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已是四面楚歌了,其“史上最安全的系统”被曝出漏洞不断,业绩持续下滑。外媒29日又报道称,本周,欧盟将对追查了三年的苹果逃税案进行最终裁决,这意味着苹果或补缴巨额税款,金额可能高达190亿美元。 苹果公司冤枉吗?明明合法交过税,但却被急于从欧债危机中复活的欧元区国家盯梢,索要少交的税来补充财政亏空的漏洞,包括苹果在内的美国科技巨头及其他跨国公司感觉很冤。然而,从跨国企业这些年频繁将利润转至低税率地区避税的手段和避税金额看,其实他们也不冤。 去年美国税收公平中心和美国公共利益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位列财富500强名单的美国大企业中,近四分之三存在避税现象,数百家大企业在海外藏金多达2.1万亿美元来逃避税收。这些公司在百慕大、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等“避税天堂”开设子公司,避税总额高达6200亿美元。其中,苹果公司是“逃税大户”。如果把苹果公司的海外资产带回美国,美国税收部门将可对其征税约592亿美元。 苹果如何避税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断缩小地域距离,使得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和征税很难判断其价值创造地。多年来,苹果公司利用“双层爱尔兰夹荷兰三明治”的模式,将营收转移到避税天堂。而爱尔兰一直都是苹果等大型跨国企业的“避税港湾”,因其与“第三方国家”签订的一些税收协议非常宽松。 所谓的“双层爱尔兰夹荷兰三明治”是指企业避税的一种魔术手法,其手法主要是在两家爱尔兰子公司和一家荷兰子公司之间腾挪,就像两片面包夹着一片奶酪的三明治一样。苹果公司之所以能钻空子,是因为爱尔兰有个“双爱尔兰纳税漏洞”(Double Irish)。该公司通过在爱尔兰设立运作中心,并通过运作来将部分利润以专利费形式支出,而获得专利费的公司则是位于免税地区的子公司,这样苹果就将很大一部分收入转移给自己,实现避税。 统计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在爱尔兰的员工只占到全球总员工数的4%,但近年来苹果在爱尔兰创造了苹果总收入的2/3,也就是65%的营收在爱尔兰创造,这显然是避税效应。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爱尔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将其企业所得税降至12.5%,并对于来自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特定收入给予更低税率甚至免税优惠,这种优惠使得在爱尔兰设置分、子公司的跨国企业的实际税负远低于美国和其他欧盟国家。据统计,2011年,“苹果国际销售”为220亿美元的销售额仅支付1000万美元的所得税,税率仅为0.05%。还有报道称,成功利用“双层爱尔兰夹荷兰三明治”模式,苹果公司仅2011和2012年两年间,至少避税125亿美元。 苹果等跨国公司的避税形式不只是“双层爱尔兰夹荷兰三明治”模式,为了尽可能地少缴所得税,苹果公司还把大部分营收以成本最低廉的方式转移到开曼群岛、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之类的“避税天堂”。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原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等跨国公司就其在单个国家的交易来看,实质上没有漏税或逃税,只是他们钻了各国税收的空子,缴纳的税赋比较少而已。汪蔚青分析称,这些大公司多年来一直请教专业税务人士,从产品的技术研发、技术授权、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有专业机构在做税务方面的指导。 “打个比方来看苹果如何在各国避税,好比一个人每天要吃三餐,某家的早餐不收税,苹果就去哪家吃早餐。苹果甚至很清楚某家晚餐在吃荤或吃素情况下哪家税收低或不收税,他也可以及时选择。可见,其避税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汪蔚青表示,如今,在欧盟的施压下,按照爱尔兰官方的表述,已在2015年关闭此漏洞,并在2020年彻底消除这一漏洞。 有意思的是,如果欧盟真的对苹果开了罚单,补缴的税款还是爱尔兰等相关欧盟国家来征收,这样很容易引发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事实上,8月25日,美国财政部已出面干预并向欧盟施压,希望欧盟不要就纳税问题攻击苹果和其他美国公司。美国财政部发白皮书称,欧盟委员会正在扮演“超国家税务部门”的角色,这可能威胁到全球的税务改革。 更多跨国企业难逃罚单 不过,汪蔚青指出,欧盟对苹果的税收惩罚,与2014年美国向瑞士银行业施压要求其公开保密制度,来打击富人避税天堂性质相同。现在欧盟紧咬不放的是:苹果必须补缴过去少缴纳的税。 “在如今的经济大背景之下,让跨国企业补缴税或‘量能赋税’将成为一种趋势。”汪蔚青认为,如果欧盟成员国“不差钱”,也许争端会小,但在债务危机后财政收入不足的成员国,只能将跨国企业当成“下蛋的肥鸡”。 也有分析认为,欧盟非要将苹果绳之以法,是因为包括谷歌、微软、雅虎、亚马逊、戴尔、脸书等在内的跨国公司实际上都采用了与苹果类似的“双层爱尔兰夹荷兰三明治”模式来避税。苹果补税之后,也许还有更多跨国企业难逃欧盟罚单。 摩根大通分析师罗德-霍尔称,如果欧盟的调查最终确定爱尔兰的税收方案存在问题,苹果有可能遭受金额最高达190亿美元的罚金。对此,汪蔚青认为,对苹果的罚款金额会不会高达190亿美元以及会不会对其他跨国公司开罚单,一切取决于欧盟经济复苏程度。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20:55 , Processed in 0.134842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