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公园(Monterey Park)经过40年从白人小城变成70%亚裔、25%西裔,白人只剩5%。在该市商业区开设庄尼乐器行(Johnny Thompson Music)54年的汤森老板感叹地说:「所有城中区老板不是走人就是退休,我想我大概是最后一个。(So I guess I' m the last one.)」虽然多次有人要顶下他的店,但他坚持不卖,打算老死故乡。 72岁的汤森小时候是音乐神童,18岁就在东嘉伟街(East Garvey Avenue)开这家乐器行,并开班授徒。他目睹亚裔潮涌而入,眼看无法适应的白人抗拒或远走他乡。他选择接受时代改变,配合新居民调整营业方向。走进他的乐器行,除钢琴、小提琴等西式乐器,还放满古筝、二胡、笛子、箫等中国乐器。 庄尼乐器行的招牌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应有尽有,欢迎各种族裔客人。汤森从雇用一名14岁越南华侨帮忙翻译开始,现在他的店员精通国、台、粤、沪、西班牙等各种语言。他很满意现状,其他白人业者跑光,他却成为城中区商业改进区(BID)主席。他表示,没有退休或搬走的打算。他问:「我能去哪?(Where would I go?)」 「蒙市」演变成今天,公认是已故华裔房地产商人谢叔纲(Frederic S. Hsieh)。谢叔纲1975年开设文华实业公司(Mandarin Realty Co.),在港台地区强力宣传当地房地产,吸引大量新移民来此。他眼见台湾退出联合国、乓乒外交与中美建交,预料将有一批有钱的台湾人来美国,他认为蒙特利公园还有不少空地可以开发。 1977年他在台湾香港大作蒙市房地产广告,把蒙市描绘成「华人比佛利山」,吸引大批华人进驻蒙市。 谢叔纲1977年召集20名商业领袖,告诉他们蒙特利公园将成为下个华埠,在场商人咸认谢叔纲在大吹法螺。汤森说,当年他也与谢叔纲交谈过。他在听了谢叔纲的计画后深有同感,认为谢叔纲「很有远见」。之后亚裔果真跑来大买特买,先是买走房子,接着收购商店。汤森说,当时盛传亚裔随身带好几袋现金,出价之高无人有办法拒绝。不过汤森始终不为所动,根本不理会收购动作。 汤森说,当初白人居民看到熟悉的街道「面目全非」,商店招牌出现中文,宛如置身外国。部分白人市民1986年发起「独尊英语」公投,要求只准商店挂英文招牌,图书馆必须全是英文书,市议会甚至通过市区只能讲英语决议案。一位市民汽车保险杠的贴纸上书「最后一个离开蒙特利公园的美国人,可以请你带国旗吗?(Will the last American to leave Monterey Park please bring the flag?)」,立即成了名言。 汤森说,也许他就是那位最后一个美国人,但他并不打算离开。他说,华人刚来有语言障碍,但很努力学习适应。他们同时也保有自己的文化习俗,这是一种双赢。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很不错。多元化是美国的长处之一,对大家都有好处。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7 16:29 , Processed in 0.13508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