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贫困县变成陕西十强县 2006年之前,彬县还顶着“国家贫困县”的帽子。在这里,李建民展现了清晰的思路和超前的眼光,仅用4年就带领彬县成为陕西十强县。 当时,彬县的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有近30年的楼龄,楼内门窗破烂、桌椅陈旧、墙皮脱落、厕所渗水。“办公条件差,一点面子都没有!”不少公务员都抱怨过当时的办公楼,盼着李建民能拍板拿钱翻修一次。 “钱应该先紧着教育花!”李建民初来乍到就定了调子。他认为,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发展教育和文化建设是最基础的工作。 在这一发展思路之下,彬县教育异军突起,在陕西省率先化解了“普九”债务,实施了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政策。 彬县的穷困还与泾河泛滥有关。泾河从彬县穿城而过,两岸常年没有河堤,大小水灾年年有。李建民亲自带队考察之后,决定斥资3.2亿元启动防洪工程。 贫困县花这么多钱筑堤,随即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质疑。争议还没停止,一场大暴雨就给了彬县人答案。 2010年7月23日暴雨突袭彬县,水位已经超过1米,眼看县城就要被毁。晚上10点,李建民站在齐胸深的洪水中调度挖掘机、铲车,迅速疏通了3条通往泾河的支流。个把小时之后,城区的洪水就全部泄走,新修建的河堤在考验中岿然不动。 从那以后,反对修堤的声音烟消云散。 我儿脾性不好,伤着大家的多原谅 不仅在彬县备受尊重,在李建民的家乡志丹县张渠乡,老百姓至今念着他的好,最多的评价是“好人啊!”称赞他当官不忘本。在李建民的张罗下,这个昔日闭塞的乡里拉上了电线,通上了自来水。当地群众说:“我们有个三长两短、七难八过,只要给他说一声,没有跌在地下的理儿。” 在另一个工作过的地方延川,老同事评价李建民“思路极其精明、点子非常多”。 “精明的思路”来自扎实的基层调研。每到一个地方,李建民都要卷起裤脚,挨个乡镇调研、挨个村子探访。延川县的705个自然村中,李建民去了703个。经过实地勘察,李建民敏锐地发现枣业的巨大潜力。他随即发动农口同志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延川县统计数据显示,李建民任职期间,红枣种植面积从7.8万亩扩大到了21万亩,成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对老百姓,李建民总是笑脸相对,但对那些不好好干事儿的干部,他却只认工作不认人。一位与他共事过的彬县干部说,李建民在工作上也从来没有虚的,不讲“套路”。检查工作时总是先到田间地头亲自看,而后才听取汇报。追悼会上,他的老父亲当众哽咽着说,“我儿脾性不好,伤着大家的多原谅。”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2 17:29 , Processed in 0.14377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