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由四位著名学院派经济学家在本周揭晓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治割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化让制造业的工作机会锐减,受贸易冲击影响最大的那些地区,更容易在政治上走向极右或极左。这项研究发现,受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冲击最严重的那些国会选区的选民,倾向于选择意识形态更为极端的立法者。 “纽约时报”26日报导,阿拉巴马州考特兰是一个荒凉的南方小镇,近年来,由于产自亚洲的进口商品大量涌入,镇上原本喧嚣忙碌的工厂受到重创,进入萧条。43岁小镇居民休斯(Rhonda Hughes)是川普的狂热支持者。她72岁母亲则对参议员桑德斯抱有同样热忱。 “这无关乎在任者改变立场”,麻省理工学院劳动经济学和贸易领域的知名学者奥特尔(David Autor)说,“而是关乎意识形态上更激进的继任者,取代温和派”。 奥特尔还说,“回想起来,我们本应看到,不论川普或是桑德斯的崛起,都是这种趋势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冲击’并非唯一因素,但却是一个被忽略的环节”。 但奥特尔及其同事发现,在少数族裔聚居的地方,同样的冲击会推动民主党占优的选区走向相反的方向。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贸易冲击来袭,受到重创的白人选民会向右转,非白人选民则会向左转,两党的中间派支持率都会下降。 奥特尔和汉森强调,贸易冲击只是让国会的两极分化愈演越烈的多个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包括收入不平等、对移民的看法等)。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过去十年里尤为如此——其间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数量出现激增。 和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样,奥特尔仍然相信,整体而言全球贸易将为美国经济带来早就获得确认的益处。但他意识到,愤怒的选民完全有理由不快。他说,“问题在于收益是分散的,成本是集中的,但我们的政治体系尚未着手处理与这些成本有关的问题”。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3:11 , Processed in 0.12873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