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中国在金牌排行榜上落到第三名,并且金牌数只有北京奥运会的一半。但是中国人似乎并不在意。 美联社报导说,曾经发烧一般的金牌迷恋在中国公众当中已经慢慢消退。他们今年更多的追捧有个性的运动员,诸如铜牌获得者傅园慧。 “公众对金牌的渴望终于回归正常了。”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授卢元镇说。他长期以来认为,一个成熟的国家对于体育比赛的输赢应该有更放松的态度。 卢元镇告诉美联社:“普通中国人已经对金牌数变得更加漠然,他们了解奥运会金牌对他们的真实生活没有多少影响。” NBC报导说,把年幼的孩子们送到运动员工厂,几十年来曾经是中共的金牌策略。自从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已经赢得500块奖牌。但是截至周日(21日)下午五点,中国奥运代表团仅赢得70块奖牌,比伦敦的88块奖牌缩水不少,暗示陈旧的体育制度可能难以跟上中国社会改变的步伐。 北京大学性别、体育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董进霞告诉NBC,在80年代之前,中国老百姓的工作机会有限,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以后,中国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由于一胎化政策,家长变得更加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忍受训练的艰苦。 由此,国家体育学校的入学人数显著下降,以至于最高级的体育学院也被迫取消一些训练项目。 根据官方数字,体育学校的数量从九十年代的3687下降到2183所。乒乓球运动员的数量自1987年以来已经减少了25%。 北京什刹海体育学校曾经生产出95%的中国冠军。多年来它被视为顶尖运动员的重要生产线。它的体操队以生产金牌运动员而著称。 该学校副校长张静告诉NBC,该学校的重点已经转向更加“全面的发展”,让学生不仅仅为竞技体育做准备,而且为人生做准备。 这意味着精英体育学院的转型。该学校不再提供举重或排球等训练项目。 一名七岁女孩张圆融在这里一周三次上高尔夫课程。她告诉NBC,她不在乎是否参加比赛。 孩子们为开心或健体而玩体育对于美国家长来说不陌生,但是在中国它预示著一个巨大的改变。 中共五十年代仿照苏联建立起体育基础设施。共产党政府将体育作为凝聚民族自豪的工具;家长则将举国体育制度作为子女追求个人前程和谋生的机会。 在举国体育制度下,孩子们眼泪汪汪的接受残酷的训练,被迫远离父母。跳水冠军吴敏霞直到拿到伦敦奥运金牌之后,才被告知母亲患上乳腺癌以及祖父母一年前去世的消息。吴敏霞的父亲吴宇明告诉大陆媒体:“我们早就接受了她不完全属于我们的事实。我甚至不敢想享受家庭幸福这样的事情。” 然而这种举国体制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批评,因为它未能帮助运动员准备退役之后的生活。据估计,在30万退役运动员当中有80%的人挣扎应对伤痛、失业或贫穷。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2 17:23 , Processed in 0.13624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