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球华人圈里都充满了一种愤懑的气氛,因为在美国又有一名华裔精英遭到辱骂“滚回中国”。 这回这位真正是不折不扣的华人中的精英,目前就职于《纽约时报》,据说是一个栏目的副总编,而且还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正因此,事件才再次折射出华裔就算是一路经过努力,企图晋身主流,也仍然无法避免遭到种族歧视的可能。 罗明瀚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贴文 据CNN财经网报道,《纽约时报》编辑罗明瀚(Michael Luo)9日在该报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9日中午在曼哈顿上东区,他与家人和朋友前往教堂之后准备去吃午餐,他们想去看看一家韩国餐厅是否有空位。当时下着雨,他们人比较多并且推著一个婴儿车,一名50岁左右的白人女子感到自己的道路被他们挡住了,随后向他们大声叫喊:“滚回中国去!” 罗明瀚迟疑片刻后,冲过去与这名女子对峙,这名女子立即拿出手机扬言要报警。在罗明瀚离开后,这名女子再次叫喊:“滚回你的国家!”他愤怒地回复她:“我就出生在这个国家!”后来罗明瀚7岁的女儿问他:“为什么那位女士要说:‘滚回中国(go back to China)’,而不是‘去中国(go to China)’?”事后他不禁感叹“类似的事情一而再的发生,但我这次很难受,并反思亚裔真正的归属何在?” 纽约市长推特回应 在发表这封公开信之前,罗明瀚在推特上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呼吁亚裔用#Thisis2016的关键词讲述自己遭歧视的经历。他的推文立即网友们被转发了数千次,纽约市长白思豪也在推特上做出了回应,留言表示“每个人都属于纽约市,但你今天听到这种言论除外。” “我从未见过市长,所以我很惊讶他会回应,这段推特挑动了亚裔美国人的神经,许多人觉得感同身受,那种‘我们到底归属于何处?’的感觉。”罗明瀚在自己的公开信中透露,自己的父母就是从台湾前往美国就读研究生并留在美国生活,并生下他和姐姐两名子女,姐弟二人均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现在《纽约时报》的都会版做副主编,同时还是该报族裔关系小组的成员,也就是后者的身分,促使他要人们在网络上发表他们的看法。 他觉得自己没办法统计有多少人在网上使用Thisis2016这个关键词,但一些人通过电邮、脸书和《纽约时报》公开信的评论板块中讲述了自己的感想。他说:“说实话,这非常让人感动。” 罗明瀚 反种族歧视?亚裔集结 纽约市曼哈顿街头的对抗引发的网络主题标签“这是2016”(#Thisis2016)的风行。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在这个族裔关系紧张的季节,“这是2016”的主题标签用来纪录亚裔美国人被歧视的经历。纽约时报编辑罗明瀚在周末分享的自己的经历后,开始这个趋势,他表示收到了“雪崩式”的反应,“这很合理,因为亚裔美国人觉得,其他族裔受到的歧视,都没有他们所受到的歧视严重。” 其中一名男性网友因为族裔身分的关系,在网络约会几乎找不到对象。这位名叫Carl Cheng的男子在推特上说:“作为亚裔男性,我在婚恋网的简介上将喜好列为:所有美国人,但我却收到了‘不要中国佬!’(no chinks)这样的回答。” 水泥地上仇恨华人的涂鸦(美国中文网) 网友亲历种族侮辱 另一个著名的种族歧视的例子是在美国职业篮球奋斗的球星林书豪,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也是哈佛大学毕业。几年前当他有一次进入球场时,带有族裔歧视的球迷吼着要他“滚回中国去。” 精英尚且如此,普通人的遭遇就更加常见。从网友的留言就不难窥见一斑: 一白人女子对一名经过认证的美国老师说,“我讨厌看到你们这种人从真正的美国人手里抢工作。滚回属于你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需要二流老师在美国教育我们的年轻人。你们这种人必须滚回去,否则就要挨枪子儿。” 一位名叫Dorothy Jean Chang的网友说:“一条推文真的说不完,总而言之,我在纽约市还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滚回中国、你好中国娃、konichiwa(日语,你好)等等。” 名叫Time Lau的网友写道:“我的历史老师当着全班的面问我:Ching Chang Wang是你的名字吗?我听说所有的中文名字都听起来像这样。” 出生于美国的亚裔一辈子都生活在这个国家,却被警告滚回自己的国家。而那些讲道'他们就是说说'而已的人,也根本不知道言语带刺根根伤人。 有时候种族歧视是很隐晦的,而隐歧视之所以不为当事人所知,是因为它来自于人潜意识里对于其他种族和负面概念以及刻板印象的紧密联系。 海外华人常常遭遇种种不公 “你的真名叫什么?你来自哪里?你出生在哪里?你是哪国人?你父母是哪儿人?”他们死咬着,直到问出家里到底有谁来自中国的哪个地方,方才罢休——“噢……所以你是中国人。” 有的人已是第n代华裔美国人,甚至是高知,也免不了遭侮辱。一个亚裔医生被问“你英语这么棒,在哪里学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以为藤校律师妈妈是保姆,认为楼里的住客是送餐员,应该搭货梯而不是客梯。有人说,作为一名亚洲人,就意味着你得忍受美国社会中‘尚可以接受的’种族主义。 一个亚裔士兵分享自己的经历,一个战友管他叫‘大兵清穷’(Private Ching Chong)的时候,单是让上级理解这个词的歧视含义就费了好大劲。同样的字眼,一位在美留学生也表示遭到过辱骂。 此外,还有前段时间陷入舆论漩涡的歌曲《遇见劫匪》,在华人圈引众怒。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公开批评这首歌涉嫌鼓动针对华人小区的抢劫犯罪活动,呼吁大家到“YouTube”上抗议举报。惹得华人请愿禁播。 这些例子说明,不管华裔是否从精英大学毕业,从事的是如何风光的主流行业,只要貌似亚洲人,就有机会成了占据美国社会主要资源的少数。被恭维是“模范少数族裔”,背后隐含的意义,其实可能是“这个族裔表现太好了,好到超过应有的比例”。 不过,种族主义者之所以常要少数族裔“滚回去”,大概是觉得这种羞辱性的言词简单有效,其实反应出的是这些人内心的不平衡,以及对族裔现况的无可奈何,这种心态毋庸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如今的重点则是华裔乃至亚裔遇到、目睹不公不义时,是否曾经想过挺身而出,为社会尽一分心力,参与社会的改革;当然,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是在选举时出去投票,不管支持的是那一个党派,任何一个少数族裔唯有投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让别人不敢忽视,走出扫除歧视乱象的第一步, 才有机会减少族裔歧视的一再发生。
|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2 05:55 , Processed in 0.148710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