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56岁的上海人伍鼎宏通过特殊人才政策获得绿卡,带着妻子和3岁的儿子移民到了美国,至今已经13年。“出来了就没想着回去,有再多的赚钱机会也不回”,他这么说。 伍鼎宏的一天从清晨六点开始。起床,为妻儿准备早餐,然后送儿子上学——这是他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 一家人租住在这栋纽约皇后区小楼的第3层。面积不足90平米,每个月房租加上水电费需2000美金左右,对于伍鼎宏这样的低收入人群,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赴美前,伍鼎宏在上海经营摄影公司,还经常受邀全国讲课,“一天仅演讲费已达两万人民币”。赴美后,因为陪伴孩子他较少工作,2014年以后每月只有400美金退休金。 儿子伍君钦在曼哈顿音乐学校上学。伍鼎宏每天早上7点就得送他去地铁站。儿子下车前,伍鼎宏都要亲吻他一下。谈及放弃国内高薪移民的原因,伍鼎宏说,一是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二是当时在国内出版了几本摄影教材盗版严重造成近500万损失,打官司也追不回损失,对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很失望。虽然移民时国内没有污染,但看着国内现在日趋严重的雾霾和食品安全问题,他很庆幸自己的决定。 初到美国,伍鼎宏住在旧金山。由于没有在美工作经验和学历,他半年没工作,听人介绍纽约有很多华人开办的婚纱影楼,才搬到纽约。如今,伍鼎宏已经退休,52岁的妻子仍在一家婚纱影楼从事化妆工作。图为11月14日,伍鼎宏乘坐公交车前往地铁站。美国老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享受半价。 只要连续报税40个季度,美国人退休后便可领退休金,金额依报税数额而定。“对没有退休金的老人,福利局每月都发放社会保障金和160多美元的粮食券,加起来每月近1000美元”。年满65岁的低收入者可申请红蓝卡,联邦政府将承担80%医疗费用。“纳税满40个季度可申请白卡,剩下的20%就会由州政府掏腰包,医疗就全部免费了。”图为伍鼎宏的各种福利卡。 伍鼎宏的退休生活简单、规律。图为伍鼎宏在镜子前认真做着日常保养,69岁的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除了生活态度积极,精神面貌、兴趣爱好以及保养都会影响人的外貌。” 妻儿上班上学,伍鼎宏一人难免孤独。2016年10月份,伍鼎宏注册成为纽约金鹰老人护理中心会员。每周四天他会到中心跟其他老人一块玩,伍鼎宏12岁时开始学习戏曲音乐专业,弹得一手好琵琶。 早晨9点多,伍鼎宏都会来到老年人护理中心吃早饭。在美国,老人可以免费注册成为护理中心会员。中心不仅免费为老人们提供一日三餐,还设有台球、戏曲、电脑、钢琴、歌曲、舞蹈等各种娱乐设施和教学课程,费用则由政府承担。 最近恰逢老人中心成立五周年纪念日,将会有一场表演活动,伍鼎宏作为艺术总监不仅要负责串场词撰写还要给其他老人排练节目。但很多老人并非专业出身,伍鼎宏只能一遍遍地指出演出中的不足。 结束活动,伍鼎宏从中心乘坐电召车回家,这是一项免费福利。老人每天在护理中心活动结束后只需要到前台登记下,前台就会安排一辆车送老人回家,从家里去中心也是免费乘坐这种电召车。 跟舞文弄墨的父亲不同,伍君钦不认识中文,只会说上海话和英语,生活习惯和社交圈也已完全美国化。对他的教育,伍鼎宏完全用“美式思维”来进行。即将满18岁的伍君钦喜欢枪械,伍鼎宏也尽量满足,让他买了几把仿真气枪。“只要他去正规的训练场所。 伍君钦已经交往了一个美国女朋友,对此伍鼎宏并不反对,只是叮嘱他“尽量不要过早吃禁果,实在不行也要做好措施”。这天下午,伍鼎宏接到儿子的电话,称想去锻炼身体要晚点回来,伍鼎宏说:“我知道他肯定又是去女朋友那了。” 即将进入大学的伍君钦在电脑上填写大学和专业志愿,他从小学习钢琴,但并不想选择钢琴专业,伍鼎宏没有阻拦。最终他选择了建筑设计专业。“美式教育不唯分数至上,他成绩中等,我从不逼他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考第一也不一定能上哈佛,大学录取更注重成绩和社会实践的平衡,去麦当劳打工、社区服务一样能为上大学加分,在美国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优点。” 伍鼎宏从小喜爱动物,家里养着三只鸟和一只蜥蜴。家里这只亚马逊鹦鹉已经5个月大了。“它会用英文说你好、我爱你,还听得懂上海话。”他把这只鹦鹉当作自己另一个孩子,儿子逐渐长大,将来出去上大学,这只能活70多年的鹦鹉成了他的一份感情寄托。 2016年11月11日,伍鼎宏来到家附近的韩国超市购买食材。当天,特殊护理员金蕾将到伍鼎宏家里为他做饭。金蕾每周到伍鼎宏家2次,每次4个小时,主要负责打扫卫生、购物、陪他看医生,属于医疗保险福利之一。 晚上金蕾在厨房做饭,伍鼎宏则在客厅逗鹦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伍鼎宏被武斗时造反派从二楼推下造成腰腿伤,退休后就在美国申请了特殊护理。“按照规定每个申请的家庭每个月总退休金不能超过1190美元,如果超过了仍想申请就要将超过的部分缴纳给福利局。” 金蕾是湖北人,饭菜口味偏辣。“虽然是上海人,但很奇怪我们都爱吃辣,所以她做的特别适合我们口味。但这项福利政策是双向的,如果护理员跟申请人相处不来,比如做的饭菜不符口味,也能申请更换护理员,护理员也能要求换服务对象。” 伍鼎宏的社交圈里鲜少有外国人的面孔,他的朋友几乎全部都是华人。每月与跳蚤市场老板的讨价还价可能是他仅有的与外国人的交流。伍鼎宏是这里的常客,很熟悉哪个摊位有什么好东西,虽然英语水平不好,但他只需要掌握几个简单的讲价词汇就能买到自己满意的物品。 周末,伍鼎宏通常不怎么出门。“在这里没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我们更喜欢待在家里看看电影。”伍鼎宏的弟弟一家在新泽西,独居的妹妹在曼哈顿当医生。“平时大家见面很少,我偶尔会做点饭菜送到妹妹那,但她工作太忙,通常只能将饭菜留在楼下保安那里。” 这天,伍鼎宏来到一家花鸟市场买热带鱼。盯着水族箱,他叹息道:“很多美国华人尤其是移一代,还是只能生活在封闭的小圈子里,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就跟鱼缸里的鱼一样。” 护理中心所在的纽约法拉盛是华人聚居区,环境素以“脏乱差”闻名,伍鼎宏很少到这里购物。“方便是方便,即便一句英文不会,在这也能正常生活,所以很多老人都选择居住在这里,更造成了大家的闭塞。” 11月14日,伍鼎宏在曼哈顿的时代广场用手机拍摄美国街头。“跟法拉盛比起来,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同在一片土地上,不少华人却依然像生活在另一个国家。”伍鼎宏说。 除了伍鼎宏,这个老人护理中心还聚集了一批跟他年龄相仿的在美养老的华人。每周三,他们都会去言美英(左四)的老人公寓学习越剧。不足42平米的房间里常常挤满了十多个中国老人。76岁的言美英2002年移民到了美国。在众人眼里她是“戏痴”,虽然退休之前并没有从事戏曲行业,到美国后却在几个老人护理中心义务教起了戏曲。2013年言美英终于住进了申请了10年的老年人公寓。这套面积不足42平米的公寓月租750美元,政府补贴250美元。 Nancy吕今年72岁,移民到美国已经32年了。儿子和女儿现在都在美国。半年前Nancy迷上了京剧,开始在老人护理中心学习,每周她有四天待在中心。“幸亏有老人护理中心,让我们有个老有所乐的地方。”Nancy说。 Jenny来自上海,在美国已经生活了36年。在退休之前曾是一名生意人。“到美国时并不是冲着这里的福利制度,只是想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Jenny说。如今她的儿子、女儿都是金融行业高管,女婿则是一名医生。 69岁的赵刚曾是上海越剧院一名二胡伴奏。1992年,赵刚刚到美国时曾送过外卖,在中餐馆打工,还开过制衣厂。“还在公园里拉过二胡,当时美国街头卖艺的华人不多,平均一天赚六七十美金没问题。”赵刚说。2011年赵刚妻子去世,他一个人留在了美国,儿子和孙女一家生活在英国,赵刚每年会去英国看孙女一次。 宫女士今年92岁,来自河南开封市。宫女士5个孩子中的3个生活在美国,在国内退休后,子女就让她移民到了美国。之前宫女士并不会打麻将,“到美国以后生活简单,平时也没事干没什么地方去,就看人家打麻将,自己也就学会了,老人凑一块娱乐娱乐。”宫女士说。 石沅,同济大学退休教师,对于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的不同,她认为“回答这些没有意义”。 81岁的余健生来自南京,妻子李承忻今年78岁来自甘肃。余健生夫妇在国内退休之前都是大学教师。2001年两位老人移民到了美国,大女儿生活在加拿大,儿子则在硅谷工作。“女儿一年回来纽约看望我们两三次,儿子工作忙,一年到头最多能见到两次。”李承忻说。余健生平时就在中心唱京剧,老伴儿则学习插花和画画。 朱舜78岁,温州人。四名子女只有二女儿在洛杉矶。2008年朱舜办理移民,当时跟她一起来的小女儿适应不了美国的生活选择回国。2013年,做生意的儿子花50万美金为朱舜买下一套纽约80平米左右的公寓,“我喜欢美国,这里政策好尤其是家庭医生制度,大陆看病挂号要排很长队,挂上号看医生又得等很长时间,年纪大了受不了。”朱舜说。 78岁的沈女士是南京人,女儿生活在日本,儿子则移民到了美国。10年前沈女士到了美国,但至今没有移民。虽然每年她有几个月的时间待在日本,几个月的时间待在美国,但在她眼里还是国内好:“大陆现在发展很好,环境也熟悉。”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20:13 , Processed in 0.147551 second(s), 23 queries .