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为了阻止资金外逃,中国外管局已设置重重障碍来截流。但只要人民币还在向国际货币的方向迈进,资金的流动就总会有渠道。而且根据个人需求的不同,资金转移的方式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中国大陆移民X表示,去年六七月份的时候,她请国内的家人资助买房,涉及金额约十多万加币,已经超出了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所以动员了表姐表哥等亲戚,以分拆的方式成功把钱汇过来。 「但到10月份再想借用表弟汇款时就不行了,因为国内的银行方面就说,只允许直系亲属汇款。我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能给我汇款的只有我父母,只好等到新一年有新的额度,才能汇款了。」 从事代购的L说,她的业务量不大,国内以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方式收到货款后,以父母的总共每年10万美元的额度,足以将货款汇出来。而且国内银行所提供的网上银行加「U盾」服务,可以让L在国外用手机就可以完成汇款的工作。 「还有就是刷银联卡或者在自动柜员机上取现金。但是银联卡刷了后,怎么补钱是一个问题;而柜员机取款每天也不能超过一万人民币,折合2000多加币。如果数额较大,这样的限制也是蛮烦人的。」 上述分拆或逐日取款的办法,对于需要将较大笔资金转出中国的中国公民来说,就不太适用了。而这些有大量资金流动的人士,往往在商业上有较广的人脉,因此他们采取的方式就与普通民众就有所区别。 曾有媒体报道,某中国公司向一家外国公司支付100万美元购买机床,实际价值只有50万美元。多出来的资金其后被用于投资于伦敦、悉尼或者纽约的房地产或股票。 有些公司甚至是花费巨资购买某项「服务」,虽然这项服务本身最终并没有发生,但还是借这个名义,堂而皇之地把钱转到了海外。 2014年,服务贸易逆差为1980亿美元,比2013年高出59.1%。就2014年第四季度来说,服务贸易逆差比2013年同期高出170%。 同样,通过服务贸易外逃的资本也在增加。平均每季度通过服务贸易外逃的资金数量,从2009年的400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960亿美元,翻了一倍多。 涉及此类交易的银行家估计,多达40%的较大型服务贸易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这表明在所有服务贸易付款中,近2000亿美元实际上永远流到了境外。该数字可能在2015年翻倍。虽然从2014年第四季度起,中国银监会(CBRC)就已意识到上述资本外流的手段,开始要求银行在向此类海外交易拨付外汇时提供更多的文件,审批更严格,但只要当事人想办法,这样的方式还是无法完全禁绝。还有的人与交情深厚的海外人士合作,以商定好的利率结算,由购汇方在中国境内向售汇方支付人民币,而在香港或其他地方,由售汇方支付等值的港币、美元、欧元或加币等等外币。 一位中国富商陈先生(化名)为了支付孩子在美国名校读书的大笔费用,于去年采取上述方式,换到了上百万美元,更称这种方式还算比较快捷方便,但前提是交易双方要有足够的交情和信任,因为以前就发生过,国内的人民币已经过户,对方的香港帐户却没有转款,结果当事人追索了很久也没有全额追回。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7:17 , Processed in 0.15390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