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不足导致医生诊疗治疗下降 一边付出着与收入不成正比的劳动,一边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和舆论压力。上文也提及,超出常规的医疗费用大多被药商、中间商和票贩子拿走,而医院在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还要通过医生“赚钱”来维持医院的运营。所以经常有医生这样诉苦:一个外国医生每天喝着咖啡看10个病人,每个人付1000块钱,医生和病人谈笑风生,看病看得仔细又和谐,最后医生高兴,病人高兴;一个中国医生每天起早贪黑看100个病人,每个病人付10块钱,医生忙得要死,而病人觉得我排了3个小时队你就这态度、就看这时间,医生不高兴,病人也不高兴。于是最终外国医生活干的少,名利双收;中国医生活干得多,还人财两空。这找谁讲理去呢?所以笔者在此呼吁对医护人员给予重分的尊重与理解,他们不应该为看病难看病贵背黑锅,相反还需要为他们点赞! 综上所述,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医疗行业本身成本颇高,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在看病难和看病贵中间做一个相对的平衡。 就中国而言,即便在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国情的情况下,中国对医疗行业的政府投入相对不高。其直接结果就是普通民众难以承担高额的医疗开销。而政府推行了一些列针对医疗行业的政策,确实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医疗价格的过快增长。但由于部分政策有待优化,部分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某些环节的医疗成本不降反升。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特有的医疗制度,部分公众在使用、滥用少量最优质的医疗资源。这一方面体现了医疗的公平性,让普罗大众都可以用、用得起最好的医疗服务,一方面也滥用了优质医疗资源(发烧感冒也去大医院)、加剧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这最终加剧了中国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看病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健康是幸福之基。2016年政府将会重点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针对上文分析的政府投入不高、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大病医保防止因病返贫 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鼓励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2 03:42 , Processed in 0.150822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