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曾在一篇文章中警告说,“如果美国政府将中美关系视为零和博弈,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会失去很多。”他呼吁建立一个与中国战略互利的伙伴关系。 尽管中美间仍存在分歧,但建立信任是世界发展的潮流,谁都不想倒退到冷战时代,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局仍然没变: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面大于竞争点。 随着两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5500亿美元,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每天有超过1万名中国人和美国人跨越太平洋抵达彼岸。中美两国因为日益趋同的利益不可能玩零和游戏。 预言3:日本正在慢慢“走向平庸” 日本经济在战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在1960-1970年经济起飞阶段年均增速超过10%;在1970-1980年代经济增速高达7%;即便在1980年代,其4%的年均增速在发达国家中表现也非常突出。 1990年代初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曾陷入失落的20年。日经225指数在1989年12月写下38916的历史高点,然后开始长期熊市,到2003年4月,创下7831点的低点,跌幅达80%。 在此期间,日本损失的不只是股市市值,整体经济环境变差,利率下滑、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及停滞,人口步入高龄化。日本当时所展现的,是1930年代之后就少见的大萧条。 而且,这种现象至今也未见改善。如今日本利率仍趋近零、银行表现疲软、高龄人口的现象依然存在。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认为,日本的老龄少子化,老龄社会,购买力不足,创新不足,过去日本的创新是很多的,现在没有动力,日本的经济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安倍于2012年12月当选首相之后,誓言一改颓势,射出“三支箭”要改善经济。第一箭是宽松货币、无限制印钞,第二箭是税收减免及政府在基础建设的更多支出,第三箭则是要从过度管制及保护的日本经济上进行结构改革。 第一箭短期成效显著,日元兑美元汇率在2012年12月时,在751日元兑1美元水准,到2014年中期,迅速跌至1001日元兑1美元附近,接着在12月又暴跌至接近1201日元兑1美元,之后就在该水平附近徘徊。这一做法已经让日本出口得到帮助,至少短期收效。 第二箭却完全射偏。日本没有设法减税来刺激经济,反而提高消费税,重重打击经济。造成日本经济在去年第2季下挫1.9%,到第3季仍萎缩0.6%,是日本2年来第2次经济衰退。第4季GDP终于见到正值,但也只有0.4%成长。 第三箭结构改革则完全射不出来。移民、女性的劳动力得不到妥善运用,银行的坏帐也不见好转。这对日本长期解决不景气,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经济学家及畅销书《货币战争》作者JimRickards认为,安倍经济“三支箭”未见成效,若不进一步改革,日本恐怕还要见到第3个“失落十年”。 李光耀早在1996年就预测中国经济将超越日本,而中国并没有让他等到2030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5年4月发布的全球189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来看,全球2014年GDP为77.3万亿美元(下同,108.2万亿新元),美国为17.4万亿,是老大,中国为10.3万亿,日本为4.6万亿,德国为3.8万亿,英国为2.9万亿,而欧盟全部总和为18.5万亿。换句话说,排名的前五位中,中国是老二,已达到老大美国的近六成,比老三的日本大了超过一倍。 事实上,曾被称为“经济恐龙”的日本受长期经济停滞影响,从5年前开始全面被中国赶超。中国在GDP上赶超日本即是一个信号弹,据2010年统计,中国GDP达到58790万亿美元,而日本为54740万亿美元。 预言4:“战后出生日本人若掌权,日本或自行发展军力” “在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人于15至20年后掌权时,日本中断与美国盟约而自行发展军力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时至今日,似乎李光耀的预言正在应验中。安倍推动集体自卫权是日本脱离和平宪法的第一步,日本右翼政客们也希望摆脱美国的束缚。 预言5:“阿穆尔河湾地区将重新住满中国人” 俄罗斯并没有有效的让乌拉尔以东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增长,在远东闲置了大量的土地。李光耀曾认为俄如果不在远东地区采取措施,该地区将成为中国的“原材料附庸”。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人问题一直是莫斯科某些新闻媒体炒作的一个热门话题。有的说那里有50万中国人,有的说是上百万,甚至还有说达到500万的。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此前报道,俄罗斯全国的农业用地总面积约1.68亿公顷,其中1/4的耕地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在其领土的欧洲部分,7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大片未开发和被荒置的土地多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 俄罗斯土地最多的地区在西伯利亚一带,600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每平方公里只有116人,是真正意义的地广人稀。 俄远东发展部部长加卢什卡表示,现在远东地区总人口为600万人,约占俄全国人口的5%,却拥有全国36%的土地。其中国有土地面积达6.14亿公顷,大量土地处于荒芜状态,这是一种严重浪费。 俄罗斯也并非完全漠视大量空旷土地可能蕴含的资源。1906年至1913年,俄国政府曾大规模开发西伯利亚地区。 举措之一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同时进行以俄罗斯民族为主的人口大量东移。沙俄时期斯托雷平担任总理后,开始在当地实施土地改革。政府加大对前往这一地区移民的投资力度,为迁徙者提供各种优惠待遇。 这一措施实施后3年,西伯利亚移民人数即超过150万人。移民运动的空前高涨有效缓解了西伯利亚劳动力匮乏的状况。在实施土地改革以后,昔日的荒野变为国内主要农牧业基地。 近年来,该地区的居民数量增加153%,300万农民种植政府提供的土地,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步伐甚至超过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现在俄罗斯希望这一经验在远东再次取得成功。 大概6年前,俄罗斯曾积极策划远东开发,政府专门为此设立“远东开发部”。但不知到底出于何种原因,远东开发计划后来一直处于冷冻状态,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对于远东开发方案停摆的原因,俄政府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外界的猜测则五花八门。一种说法是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前,俄罗斯的发展方向是面向欧洲,因此不急于开启东部开发计划。另一种说法则是俄政府担心“钱多人多的中国对远东的影响力过大”。 这其实是俄罗斯的“中国通”们向政府献计献策的直接后果。俄方的中国问题专家总是“习惯性地”担忧“引进中国投资的危险性”。 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也曾在远东地区垦荒,但没有成功。因为这里土地太过辽阔,交通不发达,而且气候条件恶劣。远东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方式与欧洲地区差距很大,生活在欧洲地区的人并不愿意为了一点土地去远东生活。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8:11 , Processed in 0.144022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