们的亲人至爱,更会爱护有加,但在慈爱和良善之上,我们还需加上智慧和聪明,使能洞悉恶人的计谋,进而协助执法者把他们绳之于法。 谚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因为心术不正的人,破坏了人际之间的信任与和谐所致。耶稣看透了人的罪性和软弱,因此,祂也曾对门徒说:「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圣经˙马太福音》10章16-17节)即使是驯良像鸽子的人,在另一方面,也要灵巧像蛇,意思就是要运用机灵黠慧,提高对人对事的警觉性和敏感度,防範有人会利用我们的驯良而加以伤害,叫我们蒙受损失。即使有人要套取我们的个人资料时,我们也能精明分辨出是否骗局的开始。 在这个罪恶充斥的世代裡,我们「应当防备犭类,防备作恶的」;然而,防备是不容易的,而且,过度的防备,容易使我们对人产生不必要的怀疑,变得尔虞我诈。如何才能防备得合乎中道,便需要多一点智慧,多一点精明。《圣经˙箴言》9章10节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因为祂「使智慧人听见,增长学问,使聪明人得着智谋」。当我们的智慧渐增,聪明渐长,避开不良分子的能力也越大,远离骗局的机会也会越高。 长者骗局 针对长者的骗局,是加拿大的头号骗案之一。近期常见的有「祖父母」骗局、「祈福党」骗局等。虽然不同年龄的人士都有机会堕入骗局,但长者被骗的机会一般较高,部分塬因是他们日间在家应门或接听电话的机会较多、较易相信陌生人,或者身旁缺乏可以提供意见的亲友。 「祖父母」骗局,又称「筹钱救急」骗局 骗徒讹称是受害长者的孙儿或家人,在外地遇到麻烦而被警方拘捕,需要长者缴付保释金才能获释。骗徒还会提供电话号码作为验证,该电话的接听者则假装为警员或律师。骗徒表示,为避免额外的麻烦,故此没有联络父母或其他亲友,同时要求受害人电匯数以千计的金钱到海外,作为保释金。 防止被骗方法: * 要验证事件的真伪,可要求对方提供律师或警察的名字,不要使用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需按电话簿或电话号码查询服务所得的号码,致电查问。 * 记下对方电话号码,并在报案时交给有关当局。 * 直接联络声称遇到麻烦的当事人确认实情。 * 不要以电匯服务将钱付给陌生人。一旦对方得到交易号码后,即可在世界各地收取款项,事后难以追讨。 「祈福党」骗局 卡加里警方提醒公众,一班「祈福党」在全国各地犯案,并且专门欺骗华裔长者,类似案件近日在卑诗温哥华更有上升趋势。祈福党的欺骗手法,一般是对长者讹称,如果不把金钱及贵重首饰让他们祝福,邪灵便会伤害他们或其儿孙。骗徒要求受害人把贵重物品放入盒子或袋子内,以偷龙转凤的手法换走物品,并叮嘱受害人不要打开袋子或告诉任何人,否则祈福失效。到东窗事发时,骗徒已不知所踪。 一名居于维多利亚(Victoria)的女士,最近就是被类似的手法,被骗去超过五万元的现金和财物,大家务要提高警觉。 身份盗窃行骗 科技进步,使身份盗窃案成为加国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罪行,例如偷窃他人的身份及财务资料来进行金融诈骗。骗徒取得受害人的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工卡号码等重要资料后,便可以进入其财务账户、将款项转账、开设新银行户口、申请贷款及信用卡等,甚至购买车辆、享受豪华假期等,受害人却可能要承担身份被盗用的后果。 防止被骗方法: * 收到信用卡后,立即签名。 * 不要把信用卡借给任何人。 * 取消不使用的信用卡,日常使用的信用卡要存案。 * 发现信用卡丢失、被盗,或月结单出现问题时,立即向信用卡公司匯报。 * 不要在银行机、银行柜台、加油站等地,遗下结存收据,应把没有用途的单据撕毁。 * 除非是你主动致电,否则不要在电话提供工卡号码、出生日期、信用卡号码或个人识别密码等重要资料。 * 及时清理信箱的邮件,不要在家裡或办公室随处放置邮件。 * 撕毁不再需要的信用卡收据、账单、预先核准的信用卡申请表等。 * 防避邮件或电话募捐,它们通常伪装成促销活动或调查,并提供即时的奖金或奖品,目的是获取他人的个人资料,如信用卡号码。 证据显示,有些受害人因感尴尬或其他缘故,而没有举报被骗事件。警方指出,为了个人安全和利益、避免他人受害,被骗或怀疑被骗都应该立即报案。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1:29 , Processed in 0.13125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